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遠離村人劉亮程⑴我每天的事:早晨起來望一眼麥垛。總共五大垛,一溜排開。整個白天可...

來源:國語幫 1.1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遠離村人劉亮程⑴我每天的事:早晨起來望一眼麥垛。總共五大垛,一溜排開。整個白天可...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遠離村人

劉亮程

⑴我每天的事:早晨起來望一眼麥垛。總共五大垛,一溜排開。整個白天可以不管它們。到了下午,天黑之前,再朝四野裏望一望,看有無可疑的東西朝這邊移動。

⑵這片大野隱藏着許多東西。一個人,五垛麥子,也是其中的隱匿者,誰也不願讓誰發現。即使是樹,也都蹲着長,軀幹一曲再曲,枝椏匐着地伸展。我從沒在荒野上看見一棵像楊樹一樣高揚着頭、招搖而長的植物。有一種東西壓着萬物的頭,也壓抑着我。

⑶有幾個下午我注意到西邊的荒野中有一個黑影在不斷地變大。我看不清那是什麼東西,它孤獨地蹲在那裏,讓我幾個晚上沒睡好覺。若有個東西在你身旁越變越小最後消失了,你或許一點不會在意。有個東西在你身邊突然大起來,變得巨大無比,你便會感到驚慌和恐懼。

⑷早晨天剛亮我便爬起來,看見那個黑影又長大了一些。再看麥垛,似乎一夜間矮了許多。我有點擔心,扛着杴小心翼翼地走過去,穿過麥地走了一陣,才看清楚,是一棵樹。一棵枯死的老樹突然長出許多枝條和葉子。我圍着樹轉了一圈。許多葉子是昨晚上才長出來的,我能感覺到它的枝枝葉葉還在長,而且會長得更加蓬蓬勃勃。我想這棵老樹的某一條根,一定扎到了土地深處的一個旺水層。

⑸能讓一棵樹長得粗壯興旺的地方,也一定會讓一個人活得像模像樣。往回走時,我暗暗記住了這個地方。那時,我剛剛開始模糊地意識到,我已經放任自己像植物一樣去隨意生長。我的胳膊太細,腿也不粗,膽子也不大,需要長的東西很多。多少年來我似乎忘記了生長。

⑹隨着剩下的活兒一點一點地幹完,莫名的空虛感開始籠罩着草棚。活兒幹完了,鐮*和鐵杴扔到一邊。孤單成了一件事情。寂寞和恐懼成了一件大事情。

⑺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一個,而它們——成羣的、連片的、成堆的對着我。我的羣落在幾十裏外的太平渠村裏。此時此刻,我的村民幫不了我,朋友和親人幫不了我。

⑻我的寂寞和恐懼是從村裏帶來的。每個人最後都是獨自面對剩下的寂寞和恐懼,無論在人羣中還是在荒野上。那是他一個人的。

⑼就像一粒蟲、一棵草在它浩蕩的羣落中孤單地面對自己的那份歡樂和痛苦。其他的蟲、草不知道。

⑽一棵樹枯死了,提前進入了比生更漫長的無花無葉的枯木期。其他的樹還活着,枝繁葉茂。陽光照在綠葉上,也照在一棵枯樹上。我們看不見一棵枯樹在陽光中生長着什麼。它埋在地深處的根在向什麼地方延伸。死亡以後的事情,我們不知道。

⑾一個人死了,我們把它擱過去——埋掉。我們在墳墓旁邊往下活。活着活着,就會覺得不對勁。這條路是誰留下的,那件事誰做過了,這句話誰説過,那個女人誰愛過„„

⑿我在村人中生活了幾十年,什麼事都經過了,再呆下去,也不會有啥新鮮事。剩下的幾十年,我想在花草中度過,在蟲鳥水土中度過。我不知道這樣行不行,或許村裏人會把我喊回去,讓我娶個女人生養孩子。讓我翻地,種下一年的麥子。他們不會讓我閒下來,他們必做的事情,也必然是我的事情。他們不會知道,在我心中,這些事情早就結束了。

⒀如果我還有什麼剩下要做的事情,那就是一棵草的事情,一粒蟲的事情,一片雲的事情。

⒁我在野地上還有十幾天時間,也可能更長。我正好遠離村人,做點自己的事情。

6.文中兩次出現了 “一粒蟲”“一棵草”,請分別談談這組意象在兩處的含義。

7.請賞析第四段的表達特*。

8.請概述本文的情感脈絡。

9.有人稱劉亮程的散文體現了“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請探究本文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

【回答】

6.第一次出現的含義是孤獨、恐懼(強調“一粒蟲”“一棵草”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在它浩蕩的羣落中孤單地面對自己的那份歡樂和痛苦);第二次出現的含義是放任自己、自由地生長(強調“一粒蟲”“一棵草”(植物)隨意生長的自由、放任)。(每點2分)

7.誇張、對比(2分),突出樹的茂密、蓬勃(1分);聯想想象(1分),猜測樹起死回生的原因,引出下文作者像植物一樣自我成長的願望。(2分)

8.首先寫在野外勞動的生存恐懼,其次是一棵老樹起死回生的喜悦,然後活幹完後感覺到遠離村人的恐懼、孤獨,最後寫打算遠離村人的生活方式放任自己自由生活的豁然了悟。(每點1分)

9.發現:劉亮程在野外的勞動中,從草垛、老樹、蟲、草、雲身上得到啟示,發現生活中的哲學。(2分)悲懷:對包括自身在內的萬物的細緻體察、悲憫(同情、悲哀)(2分),樂世:又在這生活中尋找自我成長的樂觀積極的力量,體現了擺脱束縛、自由生活的決心。(2分)

【解析】

6.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文中兩次出現了 ‘一粒蟲’‘一棵草’,請分別談談這組意象在兩處的含義”,這是考查文章重點詞語的意義。答題時,應結合着“一粒蟲”“一棵草”所在的語句及語段內容,聯繫上下文具體語境,從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寫作目的角度理解作答。第一處強調“一粒蟲”“一棵草”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在它浩蕩的羣落中孤單地面對自己的那份歡樂和痛苦;第二處強調“一粒蟲”“一棵草”(植物)隨意生長的自由、放任。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解答主觀題,首先應認真審題,“分別談談這組意象在兩處的含義”,給出答題的要求。理解詞語或句子含意答題前要審清以下幾點:①位置特點(文首、文中、文尾,段首、段中、段尾)。②相鄰句。③句內關鍵詞語。④句內結構層次(單句、複句等)。⑤句子表達特點(有無用修辭手法及表現手法等)。弄清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分析表達作用(要答該詞語對錶達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題思想的作用,對景物描寫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詞語的準確*或生動*。這個詞語表達了……內容,這麼表達有……作用 (詞語本身的準確*、生動*,聯繫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比如第一次出現的時候,主要是強調這兩者是一個孤獨的個體,故其含義是“孤獨、孤單”;第二次出現的時候,主要是強調植物隨意生長的自由和放任。

7.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賞析第四段的表達特*”,這是考查學生鑑賞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題,可結合着具體語句,從運用的表現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作答。“看見那個黑影又長大了一些。再看麥垛,似乎一夜間矮了許多”“一棵枯死的老樹突然長出許多枝條和葉子”“我想這棵老樹的某一條根,一定扎到了土地深處的一個旺水層”由這些語句可知,採用了對比、誇張的修辭手法和聯想想象的手法,將樹的茂密、蓬勃、起死回生的原因突出表現出來。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技巧點撥】首先把握此類題目的答題角度,一般從如下角度鑑賞:修辭角度、感官角度、空間角度、選材角度、遣詞造句角度、動靜虛實角度等。鑑賞表達技巧(藝術表現)重心放在判斷運用了哪些手法上,兼及表達效果的分析。而且,在“判斷”手法上,要求多角度切入,掌握多種表達技巧的綜合運用。鑑賞可以是整體(一般找表現手法)的,也可以是局部(一般是找修辭手法)的。鑑賞表達特*題總結:鑑賞表達特*題,須從三方面建立起模式: 1.構建起關於表達特*(表達技巧、藝術表現)的知識網絡系統模式。如常見的描寫技巧、修辭手法、表現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種手法技巧的辨認及表達效果,都應在頭腦中建立並儲存起來,同時要在實際練習中不斷地加以強化,培養自己對“表達特*”敏鋭的感知力。2.把握思維模式:(1)從五個角度切入思考。①修辭手法(優先);②表現手法(次之);③表達方式(其次);④文章章法;⑤語言表達(④⑤兩個角度考查時,一般有明確的提示)。(2)、思考分析時的兩個結合。①解答任何表達特*題必須與文章的中心相結合。沒有純客觀的藝術技巧,任何藝術技巧都是為文章中心服務的。②解答表達特*題應該和語言相結合。語言是文章的載體,不論是評價文章的主旨,還是鑑賞藝術技巧,都離不開對語言的體味、把玩、涵詠。否則,一切鑑賞都是空談。3.規範答題模式明確概念+具體解釋+簡述好處。其中“明確概念”最為重要。後兩個環節應根據題幹要求具體處理,切勿死板地模式化*作

8.

【試題分析】本題是探究題,題幹已經給出了探究的方向。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本內容的感知與理解,結合着具體語句內容分析本文是如何體現“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這一特*的。例如第5段“能讓一棵樹長得粗壯興旺的地方,也一定會讓一個人活得像模像樣”作者通過對草垛、老樹的感悟與啟示,發現了生活的哲學。以此類推,再結合着具體語句,從悲懷和樂世的哲學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文章思路是指文章的脈絡,因為文章的脈絡是作者思路的直接體現,而作品結構是文章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現。分析文章思路,首先要把握文章結構,各段落層次之間的關係。説通俗點,梳理文章思路就是弄明白作者在文章中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文章是怎樣展開的。可抓關鍵語(起首句、中心句、過渡句、總結句、關鍵詞語、提煉整合。比如本題,因是情感脈絡,故可以找情感詞。

9.

【試題分析】題幹要求“請概述本文的情感脈絡”,這其實是針對文章的思路設題。本題可根據作者在情感上的變化進行概括作答。因為是“情感脈絡”,故可以先找情感詞,再根據文中的內容概括出產生這種情感的原因。一、二、三段寫自己在野外勞動時的“驚慌和恐懼”,第四、五節寫看到一棵老樹起死回生時的喜悦,六、七、八節寫自己幹完活之後的“寂寞和恐懼”,最後是寫想通了之後自己的豁然開朗。

【考點定位】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本題屬於探究評價題。該題型是針對文本閲讀中的某一疑點或難點,在對文本閲讀、體會的基礎上再結合自己的經歷或認知,發表自己的看法。比如本題是針對別人對劉亮程散文的評價進行再評價,也就是用本文的特點來印*“發現的哲學,是悲懷和樂世的哲學”。探究題答起來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但探究題屬表述題,有基本的行文結構和模式:表述觀點+分析論*+總結點題。“分析論*”環節是主要的,它一般要求就文本的具體內容作合理分析,且分點分層列出自己的分析。“總結點題”環節。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