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

來源:國語幫 3.2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孫傅,字伯野,海州人。登進士第,為禮部員外郎。時蔡翛尚書,傅為言天下事,勸其亟有所更,不然必敗。翛不能用。遷至中書舍人。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以為傅論議雖偶與軾合,意亦亡他,以職論事而責之過矣,翰亦罷去。靖康元年,召為給事中,進兵部尚書。上章乞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豐法慧國,崇、觀法惠奸。”時謂名言。十一月,拜尚書右丞,俄改同知樞密院。金人圍都城,傅日夜親當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敗退,墮於護龍河,填屍皆滿,城門急閉。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欽宗詣金帥營,以傅輔太子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屢貽書請之。及廢立檄至,傅大慟曰:“吾唯知吾君可帝*爾,苟立異姓,吾當死之。”金人來索太上、帝后、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謀匿之民間,別求狀類宦者二人殺之,並斬十數死囚,持首送之,紿金人曰:“宦者欲竊太子出,都人爭鬥殺之,誤傷太子。因帥兵討定,斬其為亂者以獻,苟不已,則以死繼之。”越五日,無肯承其事者。傅曰:“吾為太子傅,當同生死。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遂從太子出。金守門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預?”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當死從。”是夕,宿門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於朔廷。紹興中,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忠定。                                                          (節選自《宋史·孫傅傳》)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

B.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

C.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

D.宣和末/高麗入貢使者/所過調夫治舟/騷然煩費/傅言/索民力以妨農功/而於*無絲毫之益/宰相謂其所論同蘇軾/奏貶蘄州安置/

12.下列對劃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登進士第,又稱為進士及第,指科舉時代經考試合格後錄取成為進士。

B.太子,指封建時代君主兒子中被確定繼承君位的人,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

C.廟號是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如高祖、太宗、欽宗。

D.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國武官選用和兵籍、*械、*令等事宜。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孫傅入仕以後,積極向上建言,他擔任禮部員外郎,對尚書蔡翛縱論天下大事,勸蔡翛迅速有所變更,否則必將失敗,可惜他的建議沒有被採納。

B.孫傅上奏,請求恢復祖宗法度,他任兵部尚書後,從效用角度高度評價祖宗法度和熙、豐年間的法度,批評崇、觀年間的法度,受到時人讚許。

C.孫傅捨身取義,死後諡為忠定。太子被迫至金營,孫傅前往,受到守門者勸阻,他表示身為太子傅,應誓死跟從太子;後被金人召去,死於北廷。

D.孫傅不畏金人,努力保全太子。金人擄走欽宗後又索求太子,他密謀藏匿太子,殺二宦者,並將首級送至金營,欺騙金人説,這就是誤傷太子之人。

14.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 吾唯知吾君可帝*爾,苟立異姓,吾當死之。

(2) 金人雖不吾索,吾當與之俱行,求見二酋面責之,庶或萬一可濟。

【回答】

11.C

12.B

13.D

14.

(1)我只知道只有我們的君主能做*的皇帝,如果立異姓人做皇帝, 我就為此而死。(或“我只知道我們君主可以統治*,如果立異姓為帝,我就死去。”)(譯出大意,注意重點詞語“唯”“帝”“苟”“死”等的翻譯。帝:做皇帝。苟:如果。死:為……死。)

(2)金人雖然不索取我本人,我也應當跟太子一起去,求見兩位酋長,當面譴責他們,或者還有可能把事情辦好(成功)。(譯出大意,注 意重點詞語“面責”“庶或”“濟”等的翻譯和賓語前置句式。面責:當面譴責。庶或:或者。濟:成功。)

【解析】

11.

試題分析:做文言斷句的題目,注意一些常見的標誌*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一般考核較少,一般集中在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的充當的成分,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後結合文意進行分析。如此題注意並列的謂語和人稱的轉換。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

試題分析:B“有時也可指其他兒子”錯。這是一道文化常識的考核的題目,去年在大綱卷中出現,重點突出對古代文化的理解,合乎當今國學熱的趨勢,以後還會堅持。文言的選文是人物傳記,那主要的常識是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宮殿的名稱、年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還有一些避諱的説法等。備考時要積累名著、名篇作者、時代、國別、文學形象、作品主題等文學常識。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知識,判斷相關內容,是否正確;要注意各項表述中有關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考點:理解常見古文常識。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D“殺二宦者”與原文不符。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誤判,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4.

試題分析: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繫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繫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孫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進士,任禮部員外郎。當時蔡翛任尚書,孫傅向他陳述天下政事,勸他早點做些更改,否則一定失敗。蔡翛不聽。升任至中書舍人。宣和末期,高麗入貢,使者所過之處,調發民夫修船,引起騷動,用度又頗多。孫傅説:“濫用民力妨礙農事,而對於*沒有絲毫好處。”宰相認為他的言論與蘇軾相同,上奏降貶他為蘄州安置。給事中許翰認為孫傅議論雖然偶然與蘇軾相同,但沒有他意,以職論事而受到指責實在過分了,許翰也被罷貶。靖康元年(1126),受召入京任給事中,升任兵部尚書。上奏章請求恢復祖宗法度,欽宗問他,孫傅説:“祖宗法度有利於百姓,熙寧、元豐法度有利於國家,崇寧、大觀間法度有利於奸臣。”當時認為是名言。十一月,授任尚書右丞,不久改任同知樞密院。金人圍攻都城,孫傅日夜親自督戰。金兵分從四面鼓譟而攻,宋*敗退,掉進護龍河,護龍河被屍體填滿,城門急忙關閉了。當天,金兵攻進城裏。靖康二年(1127)正月,欽宗到金兵元帥營中,任命孫傅輔助太子留守京城,仍然兼任少傅。欽宗十多天還不回來,孫傅多次寄信給金營,乞請放回欽宗。廢立皇帝的檄書傳來,孫傅大哭道:“我只知道我們君主可以統治*,如果立異姓為帝,我就死去。”金人來索要太上皇、皇后、諸王、妃子公主,孫傅留住太子不放行。祕密謀劃把他藏在民間,另外找兩個像宦官的人殺死,並殺死十幾個囚犯,把他們的頭送給金人,欺騙金人説:“宦官打算把太子祕密送出,京城人爭相鬥殺宦官,誤傷了太子。於是太子率兵*平定,殺死作亂的人獻過來。如果不停止索求,太子就會自殺。”過了五天,沒有人肯承擔這件事。孫傅説:“我是太子的師傅,應當與太子同生死。金人雖然不求索我,我應當與太子同行,求見兩位敵帥,當面責斥他們,也許萬一可以成功。”孫傅於是跟從太子出城。守城門的金兵説:“金人想要的是太子,留守何必參預?”孫傅説:“我是宋朝大臣,而且是太子的師傅,應當死從。”當晚,住在城門下。第二天,金人召他前去。第二年二月,死在北方金人朝廷。紹興年間,被追贈為開府儀同三司,贈諡號為忠定。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