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郝維訥,字敏公,直隸霸州人。順治四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七年,出為福建...

來源:國語幫 1.2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郝維訥,字敏公,直隸霸州人。順治四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七年,出為福建...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郝維訥,字敏公,直隸霸州人。順治四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再遷郎中。七年,出為福建督糧道僉事。 巨盜張自盛犯延、邵,維訥設方略,用間散其黨,自盛就擒。尋署按察使累遷大理寺卿。十三年,擢户部侍郎,調吏部。十六年,丁父憂。服闋,起户部侍郎,復調吏部。康熙三年,典會試,尋擢左都御史。維訥以開國 二十餘年,南徼初定,民困未蘇。疏言:“天下大弊在民窮財盡,臣觀川、湖等省尚多曠土,若選綠旗及降兵精 鋭者隸之營伍,給以牛種,所在屯田,則供應減而協濟可以永除,閭里無追呼之困。”又疏言:“督撫任重事繁, 出巡動逾旬月,恐誤公務,況騎從眾多,經過滋擾。至屬官貪廉閭閻疾苦諮訪耳目仍寄司道請嗣後事關重大 者仍親身巡察餘概停止又疏言:“貪吏罪至死者,遇赦免死,並免交吏部議處。未可令其復玷名器,貽害地 方。雖新例赴部另補,貪殘所至,播虐惟均。請敕部定議,凡贓款審實者,遇赦免罪,仍當奪官。庶官箴可肅, 民害可除。”皆下部議行。五年,遷工部尚書,調刑、禮二部。八年,調户部。疏請停督撫勘災,申禁圈取民地,並得旨允行。十一年,調吏部。*年,給事中姚締虞請寬免科道風聞言事之禁,下廷臣議,維訥謂:“言官奏事,原不禁其風聞。但風聞奏參審問全虛者,例有處分,否則慮有藉風聞挾私報怨者,請仍照定例行。”從之。維訥領吏、户二部最久,法制多經裁定。凡事持大體,遇會議、會推、朝審,委曲斟酌,期於至當。敷奏 條暢,所見與眾偶有同異,開陳端緒,不留隱情,上深重之,往往從其言。十九年,遭母憂。服闋,詣京師,未補官,卒,諡恭定。

(節選自《清史稿·郝維訥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至屬官/貪廉閭閻/疾苦諮訪/耳目仍寄司道/請嗣後事關重大者/仍親身巡察/餘概停止/

B.至屬官貪廉/閭閻疾苦/諮訪耳目/仍寄司道/請嗣後事關重大者/仍親身巡察/餘概停止/

C.至屬官/貪廉閭閻疾苦/諮訪耳目/仍寄司道請嗣後/事關重大者/仍親身巡察/餘概停止/

D.至屬官貪廉/閭閻疾苦諮訪/耳目仍寄司道請嗣後/事關重大者/仍親身巡察/餘概停止/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服闋,舊指官員三年守喪期滿後除去喪服。官員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離職回籍守喪,滿三年後方可 再回朝廷。

B.會試,科舉考試的名目之一,在京城貢院舉行,應考者為各省的舉人,錄取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 為“會元” 。

C.工部,官署名。隋唐至明清*行政機構的六部之一。掌管全國工程、交通、水利、屯田、土地和 賦税等事。

D.給事中,官名。秦置,漢魏相沿,備顧問應對,討論政事。隋唐以後,成為門下省之屬官,掌駁正 政令之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郝維訥仕途坦蕩,官運亨通。在順治時期,他官職多次升遷,先是授刑部主事一職,後歷任大理寺卿、 户部侍郎、左都御史等職。

B.郝維訥為民*,多次上疏。他進言讓兵卒到川、湖地區開荒,又進言讓總督巡撫抓大放小,還進言莫 讓遇赦免死*貽害地方。

C.郝維訥做事認真,謹慎自持。他處事有大局意識,對待會議、會推、朝審等事,詳細地考慮是否恰當,希 望做出最恰當的裁決。

D.郝維訥能力出眾,深受信任。他在吏部和户部任職時間最久,國家的法律制度多經他裁決定奪。皇帝 很看重他,常採納他的意見。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巨盜張自盛犯延、邵,維訥設方略,用間散其黨,自盛就擒。

(2)請敕部定議,凡贓款審實者,遇赦免罪,仍當奪官。

【回答】

1.B

2.C

3.A

4.(1)大盜張自盛進犯延、卲兩地,郝維訥制定策略,利用間諜(離間的方法)分散他的同黨,張自盛被活捉。(2)請求皇帝詔令各部商議決定,凡是贓款核實的官員,遇到特赦可以免罪,仍舊應當削去官職。

【解析】

1.該題考查學生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句首發語詞、句末語氣詞,要確定謂語。一般情況下,句首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對“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要特別注意。“貪廉”是説“屬官”的,是“屬官”的謂語,因此該詞不能和“屬官”斷開,故排除AC項。“仍寄司道”前面省略的主語是前三句的內容,並不是“耳目”,因此排除D項,選B項。

2.該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面廣量大,涉及的點和麪很多,需要考生平時做個有心人,隨時看到隨時積累,並能舉一反三進行記憶。

C項,“掌管全國工程、交通、水利、屯田、土地和 賦税等事”故意擴大範圍。“土地、賦税”為户部職能,而不是工部。

故選C。

3.本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解答理解文言文內容的題型,要基本瞭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後根據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後將原文內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現問題。

A項,“在順治時期,……後歷任……左都御史等職”分析有誤。郝維訥任職左都御史是康熙年間的事,而不是順治時期。

故選A。

4.本題考查學生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文言實詞和虛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該題第一句中,犯,進犯;設,制定;用間,利用間諜;黨,同黨。第二句中,敕,皇帝的詔令;審實,審查核實;赦免,是兩個詞,赦免,免去。奪,削去。在現代漢語中是一個詞。這些詞語都是句中關鍵詞,要用心翻譯。翻譯時還要注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流暢。

【點睛】

斷句首先牢記一個前提———領會大意。要通讀全文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之間的聯繫。斷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標誌*詞語斷句,比如句首發語詞、句尾語氣,對話標誌詞(如曰、雲、語、言、道、白、對、謂等字),抓住了它們,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徑或訣竅。(2)結合章法結構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説分承或分説總承的寫法,而“分承”或“分説”部分,又多用對稱句式,形成並列、排比。(3)瞭解固定結構斷句,固定結構是文言運用中逐漸形成的凝固的詞與詞之間的搭配關係,每一種固定結構都有其特定的使用範圍,熟悉每種固定結構的常規形式,有助於其前後句子的斷開。這些特點,均有益於斷句。

參考譯文:

郝維訥,字敏公,是直隸霸州人。順治四年進士,被任命為刑部主事,兩次升遷後,成為郎中。順治七年,外調任福建督糧道僉事。大盜張自盛進犯延、邵兩地,郝維訥制定策略,利用間諜分散他的同黨,張自盛被活捉。不久代理按察使一職。多次升遷到大理寺卿一職。順治十三年,提拔為户部侍郎,調任吏部。順治十六年,因父親去世,回家守喪。守喪期滿回到朝廷,起用為户部侍郎,又調任吏部。康熙三年,主持會試,不久提拔為左都御史。因為開國二十多年,南方邊境剛剛安定,民眾生活困頓,還沒有得到恢復。郝維訥於是上奏説:“天下最大的弊端是*窮困,國家的財富也消耗完了。我看川、湖等省還有很多空地,如果從綠營兵及精鋭的降兵中選人編成一支*隊,給他們牛和谷種,他們屯田所在的地區就可以減少供應,救濟可以永遠去掉,鄉里就不會再有窮困潦倒的百姓了。”又上奏説:“總督和巡撫責任重大,事務繁多,外出巡視動輒就超過一個月,很容易耽誤公務,況且車騎隨從眾多,經過之處就會滋擾百姓。至於屬下的官吏是否*或清廉,百姓是否困苦,詢問刺探消息的人,仍舊遞送到司道(隸屬於巡撫的專設機構)。請求以後關乎大局、非常重要的事情仍由督撫親身巡視考察,其餘的一概停止。又上奏説:“罪行達到處死地步、遇到赦免免除死罪、並且免交吏部商議處置的*,不可再讓他使國之棟樑再受玷污,給當地留下禍害。即使照新規可以赴吏部另行補用,仍會貪婪兇殘之至,作惡多端。請求皇帝詔令各部商議決定,凡是贓款核實的官員,遇到特赦可以免罪,仍舊應當削去官職。這樣才可能使百官上下整肅,使百姓的禍害去除。”(他的這些建議)都被下發各部商議實施。康熙五年,升任工部尚書,調刑、禮二部。康熙八年,調户部。郝維訥上奏請求停止督撫勘定受災程度,宣佈禁止圈取百姓的土地,並且得聖旨允許執行。康熙十一年,調吏部。康熙*年,給事中姚締虞請求放寬並免除科道官“風聞言事”的禁令,發給朝廷諸臣共同探討。郝維訥説:“言官上奏事情,原不禁止根據傳聞,但根據傳言上奏*劾的內容,通過仔細考察弄清全是虛假的。按例應該有處分,否則擔心有借傳聞心懷私念、對怨恨的人做出報復的,請求仍照定規實行。”皇帝採納了他的建議。郝維訥管轄吏、户二部時間最長,法規制度多經他裁決定奪。他凡事有大局意識,對待會同商議、會同推薦選任、會同複審死刑案件,都加以詳細考慮,期求做出最恰當的裁決。向皇帝上奏,條理通暢,見解與眾人偶有不同,陳述想法,不隱瞞情況。皇上很看重他,常常採納他的意見。康熙十九年,因母親去世回鄉守喪。守喪期滿,回到京師,沒有補官,死去,諡號恭定。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