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徐績字元功,宣州南陵人。舉進士,選桂州教授。王師討交趾,轉運使檄績從*。餉路...

來源:國語幫 2.7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徐績字元功,宣州南陵人。舉進士,選桂州教授。王師討交趾,轉運使檄績從*。餉路...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的問題。

徐績字元功,宣州南陵人。舉進士,選桂州教授。王師討交趾,轉運使檄績從*。餉路瘴險,民當役者多避匿,捕得千餘人,使者使績杖之,績曰:“是固有罪,然皆飢羸病乏,不足勝杖,姑涅①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並劾績,績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     

舒亶聞其名,將以御史薦,績惡亶為人,辭不答。通判通州,瀕海有捍堤,廢不治,歲苦漂溺。勃躬督防卒護築之,堤成,民賴其利。

徽宗立,遷中書舍人,修《神宗史》。時紹聖黨與尚在朝,人懷異意,以沮新政。帝謂績曰:“朕每聽臣僚進對,非詐則諛;惟卿鯁正,朕所倚賴。”詔與蔡京同校《五朝寶訓》。績不肯與京聯職,固辭。遷翰林學士。國史久不成,績言:“《神宗正史》,今更五閏矣,未能成書。蓋由元祜、紹聖史臣好惡不同,範祖禹等專主司馬光家藏記事,蔡京兄弟純用王安石《日錄》,各為之説,故論議紛然。當時輔相之家,家藏記錄,何得無之?臣謂宜盡取用,參訂是非,勒成大典。”帝然之,命績草詔戒史官,俾盡心去取,毋使失實。績與何執申偕事帝於王邸,蔡京以宮僚之舊,每曲意事二人,績不少降節。謁歸視親病,或言翰林學士未有出外者,帝曰:“績謁告歸爾,非去朝廷也,奈何輕欲奪之!”

大觀三年,知太平州。召入覲,極論茶鹽法為民病,帝曰:“以用度不足故也。”對曰:“生財有道,理財有義,用財有法。今國用不足,在陛下明詔有司,推講而力行之耳。”帝曰:“不見卿久,今日乃聞嘉言。”蔡京自錢塘召還,微言撼之曰:“元功遭遇在伯通右,伯通既相矣。” 績笑曰:“人各有志,吾豈以利祿易之哉?”京慚不能對,績亦終不復用。  

以疾卒,年七十九。績挺挺持正,尤為帝所禮重,而不至大用,時議惜之。

                                                           (節選自《宋史·徐績傳》)

註釋:①涅:刺字塗墨。

1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足勝杖,姑涅臂以戒      姑:暫且

 B.績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    奪:強迫

 C.人懷異意,以沮新政        沮:阻止

 D.蔡京以宮僚之舊            以:憑藉

14.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徐績剛直守正的一組是

  ①績力爭不變,使者不能奪

  ②績躬督防卒護築之,堤成,民賴其利   

  ③績惡亶為人,辭不答

  ④宜盡取用,參訂是非,勒成大典

  ⑤績與何執中偕事帝於王邸

  ⑥人各有志,吾豈以利祿易之哉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15.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往交趾運送糧餉的路上瘴氣瀰漫,崎嶇險阻,服役的百姓大多逃匿,後有千餘人被捉回,徐績為他們免遭杖責而據理力爭。

  B.徐績擔任太平州知州時,極力陳述現行茶鹽法給百姓帶來的苦痛,建議皇帝詔令全國有關官員合理地生財、理財、用財。

  C.《神宗正史》久未編成,徐績認為應廣泛蒐集資料,明辨是非,才能修成符合史實的國史,其主張和建議得到皇帝肯定。

  D.徐績不肯與蔡京共事,後來在他回鄉看望親人時,蔡京以翰林學士沒有擅離朝廷的先例為由反對,皇帝沒有同意蔡京的説法。

16.將下列的文中語句譯成現代漢語。

①每曲意事二人,績不少降節。

②尤為帝所禮重,而不至大用,時議惜之。

17.文中説,徐績鄙視、厭惡舒亶和蔡京的為人,所以當舒亶舉薦他做御史時他拒絕不迴應皇帝下令

讓他與蔡京共同校訂史書時,他堅決不與蔡京共事。請聯繫文中相關內容並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徐績

這一做法的認識。(200字左右)

【回答】

13.B

14.A

15.D

16.①常常違心地奉承二人,徐績並沒有稍稍降低自己的品節。②特別受皇帝禮遇器重,但沒有得到重用,當時的議論為此感到惋惜。

17.略

【解析】

13.

試題分析:奪:改變。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②指徐績體恤民情。⑤僅僅是陳述徐績與何執*事。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5.

試題分析:“蔡京以翰林學士沒有擅離朝廷的先例為由反對”錯,不是蔡京反對,而是有人以此進諫。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6.

試題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現象:①每:常常。少:稍稍。節:氣節。②為……所:表被動。大用:重用。時:當時。惜:對……感到惋惜。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7.

試題分析:首先要理解“徐績這一做法”的含義,即“愛憎分明”。這種態度當然是可取的,但徐績因為厭惡一個人,就不願與這個人共事這種行為就會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評價徐績的這一做法時,可以肯定也可以否定。

考點: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