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兩漢今古文經學的鬥爭與融合①西漢時期,博士傳授弟子的經書是用當時通行的文字——隸...

來源:國語幫 1.7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兩漢今古文經學的鬥爭與融合①西漢時期,博士傳授弟子的經書是用當時通行的文字——隸...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兩漢今古文經學的鬥爭與融合

①西漢時期,博士傳授弟子的經書是用當時通行的文字——隸書寫成的,後人把這樣的經書稱為今文經。西漢經學的歷史主要是今文經學發展的歷史。西漢初期,劉向劉歆父子在長期的校書過程中逐漸發現了一些用古文字寫的經傳,如《春秋左氏傳》《毛詩》等,這些經傳是由秦將文字統一為小篆以前的大篆和六國使用的文字書寫的,大篆和六國的文字對於當時的人來講,是古文字,因此用古文字寫成的經傳就叫做古文經。

②從表面上看,今古文經學得名是因為所書寫的文字不同,實際上,古文經學要想流傳必須改寫成今文,而今文經學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所以這種文字方面的區別是次要的。今古文經學方面的根本區別在於經師源流和治經方法的不同。按照日本學者本田成之的説法,古文學派源於荀子,因大師多為魯人,又叫“魯學”;今文學派源於孟子,因大師多為齊人,又稱為“齊學”。今文經學派重微言大義,根據現實的*需要來解讀經,為了需要甚至不惜歪曲經義來論*現實*的合理*,以致走向*陽五行和神*化的道路;古文經學派則重名物訓詁,即按字義解釋經文,力求弄清經文的本義,訓詁較簡明,不憑空臆造,迷信成分較少。今古文經學有區別,就難免會鬥爭。

③西漢哀帝以前,古文經未出現,立學官的五經都是今文經,當時並沒有今古文經的名稱。大膽系統地提出古文經應該立為學官並與今文十四博士相抗衡的是劉歆,但劉歆的建議遭到今文博士們的*。直到王莽執政,重用劉歆,扶植古文經學,於是《春秋左氏傳》《毛詩》等都立了學官,古文經才第一次取得了合法地位,可惜不久又被廢除。

④經過鬥爭,今文經學自身更加讖緯迷信煩瑣化,而古文經學在意識形態領域及東漢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並且湧現出一大批在學術上有造詣的著名學者如許慎、馬融等,這樣以來,古文經學最終由弱變強,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⑤今古文經學並不總是水火不相容的。今古文經學的融合主要是由古文經學大師來完成的。古文經學大師都能博通羣經,並對今古文經瞭如指掌。古文經學為了戰勝今文經學,都重視並能夠汲取今文經學的優點完善自我;相反,今文經學固步自封。許慎、鄭玄等在今古文經學融合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如許慎的古文經著作《説文解字》就吸收了今文經學家對字義的解釋,引用了大量的今文經學。

⑥儘管今古經學在諸多方面不相同,並且上升到四次激烈的鬥爭,但是他們的*目標(鞏固封建統治,維護封建秩序)從根本上是相同的,決定了他們必將會最終趨向統一。

(摘編自《試論兩漢今古文經學的鬥爭與融合》)

4.下列關於“經學”或“經”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今文經和古文經的稱謂,是源於他們不同的書寫方式,今文經是用西漢通行的文字隸書寫成的;古文經是用小篆、大篆和六國文字寫成的。

B.今文經和古文經有着時間的先後順序,其中西漢經學的歷史主要是今文經學發展的歷史,西漢哀帝時期,古文經才出現。

C.今文經學派和古文經學派起源和傳承並不相同,學者們普遍認為古文經學派源於荀子,今文經學派源於孟子。

D.今文經學派根據現實的*需要來解讀經,來論*現實*的合理*,因而稱“今”;古文經學派按字義解釋經文,力求弄清經文的本義,因而稱“古”。

5.對“今古文經學的鬥爭與融合”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劉歆建議古文經應該立為學官,但遭到今文學派的*,雙方鬥爭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

B.直到王莽執政,重用劉歆,扶植古文經學,於是《春秋左氏傳》《毛詩》等都立了學官,開始出現融合局面

C.許慎、鄭玄等古文經學家在今古文經學融合中做出的突出貢獻,是重視並能夠汲取今文經學的優點完善自我。

D.今古文經學經過四次激烈的鬥爭,使二者的地位發生了變化,最終古文經學取得了勝利,今文經學趨於消亡。

6.下列的分析推斷符合原文的內容的一項是(    )

A.從文字形式上看,今文經學源於古文經學,古文經學要想流傳必須改寫成今文。今文在字體上佔有優勢。

B.今文經學走向*陽五行和神*化的道路,既有着服務“現實的*需要”的表面原因,也有着“重微言大義”的本質原因。

C.雖然地位、目的有不同,但*目標相同,決定了“今”“古”兩派不總是水火不相容的,最終必然既有鬥爭又有融合。

D.要完成今古文經學的融合的任務,必須是對本派瞭如指掌,同時又對另一派有着深入研究,能夠融會貫通的大師。

【回答】

【*】

4.B

5.C

6.D

【解析】

4.

試題分析: A去掉“小篆”。C改為“有學者認為”。D因果關係錯,“今” “古”是時間和傳承原因。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5.

試題分析: A項有鬥爭,但目的不一樣,古文經學是為了取得合法化,並不是鞏固自己的地位。B項“立了學官”是鬥爭的結果,不是融合。從原文看,“融合”是內容上的互相吸收。D項“勝利”是取得了合法地位,今文經並未消亡。

考點: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層級為理解B。

6.

試題分析: A項對應原文“今文經學的原始底本就是古文”説的是字體,“今文經學源於古文經”説的是內容。B項原因是“歪曲經義來論*現實*”這是本質原因。 C項應改為“*目標相同,最終必然融合”。

考點: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