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李通,字次元,南陽宛人也。父守,身長九尺,為人嚴毅。初事劉歆,為王莽宗卿師。通...

來源:國語幫 2.8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李通,字次元,南陽宛人也。父守,身長九尺,為人嚴毅。初事劉歆,為王莽宗卿師。通...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李通,字次元,南陽宛人也。父守,身長九尺,為人嚴毅。初事劉歆,為王莽宗卿師。通亦為五威將*從事,出補巫丞①,有能名。莽末,百姓愁怨,通素聞守説讖雲“劉氏復興,李氏為輔”,私常懷之。且居家富逸,為閭里雄,以此不樂為吏,乃自免歸。

及下*、新市兵起,南陽騷動,通從弟軼,亦素好事,乃共計議。會光武避吏②在宛,通聞之,即遣軼往迎光武。光武初以通士君子相慕也,故往答之。及相見,共語移日,握手極歡。時守在長安,通因具言其計。光武既深知通意,乃遂相約結,定謀議,期以材官都試騎士日,欲劫前隊大夫及屬正,因以號令大眾。乃使光武與軼歸舂陵,舉兵以相應。遣從兄子季之長安,以事報守。

季於道病死,守密知之,欲亡歸。會事發覺,通得亡走,莽聞之,乃系守於獄。會前隊覆上通起兵之狀,莽怒,守家在長安者盡殺之。南陽亦誅通兄弟、門宗六十四人,皆焚屍宛市。

更始立,使通持節還鎮荊州。通因娶光武女弟伯姬,是為寧平公主。光武即位,徵通為衞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農。帝每征討四方,常令通居守京師,鎮百姓,修宮室,起學宮。五年春,代王樑為前將*。六年夏,領破奸將*侯進、捕虜將*王霸等十營擊漢中賊。公孫述遣兵赴救,通等與戰於西城,破之,還,屯田順陽。時天下略定,通思欲避榮寵,以病上書乞身。詔下公卿羣臣議。大司徒侯霸等曰:“通懷伊、呂、蕭、曹之謀,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之義。功德最高,海內所聞。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夫安不忘危,宜令通居職療疾。欲就諸侯,不可聽。”於是詔通勉致醫*,以時視事。其夏,引拜為大司空。

通布衣唱義,助成大業,重以寧平公主故,特見親重。然*謙恭,常欲避權勢。素有消③疾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令以公位歸第養疾,通復固辭。積二歲,乃聽上大司空印綬,以特進④奉朝請。*年卒,諡曰恭侯。帝及皇后親臨吊,送葬。

(節選自《後漢書•李通列傳》)

[注]①巫縣(今重慶巫縣北)縣丞。 ②避吏:逃避獄吏的追捕。③消:病名,即糖尿病。④特進:官名。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

9.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期以材官都試騎士日          期:約定時日

B.乃系守於獄                  系:聯繫

C.以時視事                    視事:指官吏到職辦公

D.通從弟軼,亦素好事          從:堂房(親屬)

10.下列文句中,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素有消疾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B.素有消疾/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C.素有消疾/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D.素有消疾/自為宰相謝病不視/事連年/乞骸骨/帝每優寵之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李通極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後稱帝的劉秀)。在下*、新市起兵後,李通與堂弟李軼共議迎接光武帝,並與光武帝謀劃起兵之事。

B.李通功高位顯。他為光武帝建功立業,而且又迎娶了光武帝的妹妹寧平公主,所以備受光武帝器重,也被大臣認可。

C.李通能審時度勢,不重權位。雖有朝臣讚譽,官位顯赫,但在天下太平之後常以病請求辭官退養。

D.李通心懷鴻鵠之志。他雖然先後為劉歆、王莽做事,後因讖語“劉氏復興,李氏為輔”而辭去王莽授予的官職,等待日後恢復劉姓漢室的機會。

1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會前隊覆上通起兵之狀,莽怒,守家在長安者盡殺之。(5分)

 

(2)通布衣唱義,助成大業,重以寧平公主故,特見親重。(5分)

【回答】

9.B

10.C

11.D

12.(1)恰逢前面部隊又上報李通*的情況,玉莽動怒,在長安的李守的家人都被殺掉。(2)李通以平民百姓身份倡導起事,幫助成就帝業,又因為寧平公主的緣故,特別被皇帝親信重用。

【解析】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文言實詞意義的理解能力,需要結合語境,把握語句大意作一分析、判斷。B項句意較為簡單:就把李守逮捕入獄,由此推斷,“系”應解釋為“抓捕”或“逮捕”較為恰當。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考查文言實詞字義,一是猜測詞義,這裏是要依賴平時的掌握內容的,二是分析語法結構,三是看該字或詞與上下文的關聯。本題可以綜合採用三種辦法,答題時,具體可以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同時,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小題2】

試題分析:給文言文語段斷句,需要在通文意初斷句的基礎上,對不能斷開的字詞要研究前後語句的含義及聯繫,看看斷在哪裏語意才能明白,句子前後的聯繫往往都有標誌可尋,只要抓住了這些標誌,就可以輕鬆斷句,同時,需要掌握語句的大意,本句話的意思為:平常又有消渴症,自從當了宰相,就稱病在家不理政事,連年告病回鄉,光武帝每每優待寵愛他。本題可據此得出*。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弄通文意斷句。考生給文言文斷句時,常犯的一個毛病是一邊看一邊點斷,看完了文章,斷句也結束了,待回頭檢查時,又覺得有許多不妥之處。其實這種“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理解內容和斷句是緊緊相關聯的,熟讀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確斷句的前提,因為讀不懂就點不斷,不理解就點不好。馬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讀一遍兩遍一晃而過也不行。我們拿到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古文,首先要通讀全文,反覆鑽研,俗話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遍數讀多了,其意義自然就理解了。然後根據文章的內容,先斷出幾個大的段落或層次,把確有把握的地方斷開來;聯繫全文前後看,先易後難細分辨;給一段文章加標點,往往有易有難。我們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後,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分析難斷的句子。這是一種先易後難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據一些明顯的標誌(如下面講到的虛詞、對話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斷開;另外,我們還要有全文意識,對不易斷開的地方,要聯繫上下文的意思,認真推敲,確定在適當的地方斷句。

【小題3】

試題分析:解答此類題時,閲讀一定要細緻,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較,閲讀一定要沉得住氣。依據文意,力求明辨各選項表述的正誤。特別要注意其中的細微末節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後倒置,內容上的歸納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無中生有,片面遺漏,強拉硬連,任意拔高等等。根據文本敍述,D項,李通沒有為劉韻做過事,而是其父李守曾跟着劉韻做事。

【考點定位】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名師點睛】正確解答這類題,需仔細閲讀全文,比較準確全面地把握文章。本題命題選項是從李通極力支持在外逃亡的光武帝(後稱帝的劉秀)、李通功高位顯、李通能審時度勢,不重權位、李通心懷鴻鵠之志等四個方面加以歸納概括,幾乎概括了全文內容,所以需要結合文本加以認真比對,找出不同的地方即可得出*。

【小題4】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關鍵字:(1)“會”:恰逢;“殺”:殺掉;“狀”:情況“守家在長安者”定語後置;(2)“布衣”:平民百姓;“唱義”:倡導起事;“重”:重用;“特見親重”是被動句式。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本題可以參考文言文翻譯題的做法。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要儘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注意掌握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留、刪、補、換、調、變。

【文言文翻譯】

李通字次元,南陽郡宛縣人。父親李守,身長九尺,為人嚴肅堅毅。開始時跟着劉歆辦事,為王莽的宗卿師。李通也為五威將*從事,後出任巫縣縣丞,有能幹的名氣。王莽末年,百姓憂愁怨恨,李通曾聽見他父親説過圖讖上講“劉氏復興,李氏為輔”,心裏常想着這件事。而且因為家裏很富足,是鄉中第一,因此不想做官,就自動辭職回家。

後下*兵和新市義兵興起,南陽為之騷動,李通的堂弟李軼,向也很好事,就共同商議。恰逢光武避難在宛,李通聽説了就派李軼去迎接光武。光武初因李通是個士君子而慕愛他,所以前往答謝他。等到見了面,兩人談了很久,握手極為歡暢。這時李守在長安,因此向光武詳細陳述了他的計劃。光武既已深知李通意向,就與李通相約結,定謀議,約定在立秋那天趁都試騎士的機會,劫持前隊大夫及屬正,因而號令大眾宣佈舉事。就讓光武與李軼回到舂陵,舉兵相應。(李通)派堂兄的兒子李季去長安,把計劃告訴李守。

李季在路上病死,李守祕密知道了,想逃亡回去。這時事情被發覺,李通得以逃脱,王莽知道了,就把李守逮捕入獄。這時前隊甄阜又上書奏明李通*(興兵)的狀況,王莽發怒,在長安的李守的家人也全部被殺。南陽方面也殺了李通的兄弟、宗族六十四人,都焚屍於宛市。這時漢兵也已經大舉*。李通與光武、李軼相遇在棘陽,於是一起攻破前隊,殺了甄阜、樑丘賜。

更始帝劉玄即位,派李通持節回去鎮守荊州,李通因此娶光武妹妹伯姬為妻,就是寧平公主。光武即位,任命李通為衞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農。光武帝每次出征*四方,常令李通留守京師,鎮撫百姓,修宮室,建學校。五年春,代王樑為前將*。六年夏,率領破奸將*侯進、捕虜將*王霸等十營攻打漢中賊寇。公孫述派遣*隊前去救援,李通等人與他們在西城交戰,大破賊兵,回師,在順陽屯田。這時天下大體平定,李通想避開榮譽寵信,以生病為由上書請求辭官回家。光武下詔命公卿羣臣討論,大司徒侯霸等説:“李通身懷伊尹、呂尚、蕭何、曹參的謀略,忘身奉主,有扶危存亡的大義。功德最高,海內都有所聞知。李通以天下平定,謙讓辭位。安定不能忘記危險,應令李通帶職療疾。想返回諸侯國,不可聽從。”於是詔令李通治療疾病,按時工作。這年夏天,拜李通為大司空。

李通以平民百姓的身份倡導起事,幫助成就帝業,又因為寧平公主的緣故,特別被皇帝親信重用。然而李通生*謙恭,常想避開權勢。平常又有消渴症,自從當了宰相,就稱病在家不理政事,連年告病回鄉,光武帝每每優待寵愛他。令他以公位回家療養,李通再次堅決推辭。過了兩年,就聽從他呈上大司空印綬,特賜他以特進參與朝會。李通在建武*年去世。諡號為恭侯。帝與皇后親自前去憑弔,為他送葬。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