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㈠書內語段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來源:國語幫 3.3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㈠書內語段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題。

㈠書內語段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勸學》)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師説》)

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 (     )(3分)

A.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彰:清楚,明白

B.不恥相師                        恥:以……為恥

C.士大夫之族                      族:家族

D.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惑:糊塗

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吾嘗跂而望矣                     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B.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C.其皆出於此乎                     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

D.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9.下列對選文的理解,有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勸學》選段以學習的作用來論述“學不可以已”。認為人變得聰明的一個重要的標誌是“善假於物”。

B.《勸學》選段連用四個生活中常有的經歷來設喻,闡明藉助外部條件和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藉此*人通過學習,能彌補自身不足。

C.《師説》選段承接對師道的論述,用三組對比,寫不同的認識、不同的做法和不同的結果,批判了當時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D.《師説》選段最後對士大夫之族的評論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歟!” 這個結語採用了感歎的語氣,富有感**,它不僅表露了作者的不滿情緒,而且顯示出對他所批判的論敵的鄙夷和蔑視。

10.翻譯(6分)

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河。(3分)

譯:                                                                            

⑵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3分)

譯:                                                                         

【回答】

7.(3分)C(族:類)

8.(3分)D( A項,而:表修飾。而:錶轉折。 B項,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之:指示代詞,這樣的。 C項,其:表推測語氣,大概。其:代詞,指書。D項,焉,都是語氣詞。)

9.(3分) B(B項中“注重積累的重要作用”選段中沒有提到。)

10.⑴譯: 藉助船隻的人,並非擅長游泳,但是能橫渡*河。(3分,“假”“水”“絕”譯對兩點給1分,譯對3點給兩分。)

⑵譯:不知道句讀,不能解決疑惑,有的向老師學習,有的卻不向老師求教。(2分,句式1分,“或”“師”兩點給1分。)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