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記丐俠來懋齋先生者,家況奇貧,*慷慨而有過人節。鄉試後,捷舉。意欲赴禮部試,而...

來源:國語幫 1.8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記丐俠來懋齋先生者,家況奇貧,*慷慨而有過人節。鄉試後,捷舉。意欲赴禮部試,而...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記丐俠

來懋齋先生者,家況奇貧,*慷慨而有過人節。鄉試後,捷舉。意欲赴禮部試,而絀於資斧。鄉人俗習,例凡臨時乏資者,得招集親友七八人各出一分於發起人,由發起人立約簽字付資,畢事而次第發還之,謂之會。既而曰:“孰如成一會而籌集之。”於是奔走於親故之學科網門者數日,始獲七人之認可。然皆以情不能卻,強應之而心實否之。屆期先生黎明起,掃庭除,具旨酒與佳餚,以恭候之。詎知日既夕矣,無一親故之足跡,印於其庭者。

有羣丐過其門,見先生家羅杯盤,必有所謂喜事者。遂麋集於户限外,爭欲得杯盤狼藉之餘瀋。斯時也,先生飢火與憤火交綏,於是出謂羣丐曰:“予之肆筵以設席也,實以部試期迫,赴都乏資,意欲藉親故之*輪資,應眉急耳。奈親故負我,今競食言,以致吾之酒餚為虛設。雖然,與其魚餒而肉敗,孰若大家共一飽。汝曹其就座,吾將為東道主而暢飲焉。”羣學科網丐登堂醊,醲餉既良,已謂先生曰:“吾儕小,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屬非分之寵。今試一問,由此達京師需金幾何?”先生曰:“但使途無飢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羣丐應聲起曰:“是區區者,何難之有?”吾儕願盡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義而奇其事,且厚有贈饋。既抵都,羣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資為先生應試費。試後果捷南宮①,得出為某邑宰,循例省親回籍。羣丐亦促之返焉。

甫抵里閈,親故之問寒温表慶賀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視之。然越數日將之官,羣丐請從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誼。方躊躇間,有黠者學科網似已久窺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馬處則吾等願藉之以畢餘生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請勿作再三之慮先生以為何如”

抵任所後,各行丐於四方,惟昏暮時潛一入署問安而已。先生亦隨時資給之,然往往不受。時邑多盜,羣丐間作偵探,是以屢屢破獲重要案件。至頒發賞格時,懸牌累月,迄無來領者。而先生以政聲卓著,由上峯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於酬酢之煩,又淡於利祿,遂以親老乞終養,解組③後,欲為各丐謀治生業,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為人言之,輒唏噓泣下,引為憾事。然而丐則俠矣。

(選自《庚初廣志》卷八,有刪改)

13.下列對文中畫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但使有效犬馬處/則吾等願藉之以畢餘生/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且自浼也/請勿作再三之慮/先生以為何如

B.但使有效犬馬處/則吾等願藉之/以畢餘生/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且自浼也/請勿作/再三之慮先生/以為何如

C.但使有效犬馬處則吾等/願藉之以畢餘生/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且自浼也/請勿作再三之慮/先生以為何如

D.但使有效犬馬處則吾等/願藉之以畢餘生若其他/世俗之累/決不敢為先生浼/且自浼也/請勿作再三之慮/先生以為何如

1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鄉試,*古代科舉考試之一。唐宋時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

B.東道主,原意為東方道路上的主人,因當時鄭國在秦國之東,接待秦國出使東方的使節,故稱“東道主”。 後以“東道主”指稱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請客的人。

C.郡守,官名。郡的行政長官,始置於戰國。戰國各國在邊地設郡,派官防守,官名為"守"。本系文職,後漸成為地方行政長官。

D.南宮,尚書省的別稱。謂尚書省象列宿之南宮,故稱。唐及以後,尚書省六部統稱南宮。又因進士考試多在禮部舉行,故又專指六部中的禮部。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來懋齋先生家況奇貧,為人卻悚慨大方,有過人的節*。鄉試中舉後,打算赴禮部應試,可缺乏資用。他採用民間打會的方式向親友籌集資金,但遭到背棄。

B.來懋齋先生把準備招待親友的美酒偉餚拿給乞丐們享用。瞭解到先生的困境,乞丐們用行乞所得資助他,並護送其赴京應試。他們的義舉受到讚揚,並因此常常獲得饋贈。

C.來懋齋先生在羣丐的幫助下到達京都,如願考中,得以出任縣令。回鄉省親時,對逢迎討好的親友只是以平常態度對待。

D.來懋齋先生任職期間,乞丐們給予他很多幫助,使先生政聲卓著,升任郡守,而乞丐們不求任何回報。先生辭職歸鄉前,想給他們謀取職業,羣丐都躲開了,先生引以為憾。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是區區者,何難之有?吾儕願盡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甫抵里閈,親故之問寒温表慶賀者,肩摩踵接。

【回答】

13.A

14.C

15.A

16.(1)這是區區小亊,有什麼艱難?我們這些人願意為此盡力,用沿途乞討得到的錢物,供給先生食用。(區區、吾儕、焉各一分)(5分)(2)剛到達鄉里,親戚朋友問寒問暖表示慶賀的人很多,肩挨肩,腳跟腳。(甫、親故、者各一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首先牢記一個前提―――領會大意。要通讀全文文段,領會基本意思,在此基礎上,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與上下文之間的聯繫。斷句的常用方法主要有:(1)善用標誌*詞語斷句,比如句首發語詞、句尾語氣,對話標誌詞(如曰、雲、語、言、道、白、對、謂等字),抓住了它們,也就抓住了一些捷徑或訣竅。(2)結合章法結構斷句,文言文中常用總説分承或分説總承的寫法,而“分承”或“分説”部分,又多用對稱句式,形成並列、排比。(3)瞭解固定結構斷句,固定結構是文言運用中逐漸形成的凝固的詞與詞之間的搭配關係,每一種固定結構都有其特定的使用範圍,熟悉每種固定結構的常規形式,有助於其前後句子的斷開。這些特點,均有益於斷句。文中這句話的可以翻譯為:只要是能夠效犬馬之勞的地方,我們願意用盡餘生的力量幫助你。至於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絕對不敢玷辱先生,況且那也是我們自己玷辱自己啊。請不要再三考慮了,先生以為怎麼樣?則之前當斷開,排除CD項,“則吾等願藉之以畢餘”,前半句是行為,後面“以畢餘”是目的,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項。因此選A。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古代文化常識的考查。C郡守,本系武職。秦統一後,實行郡、縣兩級地方行政區劃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漢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改稱太守。後世惟北周稱郡守,餘均以太守為正式官名,郡守為習稱。明清則專稱知府。太守 原為戰國時代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為太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歷代沿置不改。南北朝時期,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則專稱知府。古代文化常識面廣量大,考生平時要做個有心人,用心積累。可以採用穿針引線法記憶。零散的文學常識就像是沒有穿好的一大把針,只要有一根線將它們貫串起來,這些文學常識就顯得非常系統了,這根線可以是時間、空間、風格、內容等等。

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15.

試題分析: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通常錯誤有張冠李戴,偷換概念,因果不當,時間錯位等。本文是一篇傳記,記述了來懋齋先生從應試為官到辭官歸鄉的經歷。A項涉及的內容為第一段,“*慷慨”理解有誤,應為*情豪爽,因先生家況奇貧,不可能慷慨大方,下文他將準備的酒餚施予羣丐也只能説明他的豪爽。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翻譯文言文的能力。文言翻譯要讀通句意,讀懂原文,準確解釋關鍵詞句,正確處理特殊句式等文言現象,翻譯語言儘可能做到信和達。信,可靠;達,通順。本題重難點詞句:(1)是:這,代詞;何難之有:有何難,賓語前置句;儕:輩;焉:於之,為此,兼詞。(2)里閈:里門,指鄉里,閈,音hàn;親故之問寒温表慶賀者:問寒温表慶賀之親故,定語後置句。

考點: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翻譯

來懋齋先生,家庭極為貧窮,但是為人*情慷慨有過人的節*。參加鄉試後,考中舉人。打算赴京參加禮部的進士考試,然而沒有資金路費。當地鄉里有一種習俗,按照舊例凡是有人臨時缺少盤纏資金的,可以召集七八個親友,每個人各給發起人一份,由發起人為每人立約簽字,大家付給資金。事情辦完了再一個個還給大家,叫做“打會”。不久來懋齋先生説:“不如成個會來籌集資金。”於是奔走於親戚朋友家門好幾天,才得到七個人的同意。然而都是因為情面不能推辭的,勉強表面答應而心裏其實不願意。到了那一天,來懋齋先生黎明就起身,灑掃庭院台階,準備好美酒佳餚,來恭候大家。誰知天已到了傍晚,也沒有一個親朋好友來到他家裏立約。

這時有一羣乞丐路過他家,看見先生家裏擺列着杯盤,認為一定有喜事。於是都聚集在門外,爭着想得到吃剩的飯菜。這時候,先生飢餓和憤恨交織,於是出門對這羣乞丐説:“我在這裏設席擺下酒宴,實在是因為禮部考試的時間近了,到京城去沒有資金路費,想借助親朋好友的*大家來籌集資金,解決燃眉之急。怎知親朋好友都辜負我,今天都食言了,以致使我的酒菜都成了擺設。即使如此,與其讓魚肉腐爛壞掉,不如大家一塊吃個痛快。大家趕緊來就座,我作為東道主,請大家開懷暢飲。”一羣乞丐進屋喝酒吃肉,酒足飯飽,對先生説:“我們是地們低微的人,承蒙先生賞賜給酒和食物,這本來已經是非分之想了,我們今天想問一下,從這裏到京師需要多少銀兩?”先生説:“只要使路上不捱餓,能順順當當抵達京師就行了。”羣丐應聲回答説:“這是區區小亊,有什麼艱難?我們願意為此盡力,用沿途乞討得到的錢物,供給先生食用。”一路上旅館的主人讚歎他們的俠義行為,對他們的事感到驚異,常常多送給他們食物。到了京師以後,羣丐分頭乞討,用乞討所得的錢財供給先生應試的費用。考試結束後,來懋齋先生果然考中了禮部考試的進士。出京做某地的縣令,按照慣例回鄉省親。羣丐也催促他回去。

剛到達鄉里,親戚朋友問寒問暖表示慶賀的人很多,肩挨肩,腳跟腳。先生也是很平淡的看他們。然而過了幾天將要去上任,羣丐想跟着他到上任之地。先生擔心有所不合適,又恐怕背棄前日的情分。正在躊躇的時候,有精明的人似乎早就窺察了先生的想法,就説:“先生做官,只管自己做自己的官,我們乞討,自己乞討。只要是能夠效犬馬之勞的地方,我們願意用盡餘生的力量幫助你。至於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絕對不敢玷辱先生,況且那也是我們自己玷辱自己啊。請不要再三考慮了,先生以為怎麼樣?”

羣丐隨先生到達任所之後,各自到各地去乞討,只有在黃昏時分偷偷進入官署問一下安罷了。先生也隨時資助他們,然而他們往往不接受。當時縣裏有很多盜賊,羣丐暗中偵查打探,因此能屢屢破獲重要案件,等到頒發賞銀時,牌榜掛出幾個月,最後也沒有來認領的。而先生也因為政績卓著,由上級舉薦升為郡守。先生本來是讀書人,不能習慣於迎來送往的繁瑣之事,又淡薄於功名利祿,於是用雙親年邁需要奉養的理由請求還鄉。辭官後,打算為各個乞丐謀取一些養活自己的職業,他們竟然都避開他走了。先生每每向他人説起,就感歎落淚,感到非常遺憾。然而,這樣的乞丐,可以稱得上是俠丐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