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來源:國語幫 1.5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

閲讀下面文字,完成文後各題。

(1)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

(2)“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告子上》)

19.從第(1)段文字看,“聖”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實踐“仁”途徑是什麼?

20.從(1)(2)兩段文字看,孔孟對“仁”的理解是有差異的,請作簡要分析。

【回答】

19.聖: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實踐“仁”的途徑:能近取譬。

20.孔子:仁,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仁者,也即己欲富而富人,己欲誠而誠人,己欲善而善人……以己及人,濟世為人之心。孟子:“惻隱之心”便是“仁”,善心,其本質就是愛心;仁心是內在固有的同情心。

【解析】

1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的是考生對文本信息篩選的能力,這是一段文言文,考生可以先將文字翻譯成現代文,然後再進行解答;也可直接從孔子的回答:“何事於仁,必也聖乎!”中推出“聖”的具體表現是“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從“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中得出實踐“仁”途徑是“能近取譬”。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20.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先對這兩段文字中孔孟關於“仁”的信息進行篩選,孔子“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孟子“惻隱之心,仁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然後進行分析:孔子“仁者,也即己欲富而富人,己欲誠而誠人,己欲善而善人……以己及人,濟世為人之心”;孟子:“惻隱之心”便是“仁”, 仁心是內在固有的同情心。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文言文翻譯】

(1)子貢説:“假若有一個人,他能給老百姓很多好處又能賙濟大眾,怎麼樣?可以算是仁人了嗎?”孔子説:“豈止是仁人,簡直是聖人了!就連堯、舜尚且難以做到呢。至於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幫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過得好,也要幫助人家一同過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説就是實行仁的方法了。”

(2)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屬於仁;羞恥心屬於義;恭敬心屬於禮;是非心屬於智。這仁義禮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給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

知識點:先秦諸子百家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