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王阮,字南卿,*州人。父彥傅,靖康勤王,有功。阮少好學,尚氣節。常自稱將種,辭...

來源:國語幫 3.0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王阮,字南卿,*州人。父彥傅,靖康勤王,有功。阮少好學,尚氣節。常自稱將種,辭...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王阮,字南卿,*州人。父彥傅,靖康勤王,有功。阮少好學,尚氣節。常自稱將種,辭辯奮發,四坐莫能屈。嘗謁袁州太守張栻,栻謂曰“當今道在武夷,子盍往求之?”阮見朱熹於考亭,熹與語,大説之。登隆興元年進士第。

時孝宗初即位,欲成高宗①之志,首詔經理建業以圖進取,而大臣巽懦幸安,計未決。阮試禮部,對策曰:

臨安面湖背海,膏腴沃野,足以休養生聚,其地利於休息。建康東南重鎮,控制長*,呼吸之間,上下千里,足以虎視吳、楚,其地利於進取。建炎、紹興間,敵人乘勝長驅直搗,而我師亦甚憊也。上皇遵養時晦,不得與平,乃駐臨安,所以為休息計也。已三十年來,闕者全,壞者修,弊者整.廢者復,較以曩昔,倍萬不侔。主上獨見遠覽舉而措諸事業非固以臨安為不足居也戰守之形既分進退之理異也。

古者立國,必有所恃,謀國之要,必負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劍*,魏有成皋,趙有井陘,燕有飛狐,而吳有長*,皆其所恃以為國也。今東南王氣,鍾在建業,輟而弗顧,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謀國,果得為善謀乎?且夫戰者以地為本,湖山迴環,孰與乎龍盤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與乎長*之險?今議者徒習吳、越之僻固,而不知秣陵之通達,是猶富人之財,不佈於通都大邑,而匣金以守之,愚恐半夜之或失也。儻六飛②順動,中原在跬步間,況一建康耶?古人有言:“千里之行,起於足下。”人患不為爾。

知貢舉范成大得而讀之,歎曰:“是人傑也。”

調南康都昌主簿,以廉聲聞,移永州教授。獻書闕下,請罷吳、楚牧馬之政,而積馬於蜀茶馬司,以省往來綱驛之費,凡數千言。紹熙中,知濠州,請復曹瑋方田,修種世衡*法,日講守備,與邊民親訪北境事宜。終阮在濠,金不敢南侵。改知撫州。

韓侂胄宿聞阮名,特命入奏,將誘以美官,夜遣密客詣阮,阮不答,私謂所親曰:“吾聞公卿擇士,士亦擇公卿。劉歆、柳宗元失身匪人,為萬世笑。今政自韓氏出,吾肯出其門哉?”陛對畢,拂衣出關。侂胄聞之大怒,批旨予祠。阮於是歸隱廬山,盡棄人間事,從容觴詠而已。朱熹嘗惜其才氣術略過人,而留滯不偶雲。嘉定元年卒。

(摘編自《宋史·王阮傳》

[注]①高宗:宋高宗趙構,南宋開國皇帝。②六飛:古代皇帝的車駕六馬,疾行如飛,常以此代皇帝。

10. 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主上獨見遠覽/舉而措諸事/業非固以臨安不足居也/戰守之形既分/進退之理異也

B. 主上獨見遠覽/舉而措諸事/業非固以臨安為不足居也/戰守之形/既分進退之理/異也

C. 主上獨見遠覽/舉而措諸事業/非固以臨安為不足居也/戰守之形既分/進退之理異也

D. 主上獨見遠覽/舉而措諸事業/非固以臨安為不足居也/戰守之形/既分進退之理/異也

11. 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一項是(   )

A. 勤王,君王有難,臣下起兵救援君王。這裏指北宋靖康之亂時王彥傅曾帶兵救援朝廷。

B. 建業,地名,今南京。後文中的“建康”秣陵”也都是南京在不同歷史時期的稱呼。

C. 教授,官職名,是地方教育機構的長官,主要負責科舉考試、教育內容的設定等事務。

D. 陛對,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諮詢或臣子間相互質詢。陛,古代宮殿的台階。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王阮年幼好學,為人喜愛。他曾經拜見袁州太守張栻,後又到考亭拜謁朱嘉,朱熹和他交談後感到非常高興。

B. 王阮為官清廉,勇於變革。他任主簿以清廉聞名,做永州教授時為節省費用而改變在吳、楚一帶養馬的政策。

C. 王阮盡忠職守,不忘備戰。他擔任濠州太守時,每天講授防禦,還親自探訪邊境,金人因此不敢向南侵犯。

D. 王阮崇尚氣節,不畏權貴。他堅持*守,不肯投身韓住胄門下,以免為後人恥笑,最終歸隱廬山,不問世事。

13.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嘗謁袁州太守張栻,栻謂曰:“當今道在武夷,子盍往求之?”

(2)古者立國,必有所恃,謀國之要,必負其所恃之地。

14. 范成大認為王阮是人中豪傑的原因是什麼?請談談你的看法。

【回答】

10. C    11. D    12. B   

13. (1)(王阮)曾經拜見袁州太守張栻,張栻對他説:“現在的大道在武夷山,你為什麼不前往尋求它呢?”

(2)古時候(國君)建立國家,一定有所依仗,謀劃國家的要義,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   

14. ①王阮見解深刻,對策充分闡述了治理建業的必要*和重要*。②王阮文采斐然,對策談古論今,文筆雄健,氣勢非凡。③王阮志向高遠,與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

【10題詳解】

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閲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誌,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題中,

AB項,“事業”是一個詞,意思是“國家大事”,中間不可斷開,排除AB兩項;

D項,“既分”是“戰守之形”的謂語,意思是“作戰和防守的形勢已經分明”二者意義相連,中間不可斷開,排除D項。

再結合本句意思“當今皇上見識獨到,看得長遠,提出主張並運用到國家大事上,不是堅持認為臨安不能居住。作戰和防守的形勢已經分明,這是進攻、退守的道理不同。”句子可以斷開為:主上獨見遠覽/舉而措諸事業/非固以臨安為不足居也/戰守之形既分/進退之理異也。

故選C。

【11題詳解】

本題考查瞭解識記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築的名稱、年號、諡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説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註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

D項,“臣子間相互質詢”錯,“陛對”只指古代臣子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諮詢,並非臣子間相互質詢。

故選D。

【1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

B項,“為節省費用而改變在吳、楚一帶養馬的政策”錯,原文“獻書闕下,請罷吳、楚牧馬之政,而積馬於蜀茶馬司,以省往來綱驛之費”,意思是“上書朝廷,請求停止在吳、楚一帶養馬的政策,而在蜀地的茶馬司集聚馬匹,以節省來往驛站轉運貨物的費用”,可知他只是上奏朝廷,建議改變政策,並非改變在吳、楚一帶養馬的政策。

故選B。

【1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文言翻譯是文言文的必考內容,翻譯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題中重點詞句:(1)中省略“嘗謁袁州太守張栻”的主語“王阮”,翻譯時補齊;“謁”,拜見;省略“謂”的賓語“之”,他,代指王阮,翻譯時補齊;“子”,你;“盍”,何不,為什麼不;“子盍往求之”,你為什麼不前往尋求它呢。(2)“立國”,建立國家;“恃”,依,仗;“要”,要義,重點;“負”,依靠。

【14題詳解】

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容及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做此類題時,迴歸原文,按照題幹要求,鎖定答題區域,結合文本內容,從不同的方面進行歸納,語言要簡潔準確。題中,原文“建康東南重鎮,控制長*,呼吸之間,上下千里,足以唬視吳、楚,其地利於進取”“今東南王氣,鍾在建業,輟而弗顧,退守幽深之地,如是而曰謀國,果得為善謀乎?且夫戰者以地為本,湖山迴環,孰與乎龍盤虎踞之雄?胥潮奔猛,孰與乎長*之險”,意思是“建康是東南一帶的*事要地,控制長*,一呼一吸的工夫,上通下達千里之外,足以雄視吳、楚一帶,這地方有利於有一番作為”“現在東南一帶的帝王之氣,聚集在建業,放棄而不顧及,退守到幽僻深遠的地方,像這樣卻説是謀劃國家,果真能是好的謀略嗎?況且,作戰時把地勢作為根本,大湖與高山環繞,哪裏比得上建康的雄偉?怒潮洶湧,哪裏比得上長*的險要” ,可概括出“見解深刻,對策充分闡述了治理建業的必要*和重要*”;原文“古者立國,必有所恃,謀國之要,必負其所恃之地。秦有函谷,蜀有劍*,魏有成皋,趙有井陘,燕有飛狐,而吳有長*,皆其所恃以為國也”“儻六飛順動,中原在跬步間,況一建康耶”,意思是“古時候(國君)建立國家,一定有所依仗,謀劃國家的要義,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秦國有函谷關,蜀國有劍*,魏國有成皋,趙國有井陘口,燕國有飛狐陘,而吳國有長*,這都是他們建立國家所依仗的”“如果皇帝順勢而動,中原就在抬腳之間,何況一個建康城呢”,可概括出“文采斐然,對策談古論今,文筆雄健,氣勢非凡”;原文“而大臣巽懦幸安,計未決”,意思是“但是朝中大臣懦弱,慶幸一時的安定,大計沒能確定”,且王阮在禮部應試,回答治國策略議進取之事,可概括出“志向高遠,與朝中怯懦偷安的大臣不同”。

【點睛】文言文語句翻譯,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王阮字南卿,*州人。父親王彥傅,靖康年間起兵救援朝廷,有戰功。王阮從小愛好學習,崇尚氣節。經常稱自己是將門的後代,能言善辯,情緒高昂,四周座位上的人沒有能使(他)屈服的。(王阮)曾經拜見袁州太守張栻,張栻對他説:“現在的大道在武夷山,你為什麼不前往尋求它呢?”王阮到考亭拜謁朱熹,朱熹和他交談,非常高興。(王阮)考中隆興元年進士。

當時宋孝宗剛登上帝位,想要完成宋高宗的遺志,第一份詔書就是關於治理建業城以圖有所作為的,但是朝中大臣懦弱,慶幸一時的安定,大計沒能確定。王阮在禮部應試,回答治國策略時説:

臨安前有湖後有海,土地肥沃,足以使人們安定生活,聚集物力,這地方有利於休養生息。建康是東南一帶的*事要地,控制長*,一呼一吸的工夫,上通下達千里之外,足以雄視吳、楚一帶,這地方有利於有一番作為。建炎、紹興年間,敵人乘着勝利長驅直入地進攻,我國的*隊又非常疲乏。先皇遵循天時韜晦休養,不與金國媾和,於是駐守臨安,這是用來休生養息的計策。三十年過去了,殘缺的已經補全,毀壞的已經整治,弊政已經整頓,荒廢的已經恢復,和從前相比較,不止萬倍。當今皇上見識獨到、看得長遠,提出主張並運用到國家大事上,不是堅持認為臨安不能居住。作戰和防守的形勢已經分明,這是進攻、退守的道理不同。

古時候(國君)建立國家,一定有所依仗,謀劃國家的要義,一定依靠他所依仗的地方。秦國有函谷關,蜀國有劍*,魏國有成皋,趙國有井陘口,燕國有飛狐徑,而吳國有長*,這都是他們建立國家所依仗的。現在東南一帶的帝王之氣,聚集在建業,放棄而不顧及,退守到幽僻深遠的地方,像這樣卻説是謀劃國家,果真能是好的謀略嗎?況且,作戰時把地勢作為根本,大湖與高山環繞,哪裏比得上建康的雄偉?怒潮洶湧,哪裏比得.上長*的險要?如今議論的人熟悉吳、越的幽僻、堅固,卻不知道秣陵的通行無阻,這就像富人的錢財,不在四通八達的大城市流通,卻用匣子裝起來守着,愚蠢地擔憂它半夜可能會丟失一樣。如果皇帝順勢而動,中原就在抬腳之間,何況一個建康城呢?古代有人説:“千里的遠行,從腳下開始。”人們的毛病就是不去做罷了。

主持進士考試的范成大得到了(這篇對策),讀後感歎道:“這是人中豪傑啊。”

(王阮)調任南康*都昌縣主簿,憑藉清廉而出名,又調任永州教授。上書朝廷,請求停止在吳、楚一帶養馬的政策,而在蜀地的茶馬司集聚馬匹,以節省來往驛站轉運貨物的費用,(奏章)總共幾千字。紹熙年間,擔任濠州太守,請求恢復曹瑋的屯田守邊的制度,實行種世衡教習*箭的方法,每天講授防禦,和邊地百姓一起,親自探訪北方邊境的情況。到王阮在濠州太守任上結束,金國人不敢向南侵犯。改任撫州太守。

韓佗胄早已聽説王阮的名聲,特地命他入朝奏事,準備用好的官位誘惑他,深夜派遣密使拜訪王阮,王阮沒有答應,暗地裏對親近的人説:“我聽説公卿會挑選士人,士人也可以挑選公卿。劉歆、柳宗元失去*守而成為行為不端的人,被萬代所恥笑。如今政令從韓伲胄那裏出來,我願意投到他的門下嗎?”在殿堂上回答皇帝的詢問結束,就憤激地出了城關。韓伲胄聽説後非常憤怒,於是(代皇帝)批閲聖旨,讓王阮領官俸退休。王阮於是到廬山歸隱,完全放棄人間世事,悠閒舒適地飲酒賦詩。朱熹曾經惋惜他才華謀略超過一般人,卻羈留鄉野,不遇明主。嘉定元年去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