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知音約翰·貝里(郭為、趙劍橋譯)不知是出於個人的愛好還是生計的必需,小個子提琴手...

來源:國語幫 1.2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知音約翰·貝里(郭為、趙劍橋譯)不知是出於個人的愛好還是生計的必需,小個子提琴手...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知音

約翰·貝里(郭為、趙劍橋譯)

不知是出於個人的愛好還是生計的必需,小個子提琴手魯道夫總是獨自駕小船在納維亞漫遊,在那些小小的海港城市裏舉辦個人音樂會。有一年,魯道夫跨海到了*島,沿着嶙峋的海岸,在一個個小城鎮裏做巡迴演出。這是一塊威嚴、冷峻的土地,可是這裏的*卻從不忘卻好客的規矩。魯道夫的聽眾並不太多,就是在他演奏得格外出*的時候,他們也往往不動聲*。從古時候起,這裏的人們就把精力統統用在**苦苦的勞作上了。有時當地學校的教師把他們召集起來,告訴他們理應知道貝多*、巴赫、莫扎特等等的名字。人們往往呆坐在那裏,瞧着這位小個子琴師鬧騰一番,最後表情莊嚴地返回家中。不過他們是付錢的。

一次,魯道夫又駕起他的小船,從一個小城出發到另一個地方去。忽然東北方的天空變得昏暗嚇人,一場暴風雨就要降臨*島。這時他正繞着一個荒涼的海岬航行。他打開地圖,發現最近的港口也要半天的航程才能到達。他開始憂心忡忡起來,但忽然發現離岸邊不到一英里的地方有個小石島,島上有座燈塔。他吃力地把船靠上小島。燈塔下面是峭壁,巖石中開闢了一段台階,拾級而上,便可以到邊上面的燈塔。在飛渡的亂雲的背景下,有一個人站立在高高的崖頂上。

“歡迎您!”聲音在峭壁間轟鳴着,給像要把小島席捲而去的波濤增加了聲勢。

天很快就黑了下來。小島的唯一的主人帶着來客順着螺旋型的樓梯爬上燈塔的三層,然後就忙着去做應付暴風雨的準備了。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守燈塔。燈塔終年光華不滅,雄視着整個這一片海域,一絲不苟地向過往這片海域的船隻傳遞着莊嚴的、無聲的信息。

守燈人是個魁梧的老人,花白鬍須垂在胸前。他的行動遲緩,笨重,不慌不忙,他在自己的獨小的天地裏,有條不紊地做着一切。他不大講話,與其他那些構成他生活內容的因素海洋、暴風相比,他平和的內心卻和那狂暴的外部世界形成對照。

簡單的晚餐之後,兩人對坐着,各自想着對方的存在燈塔在頭頂上熠熠閃光,咆哮的風浪一下一下重重地撞擊着燈塔的牆壁。老人坦然地坐在那裏,沉思着什麼,一雙勞動的大手放在張開的兩腿上。

魯道夫覺得,守燈老人一定也能真切地感受到窗外那撞擊着燈塔的驚濤駭浪,但他對這太熟悉了,好像什麼也沒發生。儘管老人表面上對客人彬彬有禮但實際上已經把魯道夫神不知鬼不覺地變成了他的世界的一部分。

魯道夫慢慢從老人嘴裏得知了一點點他的身世。八十三年前他就在這座燈塔上出生,當時他的父親也是守燈人。教他讀《聖經》的母親是他所認識的唯一的女人。他每天讀《聖經》,再沒有其他書可看。當音樂家的魯道夫也沒多少時間讀書,但他畢竟一直生活在城市裏。他彎下腰,從琴盒裏取出他那把心愛的提琴。

“您拿那傢伙幹什麼用?”老人問。

起初魯道夫以為主人在開玩笑,但看到對方泰然的表情,他才知道並非如此。

老人甚至絲毫沒有表現出對樂器的好奇,而只有對他,包括他的那件“傢什”在內的整個人的興趣。在平時,魯道夫決不相信有人居然不知提琴是何物而現在他不想笑。他只感到世界太大、太深不可測,而自己太渺小,能力太有限。

“我用它來…音樂。”他結結巴巴地低聲説。

“音樂?”老人緩緩地説,“噢,聽説過,可是沒見過。”

“音樂不是看的,是聽的。”

“啊,對了。”老人同意道,話音裏不無謙卑。這也是造物的一部分,世上所有事物都有各自的神奇之處。老人的灰眼睛睜得大大的,注視着這位瘦小的提琴手使他感受到了一個人所具有的全部存在價值。

風雨,燈塔和老人突然使魯道夫興奮起來,使他內心充滿了憐愛之情,賦與他一個比他自身大無窮倍的廣闊空間。他想為老人創造出一個烈火與繁星的傑作。他站起身,揚起琴弓,在濤聲的伴奏下,演奏起來——貝多*的克魯採爾奏鳴曲。

分分秒秒在琴絃上流淌,一瞬間等於創造那個烈火與繁星的世界的數日;騰騰噴向天空的生命之火,緩緩注入心域的萬物之泉;驚雷的吶喊,軟風的撫慰;情感搏鬥的波峯浪谷、世界的大同、人類崇高精神光輝下的燦爛諧音…魯道夫從未演奏得如此爐火純青,從未得到過這般不同凡響的伴奏。海浪和暴風用巨大的手指敲擊着塔樓,熠熠的燈塔自信地持續着一明一暗的循環。最後一聲音響消失了,魯道夫把頭垂在胸前,大口地喘着氣。大海在小島周圍翻騰着,咆哮着,像鼎沸的人聲,在給他喝*。

老人自始至終都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裏,寬大、粗糙的手放在大腿上,低着頭,使勁地聽着。曲終許久,他依然靜靜地坐着。然後他仰起臉,平靜地、顯得很有鑑賞力地抬起手,點點頭。

“對,一點不假。”他説道。

1.下列對小説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開篇描寫了魯道夫在一個個小城鎮裏做巡迴演出,為後文魯道夫得遇守燈老人做了鋪墊。

B.小説中描寫的*島小城鎮裏的聽眾並不傾心音樂,這與下文魯道夫偶遇知音形成對比。

C.守燈老人對魯道夫的樂器沒有表現出絲毫好奇之心,這是他長期守望燈塔以致麻木。

D.小説以“知音”為標題,意藴豐厚;以魯道夫的見聞串聯情節,內容更加緊湊而真實。

2.文中守燈老人的形象有哪些特點?請根據小説內容簡要分析。

3.小説的結尾老人説“對,一點不假”,這與前文老人對這段樂曲的全然不知是否矛盾?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回答】

1.C

2.①忠於職守:在險峻的暴風雨中,依然看守燈塔,子承父業,矢志不渝;②木訥從容:言語不多,面對狂暴的外部世界而內心平和;③傾心於美:久久沉醉於貝多*的克魯採爾奏鳴曲。

3.這與前文老人對這段樂曲的全然不知並不矛盾,因為:①對美的感知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這裏雄渾的樂曲即喚起了老人心中久久蟄伏的美,於是情不自禁地説“對,一點不假”;②魯道夫的演奏非常投入,滲透了他的情感與靈魂,加之爐火純青的演技,具有強大的感染力;③這首貝多*的克魯採爾奏鳴曲內容大氣洪厚,與老人生活的外部世界非常契合與他內在的心靈也很相通。

【解析】

1.本題屬於綜合考查文學類文本的基本體裁特徵。考查內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作品主旨,小説的語言,表現手法等各個方面。做此類題須細心和耐心,結合選項具體分析。仔細閲讀選項,然後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關內容。理解後和選項加以比對,看看是否有出入。C項,“這是他長期守望燈塔以致麻木”錯誤,從文中來看,守燈老人並不麻木,老人對魯道夫的樂器不好奇,一是因為他不知提琴是何物,二與他個人的特點有關,而且從下文老人對樂曲的反應來看,他能感受到美,能傾心於美,這説明他並非“麻木之人”。故選C。

2.本題考查學生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認真審題,明確題乾的要求,如本題問的是“文中守燈老人的形象有哪些特點?請根據小説內容簡要分析”,然後就要梳理小説的情節,圈出文中守燈老人的表現,根據他的表現來概括其特點。從文中來看,老人的工作是看守燈塔,“小島的唯一的主人帶着來客順着螺旋型的樓梯爬上燈塔的三層,然後就忙着去做應付暴風雨的準備了。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守燈塔”“八十三年前他就在這座燈塔上出生,當時他的父親也是守燈人”,由這些信息可知,老人是繼承父親的職業,而且把來客安排後之後就去做應付暴風雨的準備,這説明他忠於職守;從他與音樂家的交流過程中來看,“他不大講話,與其他那些構成他生活內容的因素海洋、暴風相比,他平和的內心卻和那狂暴的外部世界形成對照”“人坦然地坐在那裏,沉思着什麼,一雙勞動的大手放在張開的兩腿上”,這些表現説明老人木訥從容,言語不多;從老人面對音樂家演奏的表現來看,“曲終許久,他依然靜靜地坐着。然後他仰起臉,平靜地、顯得很有鑑賞力地抬起手,點點頭”“對,一點不假”,這些表現説明老人傾心於美。

3.本題考查學生梳理小説內容、探討作者的創作背景和創作意圖的能力。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把握題乾的要求,如本題“小説的結尾老人説‘對,一點不假’,這與前文老人對這段樂曲的全然不知是否矛盾?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然後表明觀點,即“矛盾”或“不矛盾”,一般依從文中的觀點,即“不矛盾”,接着就要分析結尾老人這一表現與上文內容的關聯。小説結尾老人説“對,一點不假”,這説明老人感受到了音樂的感染力,感受到了音樂傳遞出的美;從上文老人的處境來看,老人獨自生活在島上,他對這段樂曲全然不知很正常,“教他讀《聖經》的母親是他所認識的唯一的女人。他每天讀《聖經》,再沒有其他書可看”,但對美的感知是每一個人的本*,音樂家的演出喚起了老人心中對美的感受,很正常;從魯道夫的演奏來看,“騰騰噴向天空的生命之火,緩緩注入心域的萬物之泉;驚雷的吶喊,軟風的撫慰;情感搏鬥的波峯浪谷、世界的大同、人類崇高精神光輝下的燦爛諧音…魯道夫從未演奏得如此爐火純青,從未得到過這般不同凡響的伴奏。海浪和暴風用巨大的手指敲擊着塔樓,熠熠的燈塔自信地持續着一明一暗的循環。最後一聲音響消失了,魯道夫把頭垂在胸前,大口地喘着氣。大海在小島周圍翻騰着,咆哮着,像鼎沸的人聲,在給他喝*”,這説明魯道夫的演奏非常投入,滲透了他的情感與靈魂,加之爐火純青的演技,具有強大的感染力,感動老人很正常;從老人生活的環境來看,“大海”“風浪”等營造的氛圍與魯道夫演奏的貝多*的克魯採爾奏鳴曲大氣洪厚的內容相契合,自然引發老人的共鳴。

【點睛】

解答鑑賞人物形象這類題目時,首先要明確刻畫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前者主要是對人物進行語言、肖像、心理、動作、細節等進行描寫,後者主要是藉助其他人或物對人物進行襯托。從具體的做法來看,考生要從文中圈出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相關語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點,然後再看文中是否寫到其他人物,這些人物與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是襯托還是反襯。這類題的解題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總體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特點,確定作者的感情傾向是褒揚還是貶低,是頌揚還是諷刺;二是畫出文中關於這個人物言行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藉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三是看用了什麼手法,在此基礎上進行歸類概括;四是選擇恰當的詞句表述出來。

知識點:小説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