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共26分)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常客豫,遂家焉。...

來源:國語幫 1.6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共26分)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常客豫,遂家焉。...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共26分)

豫人張氏者,其先齊人。明末齊大亂,妻為北兵掠去。張常客豫,遂家焉。娶於豫,生子訥。無何,妻卒,又娶繼室牛氏,生子誠。牛氏悍甚,每嫉訥,奴畜之,啖以惡食。且使之樵,日責柴一肩,無則撻楚詬詛,不可堪。隱畜甘脆餌誠,使從塾師讀。

誠漸長,*孝友,不忍兄劬1,*勸母;母弗聽。一日,訥入山樵,未終,值大風雨,避身巖下,雨止而日已暮。腹中大餒,遂負薪歸。母驗之少,怒不與食。飢火燒心,入室僵卧。誠自塾中來,見訥嗒然,問:“病乎?”曰:“餓耳。”問其故,以情告。誠愀然便去,移時,懷餅來食兄。兄問其所自來,曰:“餘竊面倩鄰婦為者,但食勿言也。”訥食之,囑曰:“後勿復然,事發累弟。且日一啖,飢當不死。”誠曰:“兄故弱,惡能多樵!”次日食後,竊赴山,至兄樵處。兄見之,驚問:“將何作?”答曰:“將助採樵。”問:“誰之使?”曰:“我自來耳。”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於是速歸之。誠不聽,以手足斷柴助兄。且曰:“明日當以斧來。”兄近止之。見其指已破,履已穿,悲曰:“汝不速歸,我即以斧自剄死!”誠乃歸。兄送之半途,方回覆樵。既歸,詣塾囑其師曰:“吾弟年幼,宜閒之。山中虎狼惡。”師曰:“午前不知何往,業夏②楚之。”歸謂誠曰:“不聽吾言,遭師責矣!”誠笑曰:“無之。”明日,懷斧又去。兄駭曰:“我固謂子勿來,何復爾?”誠弗應,刈薪且急,汗交頤不少休。約足一束,不辭而還。師笞之,乃實告焉。師歎其賢,遂不之禁。兄屢止之,終不聽。

一日,與數人樵山中,欻3有虎至,眾懼而伏。虎竟銜誠去。虎負人行緩為訥追及訥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尋逐痛哭而返。眾慰解之,哭益悲,曰:“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項。眾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許,血溢如湧,眩瞀殞絕。眾駭,裂其衣而束之,羣扶以歸。母哭罵曰:“汝殺吾兒,欲劙4頸以塞責耶!”訥呻雲:“母勿煩惱,弟死,我定不生!”置榻上,創痛不能眠,惟晝夜倚壁而哭。父恐其亦死,時就榻少哺之,牛輒詬責。訥遂不食,三日而斃。

(節選自《聊齋志異·張誠》,有改動)

【注】1劬(qù):勞苦。2夏:亦作“榎”,木名。3欻(xū):忽然。4劙(lí):割。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隱畜甘脆餌誠                      餌:給……吃

B.值大風雨,避身巖下                值:遇到

C.兄故弱,惡能多樵                  惡:不

D.汗交頤不少休                      頤:臉頰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

A.遂家焉          乃實告焉        

B.將何作          何復爾

C.不辭而還        裂其衣而束之    

D.羣扶以歸        欲劙頸以塞責耶

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表現張訥、張誠兄弟情深的一組是   (    )

①誠漸長,*孝友                         ②移時,懷餅來食兄

③汝不速歸,我即以斧自剄死               ④師歎其賢,遂不之禁

⑤母勿煩惱,弟死,我定不生               ⑥置榻上,創痛不能眠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②③⑤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張氏的妻子被北方的兵士掠走後,他在豫又先後娶了兩位妻子。牛氏經常虐待張訥,對張誠卻疼愛有加。

B.張訥由於大風雨沒有砍下足夠的柴,牛氏就不給他飯吃,張誠知道後從鄰居家偷了面做成餅給張訥吃。

C.張誠偷偷上山幫張訥砍柴,遭到了私塾先生兩次責罰,張訥也多次勸阻張誠,但張誠始終不聽。

D.張誠被老虎叼走後,張訥自殺,被人救起,回家後受到繼母責罵,加之心情悲痛,絕食三日而死。

13.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共8分)

①兄曰:“無論弟不能樵,縱或能之,且猶不可。”於是速歸之。(4分)                                                                              

②“吾弟,非猶夫人之弟;況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項。(4分)

14.用斜線(/)給文中劃波浪線的句子斷句。(6分)

虎 負 人 行 緩 為 訥 追 及 訥 力 斧 之 中 胯 虎 痛 狂 奔 莫 可 尋 逐 痛 哭 而返

【回答】

9.C

10.C                                                                             

11.D

12.B

13.⑴哥哥説:“且不説弟弟不能砍柴,縱使能砍柴,還是不能去做。”於是讓張誠趕快回家。(採分點:“無論”(兩個單音詞)“ 樵”(名作動)“歸”(使動)各1分,句子通順1分)

⑵“我的弟弟,不同於眾人的弟弟,況且(他)是為我死的,我怎麼還能活着呢!”(張訥)於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採分點:“夫人”“為““何”各1分, 句子通順1份)

14.(共6分)虎負人行緩/為訥追及/訥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尋逐/痛哭而返(斷對1處得1分,斷錯1處扣1分)

【解析】

9.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因文定義法:由於任何一個實詞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只可能有一個意義,因此可因文來定義,即根據具體的上下文語境來判斷某個實詞的具體意項。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語境中,結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結合語境,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字、詞類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過語法特徵推斷出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聯繫上下文,前後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代入到原句原文中,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C中的“惡”是疑問詞,“哪裏”“怎麼”。從原句看,誠是反問,加強語氣,對訥體弱卻多樵的驚訝,而且“惡”沒有“不”的意思。而A中的“餌”在句中是名作動,結合語境可知準確。B中“值”是“逢着”“遇到”。《聊齋志異·農人》中有“今相值,決殺不宥”。D中的“頤”的意思在成語中“大快朵頤”仍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虛詞的意思和用法與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其前後詞的詞*有關。A前一個“焉”是兼詞,相當於“於之”。後一個“焉”是代詞,代這件事。B中前一個“何”是“什麼”,而後一個“何”是“為什麼”。C中的兩個“而”表示承接。D中前一個“以”連詞,相當於“而”,表示修飾,後一個“以”表示目的。介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文篩選信息的能力。要注意題目中的“全都直接表現”和“兄弟情深”的要求。“直接”是指人物自己的言行舉止,據此可以排除主語不是該人物的句子。①只表明“誠”的“孝友”。④是老師歎“誠”的賢,⑥説的是“訥” 創痛不能眠,且不是直接表現的。其餘②③⑤合乎要求。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2.

試題解析:B項,從原文看,“餘竊面倩鄰婦為者”指自己從家裏偷來面然後讓鄰居做成餅,而B中表述和此不同。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

試題解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採分點:“無論”(兩個單音詞)“ 樵”(名作動)“歸”(使動)。第二句採分點:“夫人”“為““何”。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解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首先應瀏覽句子所在的語段,把握整體的語境;然後審讀所給的句子,尋找斷句的標誌。文言斷句的基本要求,即應該做到點斷後的字句都能講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講不通,那就可能有斷句錯誤的地方;做到點斷後的每一句話的內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邏輯。斷句的前提:多讀文段,增強語感。“虎負人行緩/為訥追及/訥力斧之/中胯/虎痛狂奔/莫可尋逐/痛哭而返”,這句話中應重點把握名詞,“訥”“虎”“胯”,代詞“之”。

考點: 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河南有個姓張的,他的先祖是齊國人,明朝末年,天下大亂。齊國張某的妻子被北方兵抓走了,而張本人經常客居河南。妻子被抓走以後,張某便在河南娶妻安了家。不久,他們有了個兒子,名字叫張訥。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幾年,第二個妻子病死了。於是,張某又娶牛氏做繼室,並和牛氏生了個兒子,取名張誠。牛氏*情兇悍,她總是嫉恨張訥,把他當奴僕看待。叫他吃最差的飯菜,卻要他每天砍一擔柴。張訥完不成任務就要遭她鞭打或責罵,簡直叫人難以忍受。對自己的孩子張誠,她百般疼愛,總是把好吃的東西悄悄地給他吃,還送他到私塾讀書。

張誠一天天長大了。他為人厚道,不忍心看着哥哥*苦,常常私下裏勸母親不要那樣對待哥哥,母親不聽。 有一天,張訥照例上山砍柴,但一擔柴沒砍夠,忽然風雨大作,他只好跑到巖石下躲雨。等到雨停時,天*已晚,而且肚子餓得咕咕直叫。他只得揹着先砍的那點柴走回家。繼母一看他的柴不夠,很生氣,便不給他飯吃。張訥餓得揪心,便進房躺在牀上。張誠從私塾放學回來,見哥哥神*不好,便問他是不是病了,哥哥説是太餓了。張誠問哥哥是什麼緣故,張訥便把沒打夠柴被繼母停食的事説了一遍。張誠聽了以後很難過地走了。過了一會兒,他懷揣着炊餅回來了,並拿出炊餅給哥哥吃。哥哥問他炊餅是從哪裏來的,他説:“我從家裏偷了些麪粉,請鄰居家的婦女烙的。你只管吃,不要説出去。”飢餓的哥哥大口大口地把餅吃了。哥哥吃完餅叮囑弟弟:“你不要再這樣做了,要是被發現,會連累你的。何況一天吃一頓飯,不會餓死人的。”弟弟説:“你的身體本來就單薄,怎麼能每天砍那麼多柴呢?”第二天,吃過早飯後,張誠便偷偷地進了山,來到哥哥打柴的地方。哥哥看見他,大吃一驚。問他來幹什麼,他説幫哥哥砍柴。哥哥又問誰讓來的,他説是自己來的。張訥一聽,很着急,他對弟弟説:“不要説你不會砍柴,就是你會砍,這樣也不行。”他催弟弟趕快回去,弟弟不聽,並用手和腳折斷樹枝幫助哥哥,他一邊做,一邊説:“明天我要帶把斧子來。”哥哥上前去阻止他,發現他手指已被劃破,鞋子也被紮了孔。於是難過地説:“你要是不馬上回去,我就用斧子砍死自己。”張誠這才回家。張訥送他走了一半路程,才返回山上繼續打柴。砍柴回家後,他又跑到私塾對老師説:“我弟弟年紀小,請老師嚴加管教,不要讓他出門,因為山中有不少老虎豺狼。”老師説:“不知道今天中午前他到什麼地方去了,我已責問過他。”張訥回來後對弟弟説:“不聽我的話,挨老師打了吧?”張誠笑着説:“沒有的事。”第二天,張誠帶把斧頭又上山去打柴。哥哥看見他又來了,生氣地説:“我已經説過叫你不要來,你怎麼又來了?”張誠默不作聲,只是一個勁地砍柴,累得滿頭大汗,他也不休息。砍滿一擔柴後,他不跟哥哥打招呼就下山了。老師知道後又要責打他,這時,他才向老師講了實話。老師認為他很懂事,便不再禁止他幫哥哥打柴。哥哥怎麼勸他,他都不聽。

有一天,張誠和幾個人上山打柴。突然,來了只老虎。幾個同伴都嚇得趴在地上不敢動,老虎跑過來把張誠給叼走了。老虎嘴裏叼着個人,走起路來自然要比平常慢,結果,老虎沒走多遠,就被緊追不捨的張訥追上了。張訥舉起斧頭用力砍去,一斧砍中了老虎的後腿。老虎受傷以後狂奔而去,張訥拚命追,卻怎麼也追不上。張訥眼見弟弟被老虎所害,痛哭不已。他對安慰他的人説:“我的弟弟與別人的弟弟不同,何況他是為我而死。他死了,我還活着幹什麼呀!”説着就用斧頭砍自己的脖子。大家急忙阻止,但為時已晚,斧子已在脖子上砍進一寸深的*口,鮮血奔湧,眼看着就不行了。同伴趕緊搶救,把他的傷口包紮起來,然後扶他回家。他繼母知道後,又哭又罵,她叫喊着説:“你把我的兒子殺死了,想砍自己的頸子來搪塞嗎?”張訥呻吟着説:“母親您不必煩惱。弟弟死了,我一定不會再活下去的。”他躺在牀上,疼痛難忍,夜裏也睡不着,只是整日整夜靠着牆哭泣。他父親擔心他這樣下去會死,便經常到他的牀前喂點東西給他吃,牛氏知道後又罵個不休。這樣一來,張訥索*滴水不進,沒過三天就病死了。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