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

來源:國語幫 1.9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

閲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蕭相國何者,沛豐人也。高祖起為沛公,何常為丞督事。沛公至咸陽,諸將皆爭走金帛財物之府分之,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①圖書藏之。沛公為漢王,以何為丞相。漢王所以具知天下扼塞②,户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何進言韓信,漢王以信為大將*。

漢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鎮撫諭告,使給*食。漢二年,漢王與諸侯擊楚,何守關中。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漢王數失*遁去,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漢五年,既殺項羽,定天下,論功行封。羣臣爭功,歲餘功不決。高祖以蕭何功最盛,封為酇侯,所食邑多。羣臣皆曰:“臣等身被堅執鋭,多者百餘戰,少者數十戰,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諸君知獵乎?夫獵,追殺獸兔者*也,而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今諸君徒能走獸耳,功*也。至如蕭何,發蹤指示,功人也。且諸君獨以身承受我,多者兩三人。今蕭何舉宗數十人皆隨我,功不可忘也。”君臣皆莫敢言。於是乃令蕭何第一,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漢十一年,陳豨反,高祖自將,至邯鄲。未罷,淮*侯謀反關中,呂后用蕭何計,誅淮*侯。上已聞淮*侯誅,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衞。召平謂相國曰:“禍自此始矣。上暴露於外而君守於中,非被矢石之事而益君封置衞者,疑君心矣。夫置衞衞君,非以寵君也。願君讓封勿受,悉以傢俬佐*,則上心悦。”相國從其計,高帝乃大喜。

何素不與曹參相能,及何病,孝惠自臨視相國病,因問曰:“君即百歲後,誰可代君者?”對曰:“知臣莫如主。”孝惠曰:“曹參何如?”何頓首曰:“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孝惠二年,相國何卒,諡為文終侯。

(節選自《史記·蕭相國世家》)

[注]①律令,法令。圖書,實為圖籍文書的省稱。②扼塞,險要難行的*事要地。

11.對下列句子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漢王引兵東定三秦    引:率領

B.漢王數失*遁去      數:數落

C.何素不與曹參相能    能:和睦

D.臣死不恨矣          恨:遺憾

12.以下句子分為四組,全部表現蕭何作為丞相盡忠本職的一組是(    )

①何獨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圖書藏之

②鎮撫諭告,使給*食

③何常興關中卒,輒補缺

④為法令約束,立宗廟社稷宮室縣邑

⑤帝得之矣,臣死不恨矣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

13.下列對原文的敍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當劉邦的*隊攻進咸陽城大肆搶掠財寶的時候,蕭何卻獨以*家敏鋭的眼光收走了秦的律令圖書,為漢王朝治理關中地區提供了詳備的文獻資料。

B.劉邦對羣臣爭功很生氣,他完全否定了將領們“被堅執鋭”“攻城略地”的功績,認為他不過是一羣“能得走獸”的“功*”罷了。

C.漢王平定陳豨叛亂後,回到京城,認為蕭何誅殺淮*侯有功,授予蕭何相國的官職。

D.蕭何在臨終前主動力薦韓信及曹參,表現了他的遠見和大度。

14.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河《滕王*序》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今蕭何未嘗有汗馬之勞,徒持文墨議論,不戰,顧反居臣等上,何也?

(2)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回答】

11.B

12.C

13.A

14.(1)(3分)現在蕭何沒有立過汗馬功勞,只不過舞文弄墨.發發議論,從不上戰場,卻反而位居我們之上,這是什麼道理?(“徒”“顧”各1分,句子通順1分)

(2)(4分)北海雖然遙遠,乘着旋風可以到達;早年的時光雖然已經逝去,珍惜將來的歲月,為時還不晚。(“賒”“東隅”“桑榆”各1分,句子通順1分。)

【解析】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B項,“漢王數失*遁去”中的“數”是多義詞,此處如解釋為“數落”在語法上講不通,因為後面的“失”“遁去”都是動詞,“數”處於主謂之間,應是作為狀語;此處的“數”應讀shuò,意思應為“多次”。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本題的B項,“數”在文言文中出現的頻率極高,藉助課內所學即可解答問題;同時也可以藉助語法知識辨別正誤;也可以藉助讀音辨別意思,比如讀shuò的時候,一般解釋為“多次、屢次”,讀shù的時候,一般解釋為“幾”“學術、技藝”“命運、天命”,讀shǔ的時候,一般為動詞,解釋為“計算、責備、列舉過錯、談論”。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首先應認真審題,明確要求,題幹問的是“全部表現蕭何作為丞相盡忠本職的一組”,“蕭何”“作為丞相”“ 盡忠本職”應是篩選的依據,其中“作為丞相”提示了時間上的要求。文章第二段的開頭説“漢王引兵東定三秦,何以丞相留守巴蜀”,可見第一段的內容應不是作為丞相時的事情,涉及第一段的文字應排除在外,故排除第①句,這是蕭何做丞督事時的事。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看清題幹,這一點關乎到“篩選的方向”,是做題時首先要注意的,題幹弄錯,*自然也弄錯。比如本題,題幹中明確要求——“作為丞相”,這就給了學生一個暗示,只要找到蕭何何時擔任丞相這一內容,就可以確定答題的區域。然後要注意比較,因為篩選信息的題目中,出題者故意摻雜一些錯誤的信息,以增加迷惑度,所以必須把幾項互相比較,才能把握住最準確的方向。最後要仔細分析,一般的選項都有一定的難度,光看語句肯定不容易判斷,所以必須把選項放回到原文之中比較分析,才能判斷其正誤。比如本題,光看選項是無法判斷出哪些不屬於“作為丞相”時的事情,只有迴歸文本才能發現,第一句不是。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B項“他完全否定了將領們”錯誤,從文章第二段劉邦的答語中可以看出,劉邦並沒有完全否認將領們的功勞,他説將領們是“功*”;C項授蕭何相國之事發生在高祖平定陳稀的過程中且沒有回到京城;D項,從文章倒數第二段可以看出,蕭何並未主動推薦曹參,説“主動力薦”不妥,同時,也不是在臨終時力薦。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比如本題的B項,選項中“完全”的説法過於絕對,C項,事件與時間錯位,D項,事件時間也錯位。

14.

【試題分析】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徒”,只不過;“顧”,錶轉折,卻;“汗馬之勞”,指徵戰的勞苦,亦指戰功。第二句中,“雖”,雖然;“賒”,遙遠;“扶搖”,名詞作狀語,乘着旋風或憑藉旋風;“東隅”,東方,早晨,指早年的時光;“桑榆”,日落處,日暮,將來的歲月。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比如本題中,這兩句話沒有特殊句式,故翻譯的時候,主要針對重點詞語一一對譯即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參考譯文】

相國蕭何是沛縣人。高祖起兵後當了沛公,蕭何常常作為他的輔佐官,督察處理日常事務。沛公進咸陽,將領們都爭先奔向儲藏金帛財物的倉庫去分東西,唯獨蕭何首先進入宮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條文.地理圖冊.户籍檔案等文獻資料,並將它們珍藏起來。沛公立為漢王,讓蕭何當丞相。漢王之所以能詳細地瞭解全國各處的險關要塞,户口多少,兵力強弱,百姓們的疾苦,都是因為蕭何完整地得到了秦朝的文獻檔案。漢王帶兵東出.平定三秦,蕭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在巴蜀,鎮守安撫.發佈政令,告諭百姓,為在前方作戰的*隊供給糧食,漢王二年,漢王聯合諸侯一起攻打項羽,蕭何留守關中。他制定各種法令制度,建立宗廟.社稷.宮殿.縣邑。漢王在戰場上多次損失*隊逃走.蕭何常常徵發關中的士卒,隨時補充*隊的損失。漢王五年,已經消滅了項羽,平定了天下,漢王要評定功勞,進行封賞。由於羣臣爭功,過了一年仍然沒有把功勞大小決定下來。高祖認為蕭何的功勞最大,把他封為酇侯.給他的食邑很多。功臣們都説:“我們親自身披鎧*,手執兵器作戰,多的打過一百多仗,少的也經歷了幾十次戰鬥。攻破敵人的城池,奪取敵人的土地,都立了大小不等的戰功。現在蕭何沒有立過汗馬功勞,只不過舞文弄墨.發發議論,從不上戰場,卻反而位居我們之上,這是什麼道理?”高祖説:“諸位懂得打獵嗎?打獵的時候,追趕撲殺野獸兔子的是獵*,發現蹤跡向獵*指示野獸所在之處的是獵人。現在諸位只能奔走追獲野獸,功勞不過像獵*。至於蕭何,他能發現蹤跡.指示方向,功勞如同獵人.何況你們都只是自己本人追隨我,至多不過加上兩三個親屬,而蕭何全部宗族幾十個人都跟隨我,他的功勞是不能忘記的。”羣臣聽了,都不敢再説什麼。於是就下令定蕭何在功臣中位居第一,賜給他特殊的禮遇:可以帶劍穿鞋上殿,上朝時可以不按禮儀小步快走。

高祖十一年,陳豨反叛,高祖親自統率*隊,到達邯鄲。戰事還沒有結束,淮*侯韓信又在關中謀反,呂后採用蕭何的計策,殺了淮*侯,高祖聽説淮*侯已經被殺的消息後.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蕭何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户,並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國的衞隊。召平對相國説:您的禍患從此開始了,皇上在外作戰風餐露宿,而您留守京城,並不需要冒着矢石去衝鋒陷陣.但皇上卻要給您加封食邑.設置衞隊.皇上對您起了疑心啊。設置衞隊.並非以此寵信您。希望您辭讓封賞不要接受,把自己的全部家財私產拿出來贊助*需。這樣皇上就會高興。”相國聽從了他的計策,高祖果然大為高興。

蕭何向來與曹參不和,到蕭何病重時,孝惠帝親自去探望相國的病情。順便問他:“您如果去世了,誰可以繼承您的職位?”蕭何回答説:“瞭解臣下的奠過於君主。”皇上接着問:”曹參這個人怎麼樣?”蕭何磕頭説:“皇上您找到合適的人了!我死而無憾了!”

孝惠二年,相國蕭何去世,諡號為文終侯。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