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戴震,字東原,休寧人。讀書好深湛之思,少時塾師授以《説文》,三年盡得其節目。年十六...

來源:國語幫 2.4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戴震,字東原,休寧人。讀書好深湛之思,少時塾師授以《説文》,三年盡得其節目。年十六...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

戴震,字東原,休寧人。讀書好深湛之思,少時塾師授以《説文》,三年盡得其節目。年十六七,研精註疏,實事求是,不主一家。從婺源*永遊,震出所學質之永,永為之駭歎。永精禮經及推步、鐘律、音聲、文字之學,惟震能得其全。

*特介,家屢空,而學日進。北方學者如獻縣紀昀、大興朱筠,南方學者如嘉定錢大昕、青浦王昶,皆折節與交。

乾隆二十七年,舉鄉試,三*年,詔開四庫館,徵海內淹貫之士司編校之職,總裁薦震充纂修。四十年,特命與會試中式者同赴殿試,賜同進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震以文學受知,出入著作之庭。館中有奇文疑義,輒就諮訪。震亦思勤修其職,晨夕披檢,無間寒暑。經進圖籍,論次精審。所校《大戴禮記》、《水經注》尤精核。四十二年,卒於官,年五十有五。

震之學,由聲音、文字以求訓詁,由訓詁以尋義理。謂:“義理不可空憑胸臆,必求之於古經。求之古經而遺文垂絕,今古懸隔,必求之古訓①。古訓明則古經明,古經明則賢人聖人之義理明,而我心之同然者,乃因之而明。義理非他,存乎典章制度者也。彼歧古訓、義理而二之,是古訓非以明義理也。”

震為學大約有三:曰小學,曰測算,曰典章制度。

(選自《清史稿•儒林傳》,有刪改)

先生是年②乃能言,蓋聰明藴蓄者久矣。就傅讀書,過目成誦,日數千言不肯休。授《大學章句》,至“右經一章”以下,問塾師:“此何以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師應之曰:“此朱文公所説。”即問:“朱文公何時人?”曰:“宋朝人。”“孔子、曾子何時人?”曰:“周朝人。”“周朝、宋朝相去幾何時矣?”曰:“幾二千年矣。”“然則朱文公何以知然?” 師無以應,曰:“此非常兒也。”

(節選每段玉裁《戴東原先生年譜》)

【注】①古訓:古字古義。②是年:指公元1733年,戴震時年10歲。

12.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震出所學質之永             質:請教

B.震以文學受知               知:賞識

C.求之古經而遺文垂絕         垂:接近

D.然則朱文公何以知然         然:正確

13.下列句中加橫線虛詞的意義及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

A.家屢空,而學日進      吾子好道而可吾文,或者其於道不遠矣《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B.震以文學受知          夫以大將*有揖客,反不重邪?《史記·汲鄭列傳》

C.古訓明則古經明        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秦晉餚之戰》

D.先生是年乃能言        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樂府詩集·孔雀東南飛》

1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震亦思勤修其職,晨夕披檢,無間寒暑。

(2)義理不可空憑胸臆,必求之於古

(3)彼歧古訓、義理而二之,是古訓非以明義理也。

15.戴震在治學方面有哪些特點?請簡要概括。

【回答】

12.D

13.B

14.(1)(3分)戴震也想盡心盡力做好本質工作,早晚翻卷檢閲,寒暑不斷。 評分建議:一句1分,若全句譯文不通順,扣1分。

(2)(3分)義理不能虛妄的憑主觀的想象來揣測,一定要從古文經書中尋求。 評分建議:句意通順1分;“胸臆”、狀語後置,各1分。

(3)(3分)那些人分開了古字古義和義理,把它們當作是(*的)兩個方面,這是(認為)古字古義不是用來闡明聖賢之道呀。  評分建議:句意通順1分;“二”意動用法、“明”形容詞動化,各1分。

15.(4分)思考深入,涉獵廣泛,嚴謹勤奮,勇於質疑(或“不唯書、不唯師”或“實事求是”)(每點1 分)

【解析】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D項,“然則朱文公何以知然”中的“然”可以結合前面的內容來理解,前面説“此何以知為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又何以知為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 此朱文公所説”,從前面的一問一答中可以看出,此處的“然”應解釋為“如此,這樣”。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比如本題的D項,如能迴歸文本,找到詞語所在的句子,結合前文,在一問一答中可以知道,此處的“然”是指代前面的情況。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B項,兩個都是介詞,均為“憑,憑藉”。A均為連詞,但前錶轉折,後表並列,意義不同。C均為連詞, 但前表承接,相當於“就”“便”“那麼”;後表出乎意料,相當於“竟、卻”。D。均為副詞,但前相當於“才”,後相當於“竟然,竟”。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解答虛詞用法和意義,一要關注詞*差異。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常見虛詞共有18個,數量上並不算多,但因為用法紛繁,學起來並不容易,更主要的是,有些虛詞的使用只在詞*上存在細微的差別,意思都完全一樣,稍不留心,便會做出錯誤的判斷,而另一方面,越是有難度的地方越能夠體現能力,故此又它們一直是各級、各類考試命題者青睞的內容,屢考不衰,大家務必加以重視。比如本題B項中的兩個“以”後面跟的都是名詞,故兩個“以”都是介詞。二要把握位置不同。很多虛詞的用法和意義都會隨其在句中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明確這一點,不僅能在學習的時候做到綱舉目張,事半功倍,答題時也能給我們提供一個更為清晰而高效的思路。三、理解用法本質。應該説大多數虛詞的用法都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只要多積累,多總結,熟練掌握並不難,但對其中一些虛詞的重要用法,如果沒有準確、深刻的認識,只看表象而抓不住其本質特徵,便很容易在做題時丟分。四、結合具體語境。考試答題時,面對試卷中陌生的語段,我們一定要根據“詞不離句、句不離段”的原則,結合具體語境,在準確理解句意的基礎上判斷相應虛詞的用法和意義,切不可機械、盲目。五、熟悉課本用例。虛詞題考查的基本方式是將試卷閲讀語段中的句子和必修課本中的句子放在一起比較異同,對於必修課本中的虛詞,我們一方面要儘量做到全面掌握,因為課內文言文大多數篇目都是要求背誦的,理解起來較為容易,另一方面要特別關注所含虛詞用法特殊而課文語例又較少句子,並加以牢記。

14.

【試題分析】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思”,想;“勤”,盡心盡力;“晨夕”,早晚;“間”,簡短。第二句中,“胸臆”,心中想象揣測;“必求之於古經”,狀語後置句,應為“必於古經求之”。第三句中,“歧”,分開;“二”,以為二;“是……也”,判斷句;“明”,形容詞用作動詞,闡明。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比如本題,“必求之於古經”,狀語後置句,應為“必於古經求之”; “是……也”,判斷句。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首先應認真審題,從題幹中審出篩選的依據,“戴震在治學方面有哪些特點”,一是“治學方面”,二是“哪些特點”。然後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內容,最後進行概括。“年十六七,研精註疏,實事求是,不主一家”“ 震亦思勤修其職,晨夕披檢,無間寒暑”,依據這些句子可以概括出特點;同時也可以依據最後一段的軼事來概括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所謂“三大紀律”是指:審讀題幹,主抓關鍵詞,做到答是所問;整篇閲讀,鎖定信息區,重點細部探究;分條陳述,注意賦分值,力求簡明有序。“三大紀律”涉及閲讀的思維流程及答題的規範, 它應貫穿於文言文閲讀及答題的始終,那麼,針對不同的文本,命題人可能的命題視角有哪些呢? 一、探究寫作目的。寫作目的是文章寫作的出發點, 即作者通過寫作活動以實現文章的社會價值。二、概括主要情節 情節是作品展示人物*格、表現人物相互關係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發展過程。 就文言文 而言,要能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準確釐清相關人物在不同時段(或任職的不同時期)依次做 了哪些事情,要按照題乾的指向概括相關情節。三、概括形象(*格)特徵 形象和*格不可截然而分。*格大體包括:(1)對現實和自己的態度的特徵,如誠實 或虛偽、謙遜或驕傲等。(2)意志特徵,如勇敢或怯懦、果斷或優柔寡斷等。(3)情緒特徵,如熱情或冷漠、開朗或抑鬱等。(4)情緒的理智特徵,如思維敏捷、深刻、邏輯*強 或思維遲緩、淺薄、沒有邏輯*等。如所選文本涉及對象相對單一,則要概括出人物的多重特徵,力求立體豐滿。如提供的是羣像(多人合傳),則要辨析出對象的同中之異。四、提煉作者觀點 文言也好,白話也罷,對於議論類文章而言,作者往往圍繞一箇中心來展開內容或闡發 觀點。因而閲讀時,把握文本的中心內容是理解作者觀點和態度的關鍵。五、探尋事件原因 原因與結果是無法割裂開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種 結果或引起另一事情發生的條件。 就文言文中某一現象或結果要求考生結合文本追溯原因幾乎適用所有類型的文言文本,應引起重視。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