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

來源:國語幫 1.6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沛公之從雒陽①南出軒轅。良引兵從沛公。沛公欲以兵二萬人擊秦嶢下*,良説曰:“秦兵尚強,未可輕。臣聞其將屠者子,賈豎易動以利。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令酈食其②持重寶啖秦將。”秦將果畔,欲聯合俱西襲咸陽,沛公欲聽之。良曰:“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沛公乃引兵擊秦*,大破之。遂至咸陽,秦王子嬰降沛公。

漢元年正月,沛公為漢王,王巴蜀,令良厚遺項伯,使請漢中地。項王乃許之。良因説漢王曰:“王何不燒絕所過棧道,示天下無還心,以固項王意。”乃使良還。行,燒絕棧道。項王以此無西憂漢心,而發兵北擊齊。良亡,間行歸漢王。至下邑,漢王下馬踞鞍而問曰:“吾欲捐關以東等,誰可與共功者?”良進曰:“九*王黥布,楚梟將,與項王有郤;彭越與齊王田榮反樑地,此兩人可急使。而漢王之將獨韓信可屬大事,當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則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張良多病,未嘗特將也。常為畫策臣,時時從漢王。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為齊王,漢王怒。張良説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其秋,漢王追楚至陽夏南,戰不利而壁固陵,諸侯期不至。良説漢王,漢王用其計,諸侯皆至。漢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運籌策帷帳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擇齊三萬户。”良曰:“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乃封張良為留侯。留侯*多病,即行道引術,不食谷,杜門不出歲餘。會高帝崩,呂后德留侯,乃強食之,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強聽而食。

高帝崩,後八年卒,諡為文成侯。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刪節)

(注)①雒陽:洛陽。②酈食其:人名。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

B.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

C.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

D.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

11.下面關於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侯,古代爵位名,春秋時期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比“伯”高一等。

B.崩,古代稱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稱諸侯或大夫死叫“薨”,士死為“卒”。

C.諡,是指封建時代在人死後根據其生前事蹟給予的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也稱為諡號。

D.《史記》是*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世家”是敍述貴族王侯之事的。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張良輕財愛國。韓國破亡之時,張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財來尋找刺客*秦王,為韓國報仇。

B.張良足智多謀。打敗嶢山下秦*,破項羽疑,薦舉良才,解除危難,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

C.張良為人精明。他獻計劉邦,啖秦*將領,從而沒有動用一兵一卒,一舉拿下了咸陽。

D.張良作為謀臣考慮周全。韓信想自立為齊王,惹怒漢王。張良獻計後,漢王派張良前去授予韓信齊王王印。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願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益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

(2)此獨其將欲畔耳,恐士卒不從。不從必危,不如因其解擊之。

【回答】

10.D    11.B    12.C

13.(1)希望沛公暫且駐留營壘(或:*營*壘),派一部分人先出發,給五萬人準備糧餉,在周圍的山上(或:在各個山頭上)多多張掛旗幟,作為疑兵之計(或:作為疑兵)。(2)這只是他們的將領想要反叛罷了,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果士兵們)不聽從就一定會有危險,還不如趁他們懈怠(或:鬆懈)的時候去襲擊他們。

【解析】

10.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斷句:指在説話或朗讀時,在語句前後以及中間所做的間歇,其作用在於使句子結構層次分明,也為了充分表達感情,朗讀停頓一般是以意思為單位。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閲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誌,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的成分來斷。

此句句意為:當初我在下邳起兵,與陛下在留縣會合,這是.上天把我授給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策,幸而時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縣就滿足了,不敢接受三萬户的封地。

從句法結構和句意上看,方法一:“始”是時間狀語,“臣”做主語,“起”做謂語,“下邳”是地點狀語,結構完整,應斷開;“與上會”意為與陛下會合,“留”是地點狀語,句意完整,應斷開;“此天以臣授陛下”意為“這是上天把我授給了陛下”,句意完整,應斷開;“陛下”做主語,“用”做謂語,“臣計"做賓語,結構完整,應斷開;“幸而時中”意為幸而時常料中,句意完整,應斷開;“臣”做主語,“願……足矣”是固定句式,意為……就滿足了”,句意完整, 應斷開;“不敢當”做主語,“三萬户”做賓語,省略了主語"臣”,結構完整,應斷開。故本句的標點為“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

方法二:根據名詞代詞“臣”“下邳”“上”“天”“陛下”“臣計”“留”“三萬户(三萬户的封地)”等,虛詞“與”“以”,“起下邳”,即“於下邳起”,意思是“在下邳起兵”,作“臣”的謂語,“始臣起下邳”,意思是“當初我在下邳起兵”,意思完整,結構*,其後斷開,排除B項,“留”是“留縣”,為地名,“會留”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詞“於”,即“會(於)留”,補上介詞後還是一個狀語後置,意思是“在留縣會合”,“此”代指前面説的情況,作“天以臣授陛下”的主語,意思是“這是上天把我授給了陛下”,意思*,結構完整,中間不能斷開,排除AC兩項,句子可以斷開為: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願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户。故選D。

11.本題考查瞭解並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平常的學習中,考生在平時學習中應多多識記積累相關的知識,應有意識的進奪行分類識記,比如科考類、官職升遷貶謫類、官職名稱類等等。題幹要求“下面關於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B項,“士死為‘卒’”表述有誤。正確的表述為“大夫死曰‘卒’,士死稱‘不祿’”。故選B。

1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題幹要求“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項,“從而沒有動用一兵一卒,一舉拿下了咸陽”理解錯誤。根據原文“沛公乃引兵擊秦*,大破之”可知,沛公採用了張良的計策,率兵襲擊秦*,大敗秦*,拿下咸陽。但是文中並沒有提到戰爭的損耗人數,“沒費一兵一卒”屬於無中生有。故此項概括和分析不正確。故選C。

13.本題考查理解並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注意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譯,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重點詞語和句式。

(1)得分點:“且”,暫且;“壁”,營壘、*營、*壘;“為”,介詞,替、給;“具”,準備、備辦;“益”,多;“益張旗幟諸山上”,省略句,“諸山上”前省略介詞“於”,狀語後置句,正常語序“(於)諸山上益張旗幟”;“為”,作為。

(2)得分點:“獨”,只是;“因”,趁着;“解”,通“懈”,懈怠(或:鬆懈)。“此獨其將欲畔耳”,判斷句式。

參考譯文:

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國人。韓國滅亡後,張良家有奴僕三百人,弟弟死了不厚葬,用全部財產尋求勇士謀刺秦王,為韓國報仇,這是因為他的祖父、父親任過五代韓王之相的緣故。

沛公從洛陽向南穿過軒轅山時,張良率兵跟隨沛公。沛公打算率領兩萬人馬去攻擊嶢山下的秦*,張良勸説道:“秦*還很強大,不可輕視。我聽説他們的將領是屠户的兒子,買賣人容易用利益來動搖。希望沛公暫且留守*營,派人先出發,替五萬人準備糧食,在各山頭張掛很多旗幟,作為疑*,然後派酈食其帶着貴重的財寶去誘惑秦將。”秦*的將領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聯合一齊向西襲擊成陽,沛公想接受他們。張良説:“這只是他們的將領想反叛罷了,恐怕士兵們不會聽從。如不聽從就一定會有危險,不如趁他們懈怠時去襲擊他們。”於是沛公率兵襲擊秦*,大敗秦*。於是到了咸陽,秦王子嬰投降沛公。

漢元年正月,沛公做了漢王,在巴蜀稱王,讓張良厚加饋贈項伯,沛公派人請領漢中地區。項王就答應了。張良於是勸告漢王説:“大王為什麼不燒斷所經過的棧道,向天下表示不再回來的決心,以此穩住項王的心。”漢王於是讓張良返回去。一邊走,一邊燒斷了棧道。項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對漢王的憂心,而向北發兵去攻打齊國。張良逃跑了,從小路偷偷歸依漢王。到了下邑,漢王下馬倚着馬鞍問:“我打算把函谷關以東地區捐送給別人,不知誰可以和我共建功業呢?”張良進言説:“九*王黥布是楚*的猛將,他和項王有隔閡;彭越和齊王田榮在樑地反叛,這兩個人馬上就可以使用。而漢王的將領只有韓信可以委任大事,獨當一面。如果打算捐棄關東之地,就送給這三個人,楚*就可以打敗了。”最後擊敗楚*的,正是靠了這三個人的力量。

張良體弱多病,不曾單獨領兵,經常作為謀臣,時時跟從在漢王身邊。漢四年,韓信打敗齊國以後想自立為齊王,漢王非常生氣。張良向漢王獻計,漢王才派張良前去授予韓信齊王王印。這年秋天,漢王追擊楚*到了陽夏的南面,因戰鬥失利而堅守固陵,諸侯們到了約定的時間還沒到。張良勸説漢王,漢王採用了他的計謀,諸侯們才都來到。漢六年正月,封賞有功之臣。高帝説:“在帷帳之中運籌謀劃,在千里之外決戰取勝,是子房的功勞。你自己在齊地選擇三萬户作為封地吧。”張良説:“當初我在下邳起兵,與陛下在留縣會合,這是上天把我授給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計策,幸而時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縣就滿足了,不敢接受三萬户的封地。”於是封張良為留侯。留侯身體多病,便施行道引之術,不食穀物,閉門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駕崩,呂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強讓他吃飯,説:“人生一世,如白駒過隙那樣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強聽從呂后的話而進食。

高帝駕崩,八年以後,留侯去世,諡號為文成侯。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