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

來源:國語幫 3.1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蘇軾,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遊學四方,母程氏親授以書,聞古今成敗,輒能語其要。程氏讀東漢《範滂①傳》,慨然太息,軾請曰:“軾若為滂,母許之否乎?”程氏曰:“汝能為滂,吾顧不能為滂母邪!”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既而讀《莊子》,歎曰:“吾昔有見,口未能言,今見是書,得吾心矣。”

熙寧四年,會上元敕府市浙燈,且令損價。軾疏言:“陛下豈以燈為悦?此不過以奉二宮②之歡耳。然百姓不可户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玩,奪其口體必用之資。此事至小,體則甚大,願追還前命。”即詔罷之。

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於梁山泊,溢於南清河,匯於城下,漲不時泄,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吾在是,水決不能敗城。”驅使復入。軾詣武衞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猶不避塗潦,吾儕小人,當效命。”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首起戲馬台,尾屬於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既至杭,大旱,飢疫並作。軾請於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飢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

紹聖初,御史論軾掌內外製日所作詞命,以為譏斥先朝。遂以本官知英州,尋降一官。未至,貶寧遠*節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又貶瓊州別駕,居昌化。昌化,故儋耳地,非人所居,*餌皆無有。初僦官屋以居,有司猶謂不可。軾遂買地築室,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獨與幼子過處,著書以為樂,時時從其父老遊,若將終身。

《宋史·蘇軾傳》

【注】①範滂:東*,曾任汝陽太守屬吏,因抑制豪強,反對宦官,33歲死於獄中。其母深明大義。②二宮:指後宮的太后及皇后。

1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且令損價             損:減少

B.吾儕小人             儕:是

C.遂以本官知英州       知:擔任知州

D.初僦官屋以居         僦:租賃

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奪其口體必用之資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B.雖禁*且為我盡力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C.泛於梁山泊           多於南畝之農夫          

D.儋人運甓畚土以助之   故為之文以志之          

14.概括選文中蘇軾所表現出的精神品格。(3分)

15.把下面幾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1)比冠,博通經史,屬文日數千言,好賈誼、陸贄書。(3分)                                           

(2)陛下豈以燈為悦?此不過以奉二宮之歡耳。(3分)

(3)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3分)

【回答】

12.B

13.D

14.(1)直言進諫(2)身先士卒(3)關愛百姓(4)淡泊名利

15.(1)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傳歷史,每天寫幾千字文章,喜歡賈誼、陸贄的書。(“比”、“屬”、“日”各1分)

(2)您哪裏是自己喜歡看花燈呢?您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讓皇太后高興罷了。(“以……為”、“悦”、“歡”各1分)

(3)蘇軾在城上搭建草廬住,即使經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牆各處守衞,最終保全了徐州城。(“廬”、“卒”、“全”各1分)

【解析】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實詞題目近些年考核有難度加大的趨勢,並且考題選項中夾雜出現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文言現象。答題的方法有“結構分析法”“語法分析法”“形旁辨義法”“套用成語法”“套用課本法”但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給的詞義代到原文中去,看語意是否通順來確定*的正確與否,此題B項結合詞語“儕輩”或下文“率其徒持畚鍤以出,築東南長堤”,“儕”譯為“輩;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這一題考查學生對於常見文言虛詞用法掌握的情況。文言虛詞要注意意義和用法,平時要記憶經典的例句。虛詞的用法常常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與前後詞的詞*有關,比如“以”,以後面是名詞,以是介詞,以後面是動詞或句子,以是連詞;三與固定短語有關。A助詞,的;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 B介詞,替;介詞,被。C介詞,在;介詞,比。D目的連詞,來。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篩選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到題幹提取有效信息,對象是“蘇軾”“精神品格”;然後到文本中圈定有關的語段;最後翻譯概括。“軾疏言:‘陛下豈以燈為悦?此不過以奉二宮②之歡耳。然百姓不可户曉,皆謂以耳目不急之玩,奪其口體必用之資。此事至小,體則甚大,願追還前命。’即詔罷之”直言進諫;“軾廬於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身先士卒;“既至杭,大旱,飢疫並作。軾請於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復得賜度僧牒易米以救飢者。明年春,又減價糶常平米,多作饘粥*劑,遣使挾醫,分坊治病,活者甚眾”關愛百姓;“居三年,泊然無所蒂芥,人無賢愚,皆得其歡心”淡泊名利。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5.

試題分析:本題翻譯的三個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實詞的理解,考生必須把語句放在上下文語境中進行理解,以提高正確率,還要注意語句通順,考慮句式的特點,有的還要調整語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有的語氣要體現出來,翻譯出來的句子要簡明通順。注意得分點:(1)“比”譯為“到”。“屬”譯為“寫”。“日”名詞作狀語,譯為“每天”。(2)“以……為”譯為“把……當作”。“悦”活用作名詞,譯為“喜悦的事”。“歡”譯為“高興”。(3)“廬”名詞活用作動詞,譯為”居住“。“卒”譯為“最終”。“全”活用作動詞,譯為“保全”。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蘇軾字叫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歲時,父親蘇洵到四方遊學,母親程氏親自教他讀書,聽到古今的成敗得失,常能説出其中的要害。程氏讀東漢《範滂傳》,很有感慨,蘇軾問道:“我如果做範滂,母親能答應我這樣做嗎?”程氏説:“你能做範滂,我難道不能做範滂的母親嗎?”到二十歲時,就精通經傳歷史,每天寫文章幾千字,喜歡賈誼、陸贄的書。不久讀《莊子》,感歎説:“我從前有的見解,嘴裏不能説出,現在看到這本書,説到我心裏了。”

熙寧四年,適逢元宵節,皇帝下令壓低價格為宮中購買花燈。蘇軾上書説:“您哪裏是自己喜歡看花燈呢?您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讓皇太后高興罷了。而老百姓卻不可能全都明白您的用心,都認為您是為了滿足眼睛觀賞這樣小的需要,奪取了他們吃飯穿衣所必需的錢財。這件事很小,但它的影響很大,希望您收回這個命令。”皇帝於是下詔停辦這件事。

調任徐州。黃河在曹村附近決堤,在梁山泊氾濫,從南清河溢出,匯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斷上漲不久就要泄進城裏,城牆即將被沖毀,城裏的富人爭着逃出城去避難。蘇軾説:“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會動搖,誰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這裏,就不會讓決堤的水毀了城牆。” 於是將富民們趕回城中。蘇軾到武衞營,把卒長叫出來説:“河水將要衝進城裏,事情很緊迫了,即使是禁*也要暫且為我盡力。”卒長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們這些小人應該為您效力。”於是率領他的士兵拿着畚鍤出營,修築東南方向的長堤,堤壩從戲馬台起,末尾與城牆相連。雨日夜不停,沒有受損的城牆只有三版。蘇軾搭建草廬住在城上,即使經過家門也不入,派官吏們分別在城牆各處守衞,最終保全了徐州城。

蘇軾到杭州後,遇上大旱,饑荒和瘟疫併發。蘇軾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賜予剃度僧人的牒文,用以換取米來救濟飢餓的人。第二年春天,又減價出售常平倉的米,做了很多粥和*劑,派人帶着醫生到各街巷治病,救活的人很多。

紹聖初年,御史論奏蘇軾掌管起草內外詔令的時候,所作的文辭命令,認為是譏諷斥責先朝。因此按本官任英州知州,不久降一官級,還未到任,又貶為寧遠*節度副使,安置惠州。住了三年,他淡然處之毫不計較,對人不論賢才或是平民,都能得到他們的歡心。又被貶為瓊州別駕,住在昌化。昌化,是以前的儋耳,不是人所能住的,*品都沒有。蘇軾起初租官房居住,有關官員還認為不可以,蘇軾就買地築屋,儋耳人就搬運磚土來幫助他。他獨自和小兒子蘇過一起住,用寫書來自娛自樂,時常和當地父老一起遊玩,好像要在這裏終老。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