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陸夢龍,字君啟,會稽人。萬曆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張差獄起,引凡向宮...

來源:國語幫 2.9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陸夢龍,字君啟,會稽人。萬曆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張差獄起,引凡向宮...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陸夢龍,字君啟,會稽人。萬曆三*年進士。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張差獄起,引凡向宮殿*箭、放*、投磚石等律當以斬。獄具,提牢主事王之寀奏差口詞甚悉,乞敕會問。時夢龍以典試廣東杜門主事邢台傅梅過之日人情庇奸而甘心儲皇吾雖恤刑山右當上疏極論君能共事乎夢龍曰:“張公遇我厚,遽上疏,若張公何?當力爭之耳。”乃偕見問達。時郎中胡士相等不欲再鞫,趣問達具疏請旨,以疏入必留中,其事可遂寢。夢龍得其情,止勿復請。曰:“堂堂法司,捕一編氓,何須天子詔耶?差所供,必當訊實。”問達以為然。明日,會訊,眾鹹囁嚅。夢龍呼刑具三,無應者,擊案大呼,始具。問:“汝何由識路?”差言:“我薊州人,非有導者,安得入?”於是士相立推坐起曰:“此不可問矣。”遂罷訊。夢龍必欲得內豎名。越數日,問達再令十三司會審,差供逆謀及龐保、劉成名,一無所隱。士相主筆,躊躇不敢下,夢龍咈然曰:“陸員外不肯匿,誰敢匿?”獄乃具。帝於是斃保、成於內,而棄差市。

天啟四年,貴州賊未靖,總督蔡復一薦夢龍知兵,改右參政,監*討賊。安邦彥犯普定,夢龍偕總兵黃鉞以三千人御之。曉行大霧中,直前薄賊,賊大敗。尋改湖廣監*,遷廣東按察使。上官建忠賢祠,列夢龍名,亟遣使鏟去之。夢龍慷慨好談兵,以廓清羣盜自負。閏八月,賊陷隆德,殺知縣費彥芳。夢龍率遊擊賀奇勛、都司石崇德御之,抵老虎溝。賊初不滿千,已而大至。

夢龍所將止三百餘人,被圍數重,賊矢石如雨,突圍不得出。二將抱夢龍泣,夢龍揮之曰:“何作

此婦孺態!”大呼奮擊,手馘數人,與二將俱戰死。事聞,贈太僕卿,追諡忠烈。

(節選自《明史·陸夢龍傳》)

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時夢龍以典試廣東/杜門主事邢台傅梅過之曰/人情庇奸/而甘心儲皇/吾雖恤刑山右/當上疏極論/君能共事乎/

B.時夢龍以典試廣東杜門/主事邢台傅梅過之曰/人情庇奸/而甘心儲皇/吾雖恤刑/山右當上疏極論/君能共事乎/

C.時夢龍以典試廣東/杜門主事邢台傅梅過之曰/人情庇奸/而甘心儲皇/吾雖恤刑/山右當上疏極論/君能共事乎/

D.時夢龍以典試廣東杜門/主事邢台傅梅過之曰/人情庇奸/而甘心儲皇/吾雖恤刑山右/當上疏極論/君能共事乎/

16.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進士:*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分為三*,均賜進士及第。

B.刑部:明清兩代,作為主管全國刑法的機構,與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後審理和複核,共為“三法司制”。

C.棄市:死刑的一種,自商周時即有,一直延續到南北朝時期。文中“棄差市”就是處死張差並暴屍街頭。

D.閏月:是*歷中為使歷年平均長度接近迴歸年而增設的月。文中“閏八月”是指一年中的第二個八月。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陸夢龍不負厚遇,知恩圖報。他因張問達對自己有厚遇,就與任主事的傅梅一起去見張問達,從而阻止了上疏極論張差案情之舉。

B.陸夢龍辦案果斷,不留懸疑。在審訊張差案時,他排除重重阻力,執意查出幕後主使的名字,致使皇帝最終將兩名內侍繩之以法。

C.陸夢龍熟悉*事,平叛有勇有謀。他到貴州平定地方叛亂,親自帶兵,趁着大霧瀰漫叛*不及防備而發起突然襲擊,最終取得勝利。

D.陸夢龍臨危不懼,慷慨為國赴難。他在*叛亂的過程中被重重包圍,奮力突圍卻沒有成功,於是只得全力廝殺,直至戰死沙場。

18.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張公遇我厚,遽上疏,若張公何?當力爭之耳。

(2)堂堂法司,捕一編氓,何須天子詔耶?差所供,必當訊實。

【回答】

15.D

16.A

17.A

18.(1)張公問達厚待於我,不和他打招呼就上疏,張公怎麼辦?應當極力爭取他。(2)堂堂司法部門,逮捕一個登記在冊的平民,何須天子的詔書?張差的供詞,一定要審訊查實。

【解析】

15.

試題分析:本題所給句子中,“曰”是斷句的標誌;“時夢龍”“傅梅”是人名;“主事邢台”是官職,結合上下文可推斷此句的意思為當時陸夢龍因主持廣東科舉考試而閉門謝客,主事官邢台人傅梅責備他説:“現在人心庇護奸臣,而情願太子受連累。我雖然是山西的恤刑官,但應該上疏極力辯論,您能與我一起行動嗎?”依據上述信息可以正確斷句。畫線句子加標點為:時夢龍以典試廣東杜門,主事邢台傅梅過之曰:“人情庇奸,而甘心儲皇。吾雖恤刑山右,當上疏極論,君能共事乎。”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常用的斷句方法有:①根據文意斷句。閲讀全文,瞭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通讀全文,搞清屬於什麼文體,寫了什麼內容,想表達什麼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單音詞佔多數的特點,抓住幾個關鍵的字詞翻譯以理解文段大意,再斷句就輕而易舉了。②利用對話標誌斷句。對話常以“曰”、“雲”、“言”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③藉助文言虛詞斷句。文言文多用虛詞來表達語氣或感情。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歎句尾。其後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④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着斷開幾處的效果。

16.

試題分析:“均賜進士及第”錯。*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此稱始見於《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唐朝時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主要,後來詩賦成為進士科的主要考試內容。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後,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一*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這是一道文化常識的考核的題目,在大綱卷中出現後一直是課標中的必考題。重點突出對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以後還會堅持。文言的選文是人物傳記,那主要的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還有一些避諱的説法等。這類題目一般錯誤都比較明顯,如此題中對“進士”解説“均賜進士及第”明顯錯誤。

17.

試題分析:A項中,後面的做法,並非報恩。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閲讀一定要沉得住氣。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把握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重點在文意的理解,一般沒有賞析的內容。解答時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敍述或分析的錯誤一般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蹟張冠李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格陳述不恰當;憑空添加,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係。答題時注意“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差別和重點詞語的翻譯,還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係。一般文言中經常省略主語,所以注意辨析省略主語,區分“人物”,總體關照段首的“時間”、“地點”,區分“事件”表述是否錯誤等。本題A項中,前面的總述與後面的舉例不能對應,考生只要結合原文分析即可得出*。

18.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落實好重點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如(1)“遇”,對待;“厚”,深厚;“遽”,立刻、就;“若……何”,……怎麼辦。(2)“編氓”,登記在冊的平民;“所供”,所字結構,可譯為“供詞”;“實”,查實。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考查的是理解並翻譯句子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然後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首先要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最基本的方法就是“留”“刪”“調”“換”“補”。對古今異義的詞語、古代是單音節詞語現代是雙音節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地名、人名、器物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刪”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刪”,對省略的內容要補出。直譯為主,意譯為輔。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本題中,重點實詞“遇”“厚”“遽”“所”“實”,固定結構“若……何”翻譯時都應一一落實。

【文言文翻譯】

陸夢龍,字君啟,浙*會稽人。萬曆三*年(1610)進士。任命為刑部主事,晉升員外郎。張差案發,引據法律凡是向宮中*箭、放*、投擲磚石的等一律處以死刑。官司初審結束,提牢主事官王之寀報告張差的口供十分詳細,乞求皇帝下詔會審。當時陸夢龍因主持廣東科舉考試而閉門謝客,主事官邢台人傅梅責備他説:“現在人心庇護奸臣,而情願太子受連累。我雖然是山西的恤刑官,但應該上疏極力辯論,您能與我一起行動嗎?”陸夢龍説:“張公問達厚待於我,不和他打招呼就上疏,張公怎麼辦?應當極力爭取他。”於是二人一起去見張問達。這時郎中胡士相等人不想再審訊,催促張問達上疏請求皇帝下旨,以為奏疏呈上後一定會被留在禁中,不交大臣們討論,這事可就了結(擱置)了。陸夢龍得知這情況,勸止張問達不要再請旨。陸夢龍説:“堂堂司法部門,逮捕一個登籍在户的平民,何須天子的詔書?張差的供詞,一定要審訊查實。”張問達也認為應該這樣。

第二天,會審,大家都竊竊私語。陸夢龍三次傳呼刑具,沒有人反應。拍案大叫,才將刑具備齊。問道:“你是怎麼認得道路的?”張差説:“我是薊州人,沒有人引導,怎麼能進入宮中?”這時胡士相推開座位站起來説:“這不能再問了。”於是停止審訊。陸夢龍一定要查出宮內太監的名字。過了幾天,張問達又讓十三司會審,張差招供同謀以及龐保、劉成的名字,一點也不隱瞞。胡士相做記錄,猶豫着不敢下筆,郎中馬德灃催促他。永嘉又以為有困難。陸夢龍很不高興地説:“陸員外不願意隱瞞,誰還敢隱瞞?”官司這才結案。皇帝於是將龐保、劉成殺於宮內,而將張差棄市。

天啟四年(1624),貴州地方叛亂沒有平定,總督蔡復一因陸夢龍懂*事,舉薦他任右參政,監督部隊攻打叛亂武裝。安邦彥進犯普定。陸夢龍同總兵黃鉞一道率三千人防禦他。清晨在大霧中行*,向前猛撲敵營,叛*大敗。不久改任湖廣監*,提拔為廣東按察使。長官修建魏忠賢祠堂,其中有陸夢龍的名字,急忙派人刪掉了。

陸夢龍為人慷慨,喜歡談論兵法,以*農民起義而自負。閏八月,起義*攻佔隆德,殺死知縣費彥方,於是圍攻靜寧州。陸夢龍率遊擊賀奇勛、都司石崇德抵抗,進抵老虎溝。起義*剛開始不到一千人,不一會兒來了很多人。陸夢龍所部只有三百多人,被重重包圍了,起義**箭投石像下雨一樣,陸夢龍等突圍不出去。二個將領抱着陸夢龍大哭。陸夢龍推開他們説:“怎能如此婆婆媽媽的!”大喊着衝進敵圍,親手殺死數人,同二位將領一起戰死了。事情傳到京城,追贈他為太僕卿,贈諡號“忠烈”。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