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6題。遊東山記[明]楊士奇洪武乙亥,餘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餘,好道家書。其...

來源:國語幫 2.0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6題。遊東山記[明]楊士奇洪武乙亥,餘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餘,好道家書。其...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4~6題。


遊東山記


[明]楊士奇


洪武乙亥,餘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餘,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遊,獨與餘相得也。


是歲三月朔,餘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餚出遊。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客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本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


坐久,聞雞犬聲。餘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餘歲,素髮如雪,被兩肩,容*腴澤,類飲酒者。延餘兩人坐。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餘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於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餘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餘故人武昌左護衞李千户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餘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後。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句,語益奇,遂復酌,餘與立恭飲,少皆醉。


已而夕陽距西峯僅丈許,隱溪呼餘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餘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餘曰:“明年看花時索我於此。”


既歸,立恭曰:“是遊宜有記。”屬未暇也。


是冬,隱溪卒,餘哭之。明年寒食,與立恭豫約詣墓下。及期餘病,不果行。未幾,餘歸廬陵,過立恭宿別,始命筆追記之。未畢,立恭取讀,慟哭;餘亦泣下,遂罷。然念蔣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遊屢矣,而樂無加乎此,故勉而終記之。手錄一通,遺立恭。


既遊之明年,八月戊子記。


                                         (選自《東里集》,有刪節)


 [注]①丘:墳墓。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延餘兩人坐          延:邀請。


B.降跽謝過            謝:感謝。


C.過立恭宿別          過:拜訪。


D.而樂無加乎此        加:超過。


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隱溪隱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謹慎,樂觀曠達,對生死也很淡然;雖然年事已高,還能怡情山水。


B.立恭*情率真,能飲酒,好讀書,擅長詩歌寫作,與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對已逝的父親充滿懷念。


C.立恭提議出遊後應該有遊記,可是作者因為事務繁忙,一直未能寫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動筆寫成。


D.文章主要記述了遊東山的情況,表現了作者與隱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對老友逝去的感傷。


6.把原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3分)


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 


                                                            

【回答】

4.B (“謝”應該是“認錯、道歉”的意思。)


5.C (“是遊宜有記”的意思是“這次遊覽可得寫篇遊記”,再者一直未能寫成,不僅僅是事務繁忙,還因為“未畢,立恭取讀,慟哭;餘亦泣下,遂罷”。)


6. 立恭折斷一根竹子,鑿出孔吹奏起來,發出洞簫一樣的聲音。(3分)


【解析】關鍵詞為“竅”、“作”,分別是“鑿孔”(“挖孔.鑽孔”也可).“發出”。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