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

來源:國語幫 7.77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㈡於是餘有歎焉。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9.下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3分)

A.其出人也遠矣          出:超出一般人       

B.而恥學於師            恥:以……為羞恥

C.小學而大遺            小學:學制的初級階段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竟然 

10.對下列兩組加點詞的含義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 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② 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③聖人之所以為聖            ④而人之所罕至焉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1.指出對㈡段文字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段闡述了要到險遠之處,觀“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需要有堅定的志向、足夠的力量和一不定期外物相助。

B.作者的心得是:盡了自己的志向而沒有到達,可以不後悔。

C.作者特別強調“志”—志向,意志,這和他後來百折不撓的推行新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D.作者用了象徵的手法,深刻地提示了對人生事業的追求,也是需要有堅定的志向。

1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分)

⑴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3分)

⑵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3分)

⑶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4分)

【回答】

【*】

9.C

10.D

11.D

12.⑴聖人成為聖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由於這個緣故吧。

⑵雕刻一下就放下不刻,腐朽的木頭也不能刻斷;雕刻而不停止,金屬和石頭也能雕刻。

⑶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的時候,往往有心得,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得非常深入而且無處不在。

【解析】

9.

試題分析:C項“小學”應解釋為“小的方面要學習”。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分析:①句的“為”解釋為“成為”;②句的“為”解釋為“是”;③句的“之”和④句的“之”相同,均解釋為“的”。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

試題分析:D項屬於“無中生有”。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2.

試題分析:翻譯文句時,要弄清句子的句式、語氣等,把握句子大意;在“逐字對譯”的過程中靈活運用“留”、“換”、“補”、“刪”、“調”五種基本方法,克服文言句子翻譯中的“通病”;掌握“詞類活用”的規律,藉助語法分析的方法解決難點。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