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托爾斯泰燈蔣子龍最早這是一盞大號的煤油燈,吊掛在圖拉州托爾斯泰故居(雅斯納亞·波...

來源:國語幫 2.0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托爾斯泰燈蔣子龍最早這是一盞大號的煤油燈,吊掛在圖拉州托爾斯泰故居(雅斯納亞·波...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托爾斯泰燈

蔣子龍

最早這是一盞大號的煤油燈,吊掛在圖拉州托爾斯泰故居(雅斯納亞·波良納莊園)的屋頂上。燈罩巨大,比燈罩更大的是下方一張直徑近兩米的圓桌,桌面上等距離地立着十幾塊隔板,隔板直接與燈罩連接,均勻地平分了燈光。

             ——這就是矗立在19世紀俄羅斯文學高峯上的巨人列夫·托爾斯泰的發明。

       孩子長到三四歲就要開始識字讀書,怎樣培養孩子閲讀的習慣,並從閲讀中發現快樂?當了父親的托爾斯泰就構思出這盞“連桌燈”,或者叫“桌連燈”。最初這張大桌子上只有三塊隔板,寬寬敞敞地坐着他們夫婦和一個孩子。後來他的夫人陸續地為他生下了13個孩子,其中有兩個夭折,到最後這張大桌子上均勻地分佈了13塊隔板。

      每到晚上,全家人都必須坐到這同一盞燈下開始閲讀,可以讀《聖經》,讀課文或其他自己喜歡的書,找不到書讀的孩子就得讀托爾斯泰的手稿。教育的意義不全在內容,也包括教育的手段和方式。這捎帶着也是一種測試,看哪些孩子或哪個年齡段的孩子,喜歡或不喜歡他的手稿,他的哪部小説的手稿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或者相反。

       這一習慣一直延續下來,煤油燈曾改成汽油燈,再後來有了電,燈就更亮多了。即使托爾斯泰不在家的時候,孩子圍着他們的母親閲讀,父母都不在的時候,孩子們自己圍着燈讀,他們“常常是充滿期待地等着晚上的全家共同閲讀”。

       於是,久而久之便在每個人心裏都有了一盞燈。人不是由於決心才有毅力,應該是由於習慣而有毅力。一個人的精神成長史,取決於他的閲讀史。只有閲讀能最有效地培養精神生活習慣,而好的習慣又培養*格,*格決定人生。

       教育孩子的目的就在於*格的培養。

這需要有“長*”。而托爾斯泰正好是個有“長*”的人,他從12歲開始寫日記,直到82歲去世,沒有一天中斷過。他的後人因得益於他的教育,至今還興旺發達地生活在俄羅斯和歐洲其它地方。                              (《讀者》2008年第10期)

1.“托爾斯泰燈”有過怎樣的演變過程?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麼?

2.“托爾斯泰燈”具有怎樣豐富的寓意?請結合全文內容作答。

3.文章説“閲讀培養精神生活習慣,好的習慣培養*格,*格決定人生”,文中有哪些內容可以印*作者的這個感悟,試作簡要闡述。

4.作者認為孩子*格的培養需要“長*”,這種“長*”在文章中體現在哪些地方?你從中受到怎樣的啟發?

【回答】

1.①最早是一盞懸在屋頂上的大號煤油燈,後來換成了汽油燈,後來又換成了電燈。②都懸在屋頂上,且都通過隔板與桌子相連,是一種“連桌燈”(或“桌連燈”)。

2.它喻指托爾斯泰高明而獨特的教育方法,是托爾斯泰的智慧之燈;它又喻指托爾斯泰用來引領孩子健康成長的人生路燈——人類的智慧——書籍。

3.起初全家人必須坐到燈下閲讀,這是生活習慣的有意培養;後來這成了孩子們的自覺行動,孩子們常常充滿期待地等着全家的共同閲讀,形成了熱愛閲讀享受閲讀以此為樂的*格;至今托爾斯泰的後人們還興旺發達地生活在俄羅斯和歐洲的其它地方,這是*格決定人生。(原文中有“必須”“充滿期待”“興旺發達”等詞語,可作為答題依據。)

4.若干年如一日,托爾斯泰家的燈下閲讀從不間斷;托爾斯泰自己則身體力行,以身作則,70年寫日記不缺一天。

啟發:可以圍繞“堅持不懈,必有所成”或“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優良的環境,科學的方法及持之以恆”等方面來寫,內容合理,語句通順即得分。

知識點:現代文閲讀 單元測試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