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其①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

來源:國語幫 1.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其①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入之甚...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其①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眾,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裏,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問其②深,則其③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餘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 其④進愈難,而其⑤見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盡。”遂與之俱出。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然視其⑥左右,來而記之者已少;蓋其⑦又深,則其⑧至又加少矣。 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⑨出,則或咎其⑩欲出者,而餘亦悔其⑾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於是予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⑿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 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⒀孰能譏之乎?此餘之所得也!

12.本文一共有13個“其”字,選出下面對它們進行表述正確的一組是(   )

A.①②⑥⑨譯為“它的”,⑧⑩⑿可譯為“他們”。

B.④⑤⑥⑾可譯為“我們”,③可譯為“那些”,⑩可譯為“那個”。

C.③可譯為“那些”,⑨可譯為“我們”,⑩可譯為“那些”,⒀表反詰語氣。

D.①②⑥可譯為“它的”,⑾譯為“自己”,⑧指代“好遊者”。

13.文中“此餘之所得也!”一句中的“得”指的是(    )

A.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14.對這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這段文字闡述了要到險遠之處,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需要有堅定的志向、足夠的力量和一定外物相助。

B.作者心得是:盡了自己的志向而沒有到達,可以沒有後悔。

C.作者特別強調“志”——志向、意志,這和後來百折不撓地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作者用了象徵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對人生和事業的追求,也需要堅定的志向。

15.翻譯下面的句子。

(1)方是時,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2)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回答】

12.D

13.A

14.D

15.

(1)正當決定從洞中退出的時候,我的體力還足夠繼續前進,火把也還足夠繼續照明。

(2)盡了自己的主觀努力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這難道誰還能譏笑嗎?

【解析】

試題分析:

12.此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的理解能力。分析時,可根據詞語所在語句的具體語境分析作答,A 項,⑨ 不能譯為“它的”;⑩不能譯為“他們”。B 項,⑥⑾不能譯為“我們”; C 項,⑨是助詞。所以選D。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見的文言虛詞共有以下18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於、與、則、者、之。其中“因、以、於、則、之、乃、且、而”尤受高考命題人青睞,是歷年高考試卷中的“老面孔”。做文言虛詞類題時,要着眼“意義”和“用法”兩點,“意義”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詞*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將所學教材中的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課外的語句中比較驗*。對於材料中的虛詞,要結合上下文語境去推敲;對於高考重點考的18個虛詞,特別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視積累。例如本題選項①②⑥為代詞,它的;(11)為代詞,自己;⑧為代詞好遊者。⑨應為助詞。

13.此題考查理解詞語含義的能力。這是一道局部題,思考時,可從文本中找到這句話所在的語段,然後聯繫具體語境分析即可得出*。“此餘之所得也!”可聯繫文章最後一段中“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很容易得出*為A。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解答詞語或句子含義的題,可從三個角度來理解:(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2)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據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理解句子。例如本題,可先根據這句話的意思,從文本中找到相應的答題區間,再從該段找出屬於作者的議論觀點的句子即可。“此餘之所得也!”,這裏的“得”是收穫、感悟的意思。文中“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即是作者的感悟。

14.此題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答題時,應根據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把握,判斷出選項所在的答題區間,然後根據語段內容比較選項的表述是否正確,D項,“作者用了象徵的手法,深刻地揭示了對人生和事業的追求,也需要堅定的志向”理解是不正確的,屬於無中生有。所以選D。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常見的設誤角度有:曲解詞義、誇大其詞、以偏概全、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因果混淆、時序錯位(時間順序顛倒)、無中生有、添枝加葉。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置有隱蔽*和迷惑*,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例如本題就犯了無中生有的錯誤。

15.此題考查翻譯句子的理解能力。譯文時,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儘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翻譯時要重點翻譯的關鍵詞:方:正當;之:結構助詞,的;明:名詞用作動詞,照明。志:主觀努力:至:達到:其,用於句子開頭,表猜測的,大概。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易錯*示】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例如本題中的“明”,名詞用作動詞,照明。其,用於文言句子開頭,表推測語氣,可譯為“大概”“難道”。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