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題目。“斯文”一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

來源:國語幫 1.5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題目。“斯文”一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斯文”一詞最早出自《論語•子罕》“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認為,“斯文”並沒有隨文王的去世而斷絕,而是得到了“天”的承認。顯然,孔子賦予了“斯文”極高的內涵——天道,而天道便藴藏於禮樂制度之中。朱熹在《四書集註》中説得更加透徹:“道之顯者謂之文,蓋禮樂制度之謂。”斯文即道,而禮樂制度是“道 ”的載體。一旦“禮崩樂壞”,道將不存,斯文不 在,國也將不國了。可以想象,“斯文”在先秦時期的士子心中和君王謀略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並將其視為聖人先賢為人立世、明君霸主治國安邦的最高境界,也反映了一個時代與社會的道德標準與理想追求。

先秦諸子、百家爭鳴,“斯文”並沒有夭折於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中,反而隨着六經的傳世,一直延續成為儒家之經典。《隋書•經籍志》寫道:“夫經籍也者,……學之者將殖焉,不學者將落焉……其王者之所以樹風聲,流顯號,美教化,移風俗,何莫由乎斯道。”典籍被視為文化遺產,“斯道”便是“斯文”。同時,斯文還更多地體現在“教化”之中,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古代王權正是藉助“教化”正風俗、治國家,這些無不彰顯斯文之意藴。

漢代以降,自大儒董仲舒推崇“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文化的正統,斯文也隨即成為飽學之士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武帝紀贊》中記載道:“罷黜百家,表彰《六【來源:Z-x-x-k.Com】經》。”《六經》自然成為儒家思想之精華,而斯文也自然成為精華之要義。從這個意義説,經典便是斯文,儒學便是斯文,教育便是斯文。所以修身需要斯文,齊家需要斯文,治國需要斯文,平天下更需要斯文。“斯文”之風氣開始瀰漫在中華大地。

三國之爭、南北兩朝,多事之秋竟使得“斯文掃地”。直到唐宋,斯文才迎來了一次轉機。在那以前,朱熹將現狀描述為“孟軻氏沒,聖學失傳,天下之士,背本趨末。”在周敦頤、張載、程顥等大家的努力下,一批儒者致力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於是皆以“斯文”為己任,如程頤讚譽其兄程顥説:“(先生)得不傳之學於遺經,以興起斯文為己任……使聖人之道煥然復明於世。”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依然以四書五經為基本讀物。即便是進入*時期,那些接受傳統儒家教育的近代學者,依然帶有“遺老遺少”的氣息。在陳寅恪等人看來,*文化傳統可能正在無聲無息地消逝,或被以歐美的方式“改寫”,而當下嚴重的國難更凸顯出維持“國*”的必要。

(選自2016年3月31日《光明日報》)

4.下列關於“斯文”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斯文”是人類歷史發展的產物,孔子賦予其“天道”的內涵,它藏於歷朝禮樂制度與典籍中,反映了一個時代與社會的道德標準與理想追求。

B.“斯文”作為一個詞,最早出於《論語·子罕》;在孔子看來,“斯文”或延續或斷絕,取決於“天”的意願,它不會隨任何人的去世而消失。

C.“斯文”作為一種文化,它藏於禮樂制度中,故禮樂興,則“斯文”在;“斯文”又藏於文化典籍中,秦始皇時“焚書坑儒”,但“斯文”未絕。

D.“斯文”興衰與國之興衰有關聯,古代王權對百姓的“教化”中體現出“斯文”的意藴;古代士子、君王亦多以此為修身治國的最高境界。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漢代時,斯文就是儒家思想,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均以儒家思想為正統,斯文也便成為許多讀書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生信念。

B.三國南北朝時期,因世多變故,“禮崩樂壞”,中華大地“斯文掃地”,朱熹描述為“孟軻氏沒,聖學失傳,天下之士,背本趨末”。

C.唐宋時,一批儒者致力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繼往聖之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聖人之道煥然復明於世”,“斯文”復興。

D.*時期,一些曾接受傳統儒家教育的學者,憂心於文化傳統可能正在消逝或被改寫,但因維繫“斯文”傳統而帶有“遺老遺少”氣息。

6.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引用朱熹《四書集註》中的原話,旨在説明“斯文”、道與禮樂制度的關係,即斯文的內涵即為“道”,禮樂制度為“道”之載體。

B.*歷朝歷代都講究並尊崇禮樂制度,並用儒家思想來教化百姓,這些都説明“斯文”在古代君臣治國安邦、修身治家中所佔有的重要地位。

C.“斯文”隨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從漢代至唐宋至明清,從《六經》到四書五經,或興盛或淪落,均以儒家思想作為“斯文”之主要內容。

D.漢代“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六經》成為儒家思想之精華,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文化正統,“斯文”因受國家的推動而開始興盛。

【回答】

4.B

5.A

6.B

【解析】

4.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義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可在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的基礎上,從文中找到與“斯文”相關的語段,然後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做出判斷取捨。B項,“它不會隨任何人的去世而消失”錯誤,依據原文“天之未喪斯文也,”孔子認為自己若死去,“斯文”則喪。 所以選B。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論述類文體閲讀的命題主要從概念、判斷、推理三個角度命題,概念注意“答非所問”“內涵、外延不準”“誤劃類別”“張冠李戴”;判斷類注意“範圍不當”“偷換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強加因果”“強行推理”等錯誤。答題的關鍵是審清題幹、找準區位、對讀原文、尋找細微的差別。例如本題選項B犯了過於絕對化的錯誤。

5.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對文意的理解,將選項分別代入原文進行比較分析,A項,“斯文就是儒家思想”錯誤,文中“從這個意義上説,經典便是斯文,儒學便是斯文,”顯然不僅僅是儒家思想。所以選A.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解答此類題的步驟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內容一般範圍比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內容是篩選和整合的基礎。具體來説,要探究文章的觀點,把握作者在文中體現的態度,篩選出文中使用的論據等。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整體把握,篩選和整合信息時才會心中有數。第二步,把握題幹,確定答題區間。閲讀題乾的設置常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創設情境、設問角度和命題意圖。前兩者是顯*的,而後者是隱*的,但又是最關鍵的,審題時要通過分析前兩者把握命題意圖。信息篩選的主要依據是題乾和文本。明確題幹要求後,就要回到文本上來,迅速找到篩選區域,找準與試題的選項對應的原句。第三步,將選項信息與原文語句內容進行對應比較。選項信息的語言與原文語句內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區別,命題者常通過改變敍述的方式來設置一些干擾項,解答時要認真核對,找出符合題乾的選項。

6.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分析和推斷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從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語段,然後根據文段中作者的觀點,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作者觀點的細微差別,做出判斷取捨,B項,“*歷朝歷代………..用儒家思想來教化百姓”錯誤,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很多國家不是以儒家思想來教化百姓。所以選B。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此種歸納內容要點和分析作者觀點態度的題目,解答時應先根據選項確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後將選項和原文進行比較,並結合上下文語境進行判斷。回答本題,先在文中分別找到備選項內容的對應語段,採用比對方法,看看有沒有答非所問、偷換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條件、輕重範圍失當等問題,在此基礎上判斷正誤。例如本題選項B犯了無中生有的錯誤。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選擇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