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淮*侯韓信者,淮*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

來源:國語幫 3.2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淮*侯韓信者,淮*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淮*侯韓信者,淮*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又不能治生商賈。常從人寄食炊,人多厭之者。嘗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淮*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於是信孰視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及項梁渡淮,信仗劍從之,居麾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以為郎中。數以策幹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乃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奇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悦之。言於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至南鄭,諸將行道亡者數十人,信度何等已數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人有言於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居一二日,何來謁上。上且怒且喜,罵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誰?”何曰:“韓信也。”上覆罵曰:“諸將亡者以十數,公無所追。追信,詐也。”何曰:“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王曰:“吾亦欲東耳,安能鬱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終亡耳。”王曰:“吾為公以為將。”何曰:“雖為將,信必不留。”王曰:“以為大將。”何曰:“幸甚!”於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擇良日,齋戒,設壇場,具禮,乃可耳。”王許之。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皆驚。       

(節選自《史記·淮*侯列傳》)

12.對下列句子中加橫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貧無行,不得推擇為吏         推擇:推舉選拔

B.若雖長大,好帶*劍           長大:身材高大  

C.眾辱之,曰                   眾:眾人

D.何聞信亡,不及以聞           聞:使……知道

13.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解析不正確的是(  )

A.“布衣”本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價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帛”指絲織品。富貴人家穿綾羅綢緞與絲綿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

B.“郎中”本是官名,帝王侍從官的通稱。職責為護衞、陪從,以備帝王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比如《荊軻刺秦王》中“諸郎中執兵”的“郎中”即指“宮廷顧問”。

C.我國古代授予官職叫“拜”,調動官職叫“遷”,降職貶官叫“謫”或“左遷”,罷免官職叫“黜”,年老請求辭職叫“乞骸骨”。

D.“齋戒”包含了齋和戒兩個方面。“齋”主要是“整齊”,如沐浴、不飲酒,不吃葷;戒主要是指戒遊樂。在*,齋戒主要用於祭祀、行大禮等嚴肅莊重的場合,以示虔誠莊敬。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敍述了漢高祖劉邦的雄才大略。他能夠知人善任,採納滕公和蕭何的意見,拜韓信為大將,讓他為自己打天下。

B.本文主要是描寫韓信的才能。不過,這裏不是正面描寫,而是側面烘托,即通過其他人物的反映,表現了一個天才的*事家的形象。

C.韓信初為布衣,家庭貧寒,生活無着,常常寄人籬下;但他卻胸懷大志,忍辱負重,積極投*獻策,最後終於成了一位傑出的*事家。

D.韓信起初在項羽*中做郎中,曾幾次向項羽出謀獻策,可是都沒有被採納,這就決定了項羽必然失敗的悲慘命運。

15.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

(2)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必欲爭天下,非信無所與計事者。

【回答】

12.C 

13.B 

14.D

15.(1)後來,韓信觸犯法令判處斬刑,同夥十三人都已經被斬殺了,按次序輪到韓信。     

(2)大王如果只想長期在漢中稱王,就可以不用韓信,如果決心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沒有能與您計議大事的人了。

【解析】

12.

試題分析:C項應為“當眾”。理解文言實詞應結合其語境考慮,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B項《荊軻刺秦王》中“諸郎中執兵”的“郎中”應為“宮廷的侍衞”。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4.

試題分析:D項因果推斷不當。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5.

試題分析:文言翻譯應當直譯為主,意譯為輔,還要字字落實,尤其要抓住一些關鍵字。關鍵字(1)補出主語、坐、當、次、被動句式各1分;(2)必、王、無所、非、句意各1分。

考點: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文言文翻譯】

淮*侯韓信,是淮*人。當初為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別人家吃閒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的妻子嫌惡他,就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內室牀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説:“我一定重重地報答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説:“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你報答嗎?”

淮*屠户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説:“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説:“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等到項粱率*渡過了淮河,韓信持劍追隨他,在項梁部下,卻沒有名聲。項粱戰敗,又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了郎中。他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但項羽沒有采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脱離楚*歸順了漢王。後來犯法判處斬刑,同夥十三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説:“漢王不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壯士!”滕公感到他的話不同凡響,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韓信交談,很欣賞他,把這事報告漢王,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漢王並沒有察覺他有什麼出奇超眾的才能。

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也就逃走了。蕭何聽説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有人報告漢王説:“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大怒,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惱怒又是高興。罵蕭何道:“你逃跑,為什麼?”蕭何説:“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趕逃跑的人。”漢王説:“你追趕的人是誰呢?”回答説:“是韓信。”漢王又罵道:“各路將領逃跑了幾十人,您沒去追一個;卻去追韓信,是騙人。”蕭何説:“那些將領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的傑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個人。大王果真要長期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着韓信,如果一定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麼決策了。”漢王説:“我是要向東發展啊,怎麼能夠內心苦悶地長期呆在這裏呢?”蕭何説:“大王決意向東發展,能夠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韓信終究要逃跑的。”漢王説:“我為了您的緣由,讓他做個將*。”蕭何説:“即使是做將*,韓信一定不肯留下。”漢王説:“任命他做大將*。”蕭何説:“太好了。”於是漢王就要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説:“大王向來對人輕慢,不講禮節,如今任命大將*就像呼喊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大王決心要任命他,要選擇良辰吉日,親自齋戒,設置高壇和廣場,禮儀要完備才可以呀。”漢王答應了蕭何的要求。眾將聽到要拜大將都很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要做大將*了。等到任命大將時,被任命的竟然是韓信,全*都感到驚訝。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