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芍*的意象及其意藴異常豐富。芍*的文學形象,最早出現於《詩經》...

來源:國語幫 2.5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芍*的意象及其意藴異常豐富。芍*的文學形象,最早出現於《詩經》...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芍*的意象及其意藴異常豐富。

芍*的文學形象,最早出現於《詩經》中。在先秦乃至秦漢,因為古代先民對散發香味的花草枝葉存有特殊的崇敬與鍾愛之情,它的主要意象是“香草”。《詩經·鄭風·溱洧》有記載:“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關於“贈之以勺*”這一行為的含義,目前公認最傳統也最合理的是“結恩情”之説。

既以“結恩情”的意象出現於詩經中,後世作品中芍*也就成了“別離”和“多情”的象徵。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韓説曰:芍*,離草也;言將別離贈此草也”,因此芍*又有“將離”、“可離”的別名。在詩人的筆下,就有“多情紅*待君看”(韓元吉《浪淘沙》)等句。同時,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緒,也使芍*意象着上了一層悲**。唐代詩人錢起寫下“芍*花開出舊欄,春衫掩淚再來看。主人不在花長在,更勝青松守歲寒”,令人頓生物是人非之感。

魏晉南北朝可以説是芍*文學意象的另一個源起,開始出現芍*的**、風姿等意象。後世歷代詠贊芍*姿態、神韻的詩詞,大多描寫芍*的美好不凡,未脱“綽約”、“殿春”的範疇。其中李清照的《慶清朝慢》充分體現了芍*的“獨佔殘春”、“綽約天真”的動人意象:“禁幄低張,彤欄巧護,就中獨佔殘春。容華淡,綽約俱見天真。”詞人更是以女*獨特的視角和擬人化的手法,將芍*喻作風情萬種的麗人。以致後人用“芍*籠煙”(明·許仲琳《封神演義》)來形容美人的嬌媚。

而多情芍*的“絕豔奇芳”,往往又成為落寞、淒涼之境的反襯,令人感慨昔日美好時光的不再。姜夔在《揚州慢》中所寄託的“黍離之悲”,則更加令人扼腕。“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年年知為誰生?”二十四橋又名紅*橋,素以紅芍*聞名,但在這裏,嬌豔的“橋邊紅*”卻反襯出揚州空城裏寒水自碧、景物蕭條,頗合“雕欄玉砌今猶在,只是朱顏改”之意。今人描寫台兒莊戰役,也同樣是以開放的芍*來襯托戰爭的慘烈:“三千人家十里街,連日烽火化塵埃。傷心幾株紅芍*,猶傍瓦礫慘淡開。”

解讀芍*意象及其歷史嬗變,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瞭解芍*的栽培歷史乃至社會風俗,也可以感受詩人們的人生遭際與心路歷程。

(節選自王曉春《論傳統文化中芍*花的文化意象》,有刪改)

3.下列關於傳統文化的意象“芍*”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早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在先秦乃至秦漢,芍*的主要意象是“香草”。

B.南宋詞人姜夔借嬌豔的“橋邊紅*”“為誰生”表達了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

C.芍*這一意象在《詩經》後又衍化為“別離”“多情”“綽約”等的象徵。

D.魏晉以來,在文學作品中,嬌豔多情的芍*往往又成為女*形象的化身。

4.根據原文內容,下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芍*象徵“別離”和“多情”,這種剪不斷、理還亂的離愁別緒,使芍*意象着上了一層悲**。

B.因王韓説的話,“芍*,離草也;言將別離贈此草也”,所以芍*就成了“別離”和“多情”的象徵。

C.李清照將芍*喻作風情萬種的麗人,充分體現了芍*的“獨佔殘春”、“綽約天真”的動人意象。

D.今人描寫台兒莊戰役時,以開放的芍*來襯托戰爭的慘烈,正是對芍*成為落寞、淒涼之境的反襯這一文學傳統的傳承。

5.根據原文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贈之以芍*”之行為有“結恩情”最合理的解釋,若今天在“七夕”情人間送芍*,可能大家就是用其來表達愛情。

B.李清照在《慶清朝慢》中説“禁幄低張,彤欄巧護,就中獨佔殘春。容華淡竚,綽約俱見天真”,可見芍*的花期可能是在暮春初夏時節。

C.芍*的意象及其意藴異常豐富,透過芍*意象的嬗變過程,我們還可以從一個側面感受詩人們的人生遭際與心路歷程。

D.芍*由最初的“香草”意象,到象徵着“別離”“多情”,再到後來的“寂寞”“淒涼”,這個意象變化體現了詩人內心的灰暗。

【回答】

3.B

4.B

5.D

【解析】

3.

試題分析:B項,説法有誤。根據原文“往往又成為落寞淒涼之境的反襯”和“寄託的‘黍離之悲’”,可見並不是表達對心上人的相思之情。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範圍縮小、混淆關係、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要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繫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B項,理解有誤。原文説“因此芍*又有‘將離’‘可離’的別名”,而不是象徵“別離”和“多情”。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幹所問,然後再到文中找到選項的內容,進行比對,一看內容是否吻合,二看選項所答與題幹所問是否一致。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觀點的辨析能力,D項,體現了“詩人內心的灰暗”無中生有,原文無據。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是對選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將題目材料信息帶入選文比對理解,看看有沒有偷換概念、範圍縮小、混淆關係、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