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一門三秀才,皆高第,為世歆美...

來源:國語幫 3.3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一門三秀才,皆高第,為世歆美...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

杜正倫,相州洹水人。隋世重舉秀才,天下不十人,而正倫一門三秀才,皆高第,為世歆美。太宗素知名,表直秦王府文學館。貞觀元年,魏徵薦其才,擢兵部員外郎。俄遷給事中,知起居注。帝嘗曰:“朕坐朝,不敢多言,必待有利於民,乃出諸口。”正倫曰:“臣職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損百姓,且筆之書,千載累德。”帝悦,賜*段二百。進累中書侍郎。與韋挺、虞世南、姚思廉論事稱旨,帝為設宴具,召四人者,謂曰:“我聞神龍可擾以馴然頷有逆鱗嬰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屬遂犯吾鱗裨闕失朕其慮危亡哉。思卿至意,故舉酒以相樂也。”各賜帛有差。

太子監國。詔正倫行左庶子,兼崇賢館學士。帝謂正倫:“吾兒幼,未有就德。今當監國。不得朝夕見,故輟卿於朝以佐太子。慎之勖之。”它日又言:“朕年*,猶在人間,情偽無不嘗;及即位,處置有失,必待諫,乃釋然悟,況太子生深宮不及知邪?且人主不可自驕,今若詔天下,敢諫者死,將無復發言矣。故朕孜孜延進直言。卿其以是曉太子,冀裨益之。”擢中書侍郎,封南陽縣侯,仍兼太子左庶子。出入兩宮,典機密,以辦治稱。後太子稍失道,帝語正倫:“太子數私小人,卿可審喻之。教而不徙,其語我來。”故正倫顯諫無所避。太子不從,輒道帝語督切,太子即表聞。帝責曰:“何漏泄我語?”對曰:“開示不入,故以陛下語怖之。冀當反善。”帝怒,出為谷州刺史,再貶交州都督。

顯慶元年,遷中書令,封襄陽縣公。正倫與城南諸杜昭穆素遠,求同譜,不許,銜之。諸杜所居號杜固,世傳其地有壯氣,故世衣冠。正倫既執政,建言鑿杜固通水以利人。既鑿,川流如血,閲十日止。自是南杜稍不振。  (節選自《新唐書·杜正倫傳》)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我聞神龍可擾以馴/然頷有逆鱗/嬰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屬遂犯吾鱗/裨闕失/朕其慮危亡哉/

B.我聞神龍可擾以馴/然頷有逆鱗/嬰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屬遂犯吾鱗/裨闕失朕/其慮危亡哉/

C.我聞神龍可擾以馴/然頷有逆鱗/嬰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屬遂犯吾鱗/裨闕失朕/其慮危亡哉/

D.我聞神龍可擾以馴/然頷有逆鱗/嬰者死/人君亦有之/卿屬遂犯吾鱗/裨闕失/朕其慮危亡哉/

10.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中“秀才”為“優秀人才”之意,亦稱“茂才”,與明清時期科舉制度中的最低一級功名——也稱作“秀才”一一不能混為一談。

B.表是封建時代臣子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奏章,《出師表》《陳情表》都是這一類文體。此處指上表。

C.侯爵為我國封建時代五等爵位之一,在公爵、伯爵之下,在子爵、男爵之上。南陽縣侯以南陽縣為封地。

D.高門大姓與其所在地的郡縣相聯繫,稱為“地望”“郡望”,如韓愈出身的昌黎韓氏、杜牧出身的京兆杜氏。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杜正倫身具才華,頗有名聲。他在太宗繼位前曾被薦舉為秦王府幕僚,後來又得到魏徵的賞識。

B.杜正倫敢於勸諫,不顧安危。他在擔任左史和中書侍郎的時候都因此受到唐太宗的稱讚和賞賜。

C.杜正倫思慮不周,禍從口出。他在勸諫太子時把與太宗的私下談話説出,結果被貶為谷州刺史。

D.杜正倫心胸狹隘,公報私仇。他因城南諸杜拒絕他的要求,就破壞其風水,此後南杜漸漸沒落。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臣職左史,陛下一言失,非止損百姓,且筆之書,千載累德。

(2)太子數私小人,卿可審喻之,教而不徙,其語我來。

【回答】

9.D

10.C

11.B

12.(1)我任職左史/擔任左史的職位,陛下一句話説錯,不止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並且把它記錄在史書上,千年(都會)/(會)長久地損害(你的)聖德。

(2)太子屢次偏愛小人,你可以仔細/明白地勸告他,教導之後如果/卻不改變,一定告訴我。

【解析】

9.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可先整體閲讀文段,弄懂其大意是“我聽説神龍可以馴養,但是它下巴有逆鱗,觸碰的人就會死。人君也有這樣的地方,你們最終還是選擇冒犯我的‘逆鱗’,補救我的缺失,我難道還需要擔憂國家的危亡嗎?”即可。

【考點定位】能為文言文斷句。能力層級為運用E級。

【技巧點撥】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1.找文言虛詞如如“其、爾、若、夫、且夫、蓋、然則、是故、然而、猶且、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歟、焉、哉、乎”等語氣詞常常用在句尾;“以、於、為、而、則”等連詞常常用在句中; 2.察對話:如 “曰”“雲”等;3. 據修辭:如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覆等;4. 辨句式:如固定結構 “…者,…也”;5.表示判斷關係的詞,如“為、乃、即、則”。6. 藉助名詞、代詞的位置。名詞常作主語和賓語。找名詞做主語的,如人名、稱謂、地名等。7.表時間的詞語等等。8.一些經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 斷文句通過找謂賓。

10.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和篩選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題,可根據平時的積累,將表述錯誤的選項找出即可。C正確的順序是“公侯伯子男”。所以選C。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技巧點撥】文學常識的識記能力是近幾年高考的一個常考點,命題人往往將此考點和篩選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閲讀命題中進行考查,解答此類題,考生往往會有一個方向上的誤區,即考生誤認為從文本中即可找到*,而實際上,考查的內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時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與不斷的複習鞏固。選項中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往往會在朝代、管理部門、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換其它的內容,迷惑考生,思考時,一定要細心辨別。例如本題選項C就屬於考查古代官爵的稱謂及順序。

11.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可根據對文章內容的感知,仔細辨識選項與原文的細微差別,B項擔任左史時只是受到賞賜,而且不是因為敢於勸諫。所以選B。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常見的設誤角度有:曲解詞義、誇大其詞、以偏概全、張冠李戴、顛倒是非、因果混淆、時序錯位(時間順序顛倒)、無中生有、添枝加葉。其中一個錯誤項的錯誤設置有隱蔽*和迷惑*,它往往在大體正確的前提下設置一些與原文時間、地點、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內容、詞語。做題時要仔細推敲,認真比對。例如本題選項B就犯了因果關係顛倒的錯誤。

12.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翻譯句子的理解能力。翻譯時,應將待譯句子放回語境去理解,也應注意儘可能直譯,將句中重點詞語的意思落實,補出省略成分,將特殊句式按現代漢語習慣譯出。本題重點詞語有“職”“失”“損”“累”。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易錯*示】翻譯文言首先要有語境意識,結合上下文大體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關鍵字、辨識該句句式,然後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某些特殊詞語,如官職名、地名、年號名等可不譯),注意字句的落實。翻譯時還要注意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例如本題中需要重點翻譯的詞語:“私”“喻”“徙”“語”。

【參考譯文】

杜正倫是相州洹水人。陏朝人看重秀才考試,天下考取的秀才不超過十人,杜正倫家族就有三名,還都是很高的名次,被世人歆羨。唐太宗向來知道杜正倫的名聲,上表讓他在自己王府的文學館任職。貞觀元年,魏徵推薦他有才華,提升為兵部員外郎。不久升為給事中,編寫起居注。唐太宗曾説:“我坐在朝堂上,不敢多説話,一定要對老百姓有利,我才説出口。”杜正倫説:“我擔任左史的職位,陛下一句話説錯,不止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並且把它記錄在史書上,會長久地損害你的聖德。”唐太宗很髙興,賞賜他二百段五*絲綢。逐步晉升為中書侍郎。同韋挺、虞世南、姚思廉議論事務很和皇帝的心意,唐太宗為他們舉辦宴會,叫來四人,對他們説:“我聽説神龍可以馴養,但是它下巴有逆鱗,觸碰的人就會死。人君也有這樣的地方,你們最終還是選擇冒犯我的‘逆鱗’,補救我的缺失,我難道還需要擔憂國家的危亡嗎?感念你們至誠的心意,所以舉辦酒宴來讓你們髙興。”每個人都賞賜了不等數量的絲綢。

太子監理國家,下令讓杜正倫行使左庶子的權力,兼任崇賢館學士。唐太宗對杜正倫説:“我兒子還小,沒能有完善的德行。現在監理國家,我不能早晚都見到他,所以把你安放在朝廷來輔佐太子。你一定要謹懼、努力地對待啊。”有一天又説:“我*歲的時候,還在民間,情真情偽都品嚐過,等到當上皇帝,處理事情有過失,一定得等到大臣勸諫,才會醒悟,何況太子生長在深宮中對很多事物都來不及知曉呢?況且人主不可以驕傲,現在如果向天下下令,敢勸諫的人處死,將再也沒有人發出聲音了。所以我才勤勉於採納正直的言論。你可要把這些道理告訴太子,希望對他有幫助。”提升為中書侍郎,封南陽縣侯,仍舊兼任太子左庶子。進出兩宮,職掌機密,憑藉能幹著稱。後來太子稍微有些不合正道,唐太宗告訴杜正倫:“太子屢次偏愛小人,你可以仔細地勸告他,教導之後如果不改變,一定告訴我。”所以杜正倫激烈勸諫從不迴避。太子不聽從,就説出唐太宗的話來督促,太子於是上表告知太宗。唐太宗責備杜正倫:“為什麼泄漏我的話?”杜正倫回答説:“開導他卻不聽從,所以才拿陛下的話來恐嚇他,希望能返回正途。”唐太宗震怒,將杜正倫貶出京城擔任谷州刺史,接着第二次貶為交州都督。

顯慶元年,提升為黃門侍郎,兼任崇賢館學士,進官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同時兼任度支尚書,並且處理政事。升為中書令,封襄陽縣公。杜正倫與長安城南杜氏宗族關係一直很疏遠,請求讓自己進入他們的家譜,不被允許,懷恨在心。杜氏居住的地方叫“杜固”。傳説這個地方有壯氣,所以杜氏代代有人做官。杜正倫執掌朝政之後,建議開鑿杜固通水來造福百姓。開鑿之後,水像血一樣流了十日才停止,從此城南杜氏漸漸沒落。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