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李佩甫:“過程是不可超越的”孔會俠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李...

來源:國語幫 2.6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李佩甫:“過程是不可超越的”孔會俠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李...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小題。

李佩甫:“過程是不可超越的”

孔會俠

2015年8月16日,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揭曉,李佩甫的《生命冊》獲此殊榮。河南省作協主席、勤懇筆耕了三*年的李佩甫成為河南本土作家獲得茅盾文學獎的第一人。“過程是不可超越的”,這是佩甫常掛在嘴邊的話。回望李佩甫六十二年的人生經歷和三*年的創作過程,似乎都準確而形象地印*着他的這句話。

1953年10月,在許昌市的一個大雜院裏,李佩甫出生了。同許多窮人家的孩子一樣,佩甫生在草木灰上。後來,這個城市的街道、學校、人羣,以及鄉下的田野、村民,也逐漸融入他的生命。李佩甫對生活的體驗,從大雜院開始。那時候,大雜院的人們整天忙忙碌碌,有拉煤賣炭的,有挑擔剃頭的,也有像李佩甫父親那樣在工廠上班的。父親*低,不夠維持家用,母親就在街道上幹活掙錢,補貼家用。所以,佩甫這個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對窮人的體恤和認識就成了他生命的“底*”、他作品的“底*”。    

1960年,佩甫入讀小學。佩甫班裏有個男同學的父親是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他家櫃子裏鎖着許多書,調皮的孩子們將那些書偷出來,交換其他孩子的螺絲糖、蟈蟈籠和橡皮等。就這樣,佩甫讀了許多書,有蘇聯作家的作品,有魯迅的作品,還有《三俠五義》等。讀書的日子,佩甫感到充實而愉快,他常常讀到深更半夜,這習慣保持到現在。從此,他進入了豐富的文字世界,那世界與現實生活不一樣,吸引了他的心。這是文學對他最初的浸潤,也是冥冥中命運悄然打開的一扇門。   

1971年3月,佩甫懷揣壯志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到許昌縣蘇橋鎮侯王村當知青。在侯王村的時候,他親身經歷了農村所有的勞動,真實體驗了農民生計的各種苦累。這段日子裏,佩甫與村人們打交道,從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真切地感知並理解着村莊。後來,在不斷的繼續行走和了解中,蔣馬、候王就成了李佩甫文字中的大李莊、畫匠王、扁擔楊……   

1978年至1985年是佩甫創作的起始階段,他左突右奔、苦苦尋找着屬於自己的寫作領地。習作的摸索期迷茫、痛苦、壓抑。佩甫這撥“50後”作家,在馬爾克斯和福克納的影響下,開始了以地理上的家鄉位置為中心的火熱的“圈地運動”:莫言找到了“高密東北鄉”,賈平凹劃定了“商州”,內秀而要強的佩甫壓力很大,每天晚上像狼一樣滿大街亂走,他不斷地變化着、苦苦尋找着,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尋到並推開了自己文學領地的大門。1986年,佩甫在《莽原》上發表了《紅螞蚱 綠螞蚱》,這是他創作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沉睡的鄉村記憶和鄉村情感被喚醒,在文字間氤氲出動人的詩意。1987年,下鄉積累寫作素材後,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説《李氏家族第十七代玄孫》發表,其創作抵達第一個高峯。1999年,佩甫的長篇小説《羊的門》出版,隨即引起了轟動。  

2012年,佩甫經過八年時間的準備和調整,寫出了《生命冊》。這是他付出心力最多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給他帶來一生的盛譽和報償。寫作之前他頻繁地下農村,瞭解新變化,沉澱新感受,着意彌補自己新農村生活經驗和認識的匱乏。他還拿出一部分錢去炒股,只為了解炒股的常識,體會書中人物的心態起伏。這部作品的立足點是未來*,佩甫在檢省我國社會五十多年發展的過程中思考前途,試圖在困厄中為未來尋找“讓筷子立起來”的方法。  

將《生命冊》放在佩甫的創作過程中,翻看他的每一部作品,就像鋪展開了一幅動態的圖譜,會發現過程就是這樣不可超越,每次努力都是一層台階的遞進,佩甫一步步、踏踏實實地走了過來,走到了今天。(有刪改)  

相關鏈接:

①作為“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李佩甫花*之年出版的《生命冊》幾乎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李佩甫説,整部作品寫了3年,但積累的時間用了50年。創作過程中,李佩甫廢掉了已經寫了七八萬字的初稿,原因是“沒有找到開頭的第一句話”。

(《*南時報》)  

②上世紀80年代初期,我開始編故事找素材,後來突然發現我自己最熟悉的這個領域沒有動用。我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對熟悉的生活不用去編,我最終把平原當作自己的寫作領地,這是一步一步實現的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才完成。

(《河南時報》)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A.李佩甫在創作上注重積累,在侯王村做知青的時候,就主動體驗農村的各種苦累,與人們打交道,從各方面瞭解村莊。

B.李佩甫在《莽原》上發表的《紅螞蚱 綠螞蚱》,標誌着他尋找到了自己的文學領地,他開始以自己熟悉的環境——平原為中心進行寫作。

C.《生命冊》是李佩甫付出心力最多、寫作花費時間最長的一部作品,是他年近花*完成的作品,也是給他帶來一生盛譽和報償的成功作品。

D.文學對李佩甫最初的浸潤,是他上小學時閲讀的他同學父親的許多書,他常常讀到深更半夜,進入到豐富的文字世界,感到充實而愉快。

E.對窮人的體恤和認識之所以能成為李佩甫生命的“底*”與作品的“底*”,與他的家庭出身、生活環境、成長經歷等是密不可分的。

13.李佩甫文學創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

14.本文第五段為何要寫到莫言和賈平凹?請簡要分析原因。

15.李佩甫説,《生命冊》整部作品寫了3年,但積累的時間用了50年。請結合全文並聯系現實談談對你的啟示。

【回答】

12.E.D (選E給3分,選D給2分,選C給1分。選A.B不得分。)

13.①深入生活,感悟人生:他上山下鄉,深入農村,親自炒股,體會生活。②勤奮讀書,孜孜以求:他博覽羣書,苦讀勤讀,從小至今,從不懈怠。③鍥而不捨,精益求精:創作起始階段,他不斷尋找屬於自己的寫作領地,在寫作中嚴格要求自己,直到滿意為止。

14.①莫言和賈平凹都找到了自己的寫作領地,而李佩甫卻沒有,他因此苦苦探索,以此突出了李佩甫要強的*格特點和執着的精神。②將李佩甫與文壇中極為重要的兩位作家作比,也進一步表明李佩甫是和這兩位一樣優秀的創作者。

15.啟示:厚積薄發方能成功。①李佩甫是在深厚積累之後才開始創作的。他從小閲讀廣泛,*隊農村後深入而真實地體驗了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都成為他寫作的基礎。②李佩甫的重要作品是經過多年的準備和調整才寫出來的。李佩甫在寫《生命冊》過程中常下鄉尋找素材,並經過50年的積累才獲得《生命冊》的成功。③古今中外,厚積薄發而取得成功的人不勝枚舉。曹雪芹批閲十載, 刪減五次,終成《紅樓夢》;屠呦呦能夠提取青嵩素,也與她在中醫研究上的積累分不開。

【解析】

12.

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文章的內容和手法。解答此類題一定要在整體理解的基礎上,到原文中找到關鍵句子,然後細細揣摩藴含在其中的內涵。A項,“主動體驗”説法不準確,他在侯王村做知青時的一些做法並不是為了積累素材。B項,“標誌着他尋找到了自己的文學領地”錯,相關鏈接中,李佩甫説“我最終把平原當作自己的寫作領地,這是一步一步實現的,從上世紀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才完成”。C項,“花費時間最長”沒有依據,李佩甫説“時間用了50年”,強調的是積累。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解答此類題的方法:①讀全文,概括主要內容;②抓標題,概括主要內容;③理層次,概括主要內容。第一步:整體感知。藉助人物的經歷把握人物的形象,特別抓身份的變化。第二步:篩選文中的關鍵信息。無論寫人記事還是發表看法,關鍵*的語言最能顯示文章的思想內涵或作者的觀點,可以幫助我們對文章的內容進行評價。第三步:到文中找到與選項相關的內容,比較其異同。本題的五個選項都是對文本內容的分析。ABC三項的分析與文本有出入。

13.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李佩甫文學創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這是考查學生篩選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依據題幹,考生應到文中找到李佩甫在文學創作方面的表現,然後再進行概括。第三節“佩甫讀了許多書,有蘇聯作家的作品,有魯迅的作品,還有《三俠五義》等。讀書的日子,佩甫感到充實而愉快,他常常讀到深更半夜,這習慣保持到現在”,第四節“參加了轟轟烈烈的上山下鄉運動,到許昌縣蘇橋鎮侯王村當知青。在侯王村的時候,他親身經歷了農村所有的勞動,真實體驗了農民生計的各種苦累。這段日子裏,佩甫與村人們打交道,從實際生活的各個方面真切地感知並理解着村莊”,第五節“1978年至1985年是佩甫創作的起始階段,他左突右奔、苦苦尋找着屬於自己的寫作領地”,第六節“寫作之前他頻繁地下農村,瞭解新變化,沉澱新感受,着意彌補自己新農村生活經驗和認識的匱乏。他還拿出一部分錢去炒股,只為了解炒股的常識,體會書中人物的心態起伏”。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對於篩選信息題,考生應認真審題,從題幹中找到篩選的依據和方向,比如本題,“李佩甫文學創作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這句話中就給出了篩選的方向,即考生應到文中李佩甫文學創作所做出的儲備,然後再進行概括。依據題幹所説,到文中圈劃出相關的信息,最後依據分值分條作答。

14.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本文第五段為何要寫到莫言和賈平凹?請簡要分析原因”,這是考查傳記文學中材料安排的匠心。先回到文章第五節,看第五寫了哪些內容,主要寫了莫言和賈平凹都找到了自己的寫作領地,但是李佩甫卻沒有,他苦苦探索,兩相對照,表現出李佩甫執着要強的*格特點;另外,將李佩甫與莫言和賈平凹這兩位大家並舉,表現出李佩甫也是優秀的創作者。

【考點定位】把握文章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此類題是實用類文本閲讀中較難的一道題,因為它不僅僅要求結合對文本的理解作答,更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那麼就需要對這些內容有一定的積累。如:考查的文段在文章的首段部分,那麼其基本作用有:開篇點題、總括全文、引領全文、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照應文章標題、有文采吸引讀者、首尾呼應、交代時間地點社會環境、起興、交代作者的觀點態度等作用。如:這一文段在文章的中間部分則有: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為下文作鋪墊、補充説明、增強文章説服力、豐富人物形象、交代緣由、使文章內容富於變化別具情致、豐富文章內容、揭示文章主旨、呼應標題等作用。而作為文章尾段部分則有:點明中心、深化主題、昇華主旨、照應前文、首尾呼應、言有盡而意無窮等作用。只要對這些理論*的內容爛熟於心再按照這種題的答題格式:①語段的作用+②結合文本具體闡釋來作答,就一定是一個完美的*。比如本題考查的中間材料的安排,主要從對傳主形象的襯托角度作答。

15.

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李佩甫説,《生命冊》整部作品寫了3年,但積累的時間用了50年。請結合全文並聯系現實談談對你的啟示”。首先應分析“《生命冊》整部作品寫了3年,但積累的時間用了50年”這句話的內涵,這句話的意思是要厚積而薄發。然後到文中找到李佩甫如何厚積,再聯繫現實生活中厚積薄發的事例進行闡發即可。

【考點定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層級為探究F。

【技巧點撥】審題:從題幹中求啟示,尋求解題的突破口,確保準確答題。題幹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題區域;暗示答題思路;暗示答題方法;暗示*本省。審題時注意:是否選準題眼(答題重點);是否選全要點(要答幾個方面);是否選準角度(以誰為陳述主體);是否選好恰當的句式(要與設問的句式一致)。組織語言時,注意“問”與“答”要照應好。答題:“規範作答”不能忘記的三個原則:(1)*在文中(直接來源於文中或或從文中提煉);(2)選擇並重組文中關鍵詞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與設問角度是否一致);(3)分點分條作答。比如本題,從題乾的提示中可以知道,考生應到文中找出李佩甫厚積的內容,然後結合現實進行分析。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