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皮龍榮字起霖,一字季遠,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進士。歷官主管吏部架*文字,授諸王...

來源:國語幫 1.0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皮龍榮字起霖,一字季遠,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進士。歷官主管吏部架*文字,授諸王...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皮龍榮字起霖,一字季遠,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進士。歷官主管吏部架*文字,授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兼資善堂直講。入對,請“以改過之實,易運化之名,一過改而一善著,百過改而百善融”。升著作郎,入對,因及真德秀、崔與之廉,龍榮曰:“今天下豈無廉者,願陛下崇獎之以風天下,執賞罰之公以示勸懲。”帝以為然。召赴闕,遷吏部員外郎兼直講。入對,言:“忠王①之學,願陛下身教之於內。”帝嘉納。遷將作監兼尚右郎官,祕書少監兼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兼贊讀,封醴陵縣男。遷集賢殿修撰、提舉太平興國宮。召見,進刑部侍郎,加寶章*待制、荊湖南路轉運使,權刑部尚書兼翊善。景定元年四月,拜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進封伯。權參知政事兼太子賓客。二年,拜參知政事,仍兼太子賓客,封壽沙郡公。三年,罷為湖南安撫使,判潭州。四年,以資政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以右正言曹孝慶論罷。鹹淳元年,以舊職奉祠。殿中侍御史陳宗禮、監察御史林拾先後論劾,削一官。它日,帝偶問龍榮安在,賈似道恐其召用,*諷湖南提點刑獄李雷應劾之。雷應至官謁龍榮龍榮託故不出既退又斥罵之或以語雷應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謂每對人言有吾擁至尊於膝上之語詔徙衡州居住,未至而歿。龍榮少有志略,精於《春秋》學,有文集三十卷。*伉直,似道當國,不肯降志。又以度宗舊學,卒為似道所擯。德祐元年,復其官致仕。二年,太府卿柳嶽乞加贈諡,未及行而宋亡。

(節選自《宋史·皮龍榮傳》,有刪改)

注:①忠王,趙禥。宋理宗無子,收其為養子,後被立為太子。景定五年繼位,即度宗。

7.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雷應至∕官謁龍榮∕龍榮託故不出∕既退∕又斥罵之∕或以語∕雷應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謂每對人∕言有吾擁至尊於膝上之語/

B.雷應至官∕謁龍榮∕龍榮託故∕不出既退又斥罵之∕或以語雷應∕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謂每對∕人言有吾擁至尊於膝上之語/

C.雷應至∕官謁龍榮∕龍榮託故∕不出既退∕又斥罵之∕或以語∕雷應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謂每對人∕言有吾擁至尊於膝上之語/

D.雷應至官∕謁龍榮∕龍榮託故不出∕既退∕又斥罵之∕或以語雷應∕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謂每對人言∕有吾擁至尊於膝上之語/

8.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入對,指古代臣子進入皇宮回答皇帝提出的問題或質問;在官員任職、國家有重大事件、皇帝有疑難問題等時候,臣子可能會被要求入對。

B.男、伯,都是*古代的爵位;爵位是對宗室及功臣的封賜,據記載,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種爵位,後代爵位制度則因朝代而異。

C.歿,表示死亡。古代對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後,稱呼也不同。如天子死稱“崩”或“薨”,大夫死稱“卒”。

D.奉祠,宋代五品以上的官員,不能任職或因年老退休後,任以宮觀使、提舉宮觀、提點宮觀等職。

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項是

A.皮龍榮敢於直言上諫。他向皇上請求用改正過失的實際行動取代運行教化的虛名,獲得皇帝認可並晉升官職,其後也多次因諫言獲得皇帝嘉許。

B.皮龍榮盡責於皇子教育。他先後擔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兼資善堂直講、太子賓客等教育皇子的官職,還勸諫皇帝要在宮中用自己的言行教導忠王。

C.皮龍榮屢次被同僚*劾。景定四年,皮龍榮因被曹孝慶*劾而罷官;鹹淳元年,皮龍榮以舊職做負責祠廟祭祀的官,又先後被陳宗禮、林拾*劾。

D.皮龍榮有才略且*格剛直。皮龍榮精通《春秋》,且著有三十卷文集,還曾任度宗的老師;他不肯屈從於賈似道,也不同意柳嶽封贈諡號的請求。

1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今天下豈無廉者,願陛下崇獎之以風天下,執賞罰之公以示勸懲。

(2)帝偶問龍榮安在,賈似道恐其召用,*諷湖南提點刑獄李雷應劾之。

【回答】

7.D

8.C

9.D

10.(1)如今天下難道沒有廉潔的人?希望陛下推崇並獎勵他們來教化天下,實行公正的賞罰來表明勸善懲惡。

(2)皇帝偶然問皮龍榮在哪裏,賈似道怕他被召用,暗地裏指使湖南提點刑獄李雷應*劾他。

【解析】

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雷應至官∕謁龍榮∕龍榮託故不出∕既退∕又斥罵之∕或以語雷應∕不能平∕遂疏其罪∕又謂每對人言∕有吾擁至尊於膝上之語”,這句話是説“李雷應到任,拜見皮龍榮,皮龍榮藉口有事情沒有出來;等到李雷應走了以後,又斥罵他。有人將此事告訴了李雷應,李雷應很生氣,於是便上書列舉他的罪狀,又稱‘每每對人説起,有‘我擁立皇上時,他還被我抱在膝上呢’這樣的話’”;然後抓句中的專有名詞,比如“雷應”“龍榮”,再運用排除法。“謁龍榮”的應是雷應,故“謁”之前要斷開,排除AC兩項;“既退”是説雷應走以後,“又斥罵之”説的是龍榮斥罵雷應,故“既退”後應斷開,排除B項,選擇D項。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

8.

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名著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C項,薨指古代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備考時要積累名著、名篇作者、時代、國別、文學形象、作品主題等文學常識。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知識,判斷相關內容,是否正確;要注意各項表述中有關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不同意柳嶽封贈諡號的請求”錯誤,原文是“太府卿柳嶽乞加贈諡,未及行而宋亡”。意思是太府卿柳嶽請求追贈皮龍榮諡號,但沒有等到實行宋朝就滅亡了。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選項D來源於文章的最後,只要找到對應的句子即可辨析問題所在。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崇”,推崇;“風”,教化;“勸”,勸善。第二句中,“偶”,偶然;“安在”,賓語前置,應為“在安”;“*”,暗中,暗地裏。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皮龍榮字起霖,又字季遠,是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考中進士。歷任官職主管吏部架*文字,被授任諸王宮大小學教授兼資善堂直講。入朝奏對,請求“用改正失誤的實際行動,取代運行教化的虛名,一處失誤改正了那麼一處優點就突出了,一百處失誤改正了那麼一百處好的地方就融合成一片了”。升遷為著作郎。入朝奏對,順便提到真德秀、崔與之的廉潔,皮龍榮説:“如今天下難道沒有廉潔的人?希望陛下推崇並獎勵他們來教化天下,實行公正的賞罰來表明勸善懲惡。”皇帝認為他説得對。徵召他進京,升遷他為吏部員外郎兼直講。入朝奏對,説:“忠王的學業,希望陛下在宮中用自己的言行教導他。”皇帝讚賞採納。升遷將作監兼尚右郎官、祕書少監兼吏部郎中、吏部侍郎兼贊讀,封醴陵縣男。升遷集賢殿修撰、提舉太平興國宮。皇上召見皮龍榮,提拔他為刑部侍郎,加官寶章*待制、荊湖南路轉運使,代理刑部尚書兼翊善。景定元年四月,被任命為端明殿學士、籤書樞密院,進封伯爵。代理參知政事兼太子賓客。二年,被任命為參知政事,仍兼任太子賓客,封壽沙郡公。三年,罷免出任湖南安撫使,判潭州。四年,以資政殿大學士的身份提舉洞霄宮。因為右正言曹孝慶的*劾被罷免官職。鹹淳元年,以舊職做了奉祠官。殿中侍御史陳宗禮、監察御史林拾先後*劾他,被削奪一級官階文言文閲讀 皮龍榮字起霖,一字季遠,潭州醴陵人。淳祐四年進士閲讀*。有一天,皇帝偶然問皮龍榮在哪裏,賈似道怕他被召用,暗地裏指使湖南提點刑獄李雷應*劾他。李雷應到任,拜見皮龍榮,皮龍榮藉口有事情沒有出來;等到李雷應走了以後,又斥罵他。有人將此事告訴了李雷應,李雷應很生氣,於是便上書列舉他的罪狀,又稱“每每對人説起,有‘我擁立皇上時,他還被我抱在膝上呢’這樣的話。”皇帝下詔讓皮龍榮移往衡州居住,沒有到達就去世了。皮龍榮年輕時有抱負、才華,對《春秋》很精通,著有文集三十卷。皮龍榮*情剛直,賈似道掌權,他不肯屈節。又因為是度宗從前的老師,終於被賈似道排擠。德祐元年,恢復他的官職退休。德祐二年,太府卿柳嶽請求追贈皮龍榮諡號,沒等到實行宋朝就滅亡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