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問於中書令張九齡,九齡對曰:“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

來源:國語幫 5.48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問於中書令張九齡,九齡對曰:“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題。

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問於中書令張九齡,九齡對曰:“宰相系國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異日為廟社之憂。”上不從。時九齡方以文學為上所重,林甫雖恨,猶曲意事之。侍中裴耀卿與九齡善,林甫並疾之。是時,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

林甫引蕭炅為户部侍郎。炅素不學,嘗對中書侍郎嚴挺之讀“伏臘”為“伏獵”。挺之言於九齡曰:“省中豈容有‘伏獵侍郎’!”由是出炅為岐州刺史,故林甫怨挺之。九齡與挺之善,欲引以為相,嘗謂之曰:“李尚書方承恩,足下宜一造門,與之款暱。”挺之素薄林甫為人,竟不之詣。林甫恨之益深。挺之先娶妻,出之,更嫁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坐贓,罪下三司按鞫,挺之為之營解。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上謂宰相曰:“挺之為罪人請屬所由。”九齡曰:“此乃挺之出妻,不宜有情。”上曰:“雖離乃復有私。

李林甫欲蔽塞人主視聽,自專大權,明召諸諫官謂曰:“今明主在上,羣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補闕杜璡嘗上書言事,明日,黜為下邽令。自是諫爭路絕矣。

牛仙客既為林甫所引,專給唯諾而已。然二人皆謹守格式,百官遷除,各有常度,雖奇才異行,不免終老常調;其以巧諂邪險自進者,則超騰不次,自有他蹊矣。林甫城府深密,人莫窺其際。好以甘言人,而*中傷之,不露辭*。凡為上所厚者,始則親結之,及位勢稍逼,輒以計去之。雖老奸巨猾,無能逃於其術者。世謂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劍”。

(選自《資治通鑑》唐卷三十)。

1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陛下相林甫              相:宰相

B. 與之款暱                 款:友好

C. 林甫因左右使于禁中白上   因:通過

D. 挺之為罪人請屬所由       屬:通“囑”,請託

13.選出畫波浪線句斷句正確的一項(  )

A. 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

B. 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

C. 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

D. 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當初,皇上想任用李林甫為宰相,徵求中書令張九齡的意見,張九齡認為宰相一職關係重大,李林甫不適合擔任宰相,皇上並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B. 李林甫怨恨中書侍郎嚴挺之,是因為李林甫曾經引薦蕭炅做户部侍郎,而蕭炅不喜學習,曾經在嚴挺之面前將“伏臘”讀為“伏獵”,挺之無法容忍其不學無術,蕭炅被調出京城做了岐州刺史。

C. 張九齡想引薦嚴挺之做宰相,曾經建議挺之去拜訪正備受皇上寵愛的李林甫,主動與李林甫交好,但最終挺之沒去拜訪李林甫。

D. 李林甫想獨攬大權,曾經用食三品料的馬匹一鳴輒斥去為喻,明令各位諫官不準上書言事。而杜璡上書進諫,第二天就被貶。從此通過進諫爭取權利的門路就斷絕了。

15.把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時九齡方以文學為上所重,林甫雖恨,猶曲意事之。

(2)其以巧諂邪險自進者,則超騰不次,自有他蹊矣。

(3)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則日參省乎己。

(4)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回答】

12.A

13.C

14.D

15.(1)那些憑藉 阿諛奉承搞歪門邪道升遷的人,卻(被重用)提拔,不按次序升遷,自有其他門路(超騰:提拔:次:按次序;蹊:門路.各一分,句意2分)

(2)富貴人家的豬*吃掉了百姓的糧食,卻不約束制止;道路上有餓死的人,卻不打開糧倉賑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説:‘這不是我的罪過,而是由於年成不好。

【解析】

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意思和用法。,A項,“陛下相林甫”中的“相”如解釋為“宰相”,從語法結構上講不通,“陛下相林甫”是三個名詞並列,根據語境“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可知是皇帝讓李林甫做宰相,故“相”應解釋為“以……為相”。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理解文言實詞的意思,可以採取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A項,從語法結構上講不通,“陛下相林甫”是三個名詞並列,根據語境“初,上欲以李林甫為相”,可知是皇帝讓李林甫做宰相,故“相”應解釋為“以……為相”。比如本題就可以採取課內知識遷移法解決。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首先應將句子迴歸文本,結合語境理解大意,“上在位歲久漸肆奢欲怠於政事而九齡遇事無細大皆力爭林甫巧伺上意日思所以中傷之”,這句話的大意是:這時玄宗在位已有多年,逐漸放縱奢侈的慾望,懶於處理政事。而張九齡遇到事情,無論大小,(只要覺得有不對之處),都要與玄宗盡力爭論。李林甫卻善於窺伺皇上的意圖,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傷張九齡。然後再根據句中的一些斷句標誌進行斷句,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名詞(包括專有名詞)、動詞進行斷句,比如“上”“政事”“九齡”“林甫”。斷完之後還要重新讀一遍,看有無講不通的地方或者違反情理的地方。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歎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裏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歎(!),“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本句主要藉助句中的名詞(包括專有名詞)、動詞進行斷句,比如“上”“政事”“九齡”“林甫”。

14.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解答這類題目一要注意從原文中尋找對應信息,二要認真比較,不漏過任何字眼。命題者往往在轉述中變換一些信息對答題者進行干擾,故解答這類題重在細心。D項,“從此通過進諫爭取權利的門路就斷絕了。”説法錯誤,原文第三段説,“‘今明主在上,羣臣將順之不暇,烏用多言!諸君不見立仗馬乎?食三品料,一鳴輒斥去。悔之何及!’補闕杜璡嘗上書言事,明日,黜為下邽令。自是諫爭路絕矣”, 選項曲解了“諫爭”應理解為“諫諍”直接規勸。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

15.試題分析:翻譯的時候,應先找名詞,再找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第一句中,“坐”,因……獲罪;“按”,追究、査辦;“營解”,營救、解脱。第二句中,“超騰”,提拔;“次”,按次序;“蹊”,門路。同時要關注句中的人名、官職等專有名詞,比如“元琰”“三司”“挺之”。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比如“元琰”“三司”“挺之”。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先前,玄宗想要任命李林甫為宰相,徵求中書令張九齡的意見,張九齡回答説:“宰相身系國家安危,陛下如果任命李林甫為宰相,我恐怕他以後會成為國家的禍 患。”皇上不聽。當時張九齡因為有文學才能,正被皇上所器重,李林甫雖然怨恨他,但(表面上)還是不得不奉承他。侍中裴耀卿與張九齡關係很好,所以李林甫一併嫉恨他們。這時玄宗在位已有多年,逐漸放縱奢侈的慾望,懶於處理政事。而張九齡遇到事情,無論大小,(只要覺得有不對之處),都要與玄宗盡力爭論。李林甫卻善於窺伺皇上的意圖,日夜想着如何陷害中傷張九齡。

李林甫引薦蕭炅做户部侍郎。蕭炅向來不學無術,曾經在中書侍郎嚴挺之面前將“伏臘”誤讀為“伏獵”。嚴挺之對張九齡説:“省中豈能容忍(如此不學無術的)‘伏獵侍郎’!”因此將蕭炅調出京城做岐州刺史,所以李林甫怨恨嚴挺之。張九齡和嚴挺之關係很好,想引薦嚴挺之做宰相,曾經對嚴挺之説:“李林甫尚書正倍受皇上恩寵,你應該到李尚書家(拜訪一下),和他交好親近。”嚴挺之一向鄙薄李林甫的為人,最終未到李林甫家中(去拜訪)。李林甫更是非常怨恨他。嚴挺之先娶了妻子,(後來)遺棄了她,改嫁給蔚州刺史王元琰,元琰犯了貪贓受賄罪被抓到三司審問查辦,嚴挺之替他營救解脱。李林甫通過身邊的近臣到禁中稟告皇 上。皇上對宰相説:“嚴挺之替罪人請託寬免之法。”張九齡説:“這是嚴挺之遺棄的妻子,不應有私情。”皇上説:“(就是)離異了才會再有私情。”

李林甫想要堵塞住玄宗的視聽,自己獨攬大權,就把諫官們召來明確地告訴他們説:“現在有賢明的君主在上,羣臣將順從皇上都顧不過來,哪裏還用得着再多説什麼!你們難道沒有看見立在正殿宮門外作為儀仗用的馬匹嗎?(雖然)吃三品等級的糧料,(但如果)嘶叫一聲,就要立刻被拉下去,(到那時)後悔怎麼來得及。”補闕杜璡曾經向玄宗上書談論政事,第二天就被貶為下邽縣令。從此,玄宗的諫諍之路斷絕了。

牛仙客既然是被李林甫引薦(當上宰相),遇事只是(像應聲蟲)唯唯諾諾罷了。但這兩個人都嚴格地遵守規定,對於百官的升遷與任命,都按照常規辦事,雖然(有的人)有特殊的才能,也不免老死於難以發揮才智的職位上;而那些善於阿諛奉承搞歪門邪道的人,卻被重用提拔,不按次序升遷,自有其它門路。李林甫的城府極深,人們難以摸透他的心思,他善用甜言蜜語(當面)奉承人,而暗中陷害,從來不露聲*。凡是被皇上器重優待的人,開始時就親附結交,等到地位權勢稍微逼近他時,就用計除掉他。即使是那些老奸巨滑的官吏,也不能逃脱他的圈套。世人評説李林甫是“口蜜腹劍”。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