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任光祿竹溪記明·唐順之餘嘗遊於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①海外奇花石無所...

來源:國語幫 2.7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任光祿竹溪記明·唐順之餘嘗遊於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①海外奇花石無所...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任光祿竹溪記

明·唐順之

餘嘗遊於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①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南人斬竹而薪之。其為園,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錢買一石、百錢買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據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佔我花石地。”而京師人苟可致一竹,輒不惜數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而*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嗚呼!奇花石,誠為京師與*南人所貴。然窮其所生之地,則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於竹之在*以南。而絕徼海外,或素不產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見竹,吾意其必又有甚於京師人之寶之者,是將不勝笑也。語云:“人去鄉則益賤,物去鄉則益貴。”以此言之,世之好醜,亦何常之有乎?

餘舅光祿②任君治園於荊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間作一小樓,暇則與客吟嘯其中,而間謂餘曰:“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適也。因自謂竹溪主人,甥其為我記之。”餘以謂君豈真不能與有力者爭,而漫然取諸其土之所有者?無乃獨有所深好於竹,而不欲以告人歟?昔人論竹以為絕無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豔綽約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諧於俗。是以自古以來知好竹者絕少。且彼京師人亦豈能知而貴之?不過欲以此鬥富,與奇花石等爾。故京師人之貴竹,與*南人之不貴竹,其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長於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馬、僮奴、歌舞,凡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與人交,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此其於竹,必有自得焉。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後快乎其心。君之力雖使能盡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南而取貴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取材於明·唐順之《任光祿竹溪記》)

註釋:①徼(jiào):邊界。②光祿:官名。

1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然窮其所生之地                   窮:追究或千錢買一石

B.或芟而去焉                       芟:除去

C.吾意其亦無以甚異於竹之在*以南   意:意圖

D.昔人論竹以為絕無聲*臭味可好     臭:氣味

14.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①吾*南人斬竹而薪之      ②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B.①而不欲以告人歟?        ②木直中繩,輮以為輪

C.①甥其為我記之            ②自其不變者而觀之

D.①此其於竹,必有自得焉    ②多於在庾之粟粒

1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是對任光祿的人品進行肯定的一組是

①尤挺挺不妄與人交

②無乃獨有所深好於竹,而不欲以告人歟

③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

④遍植以竹,不植他木

⑤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後快乎其心

⑥竹固可以不出*南而取貴也哉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16.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二段引用俗語,説明世上評價人、物的標準,是以遠近多寡而論高下貴賤。作者用反詰語氣,表達了他對世俗偏見的不滿之情。

B.任光祿雖身處*南,卻不以世俗賤竹而賤之,而在園中遍植以竹,並自號“竹溪主人”,是個不苟合流俗、志趣高雅的人物形象。

C.這篇小品文,詳細描寫竹溪景物,並借題發揮,通過人們對待竹子的不同態度的對比,鍼砭了世俗,讚揚了任光祿君孤高*的人品。

D.本文名為記,卻不受形式束縛,別具一格,有獨特的思想見解,且能直抒胸臆,是體現作者自然而成的創作風格的富於本*的好作品。

17.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人益貴之。(3分)

(2)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適也。(4分)

(3)君生長於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馬、僮奴、歌舞,凡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3分)

【回答】

13.C

14.B

15.A

16.C

17.

(1)因為它難以尋覓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

(2)我不能與有勢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勝況,單獨在這裏取山地本來所有的東西,可以不化費勞力而使滿園蒼翠葱蘢,也足以自適。

(3)任君在繁華紛鬧中生長,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飾車馬、僮僕、歌舞,凡是富貴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

【解析】

13.

試題分析:意:料想,猜想。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則對,不通則錯。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徵推斷詞*、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後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等。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B項,都是介詞,把。A項,前為連詞,表承接;後為連詞,錶轉折。C項,前為副詞,表祈使語氣;後為代詞,他們。D項,前為介詞,對於;後為介詞,比。

考點:B。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③是任光祿敍述自己種竹子的原因。④是敍述任光祿種植竹子,不是讚揚。⑥是作者感受到的一個道理。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6.

試題分析:“詳細描寫竹溪景物”有誤,原文用大量篇幅論述世人對竹子的態度,議論多,敍述少,記敍竹溪景物更少,談不上詳細。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借代的詞語外),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語句通暢。關鍵字:“以”譯為“因為”;“致”譯為“尋覓,得到”;“益”譯為“更加”;“貴”,意動用法,譯為“以之為貴,珍愛”;“有力者”譯為“有勢力的人”;“所有”,所字結構,譯為“所有的東西”;“溺”譯為“沉溺”;“所酣嗜”,所字結構,譯為“所沉湎嗜好的事物”。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我曾經遊觀過京城世宦富貴人家的亭園,見那裏集聚的東西,自極遠的邊地到海外,奇異的花卉石子沒有不能羅致的,所不能羅致的只有竹子。我們*南人砍伐竹子當柴燒,築園構亭也必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有的用千錢買一石,有的用百錢買一花,並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佔據在當中,有時就將它砍去,説:“不要讓它佔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但京城人如果能覓到一竿竹子,常常不惜化費數千錢來購買;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便又都乾枯而死。正因為它的難以尋覓而且又多枯死,人們因此就更加珍愛它。而*南人甚而笑他們説:“京城人竟把我們當柴燒的東西視為珍寶。”

嗚呼!奇花異石誠然為京城與*南人所珍愛。然而追溯它們的產地,則邊地和海外人看待它們,我想也與竹子在*南沒有什麼大的區別。而邊地海外,或許是從不出產竹子的地方,假如讓那裏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們必定比京城人更加珍愛和看重它。這種情況恐怕是笑不完的了。俗語説:“人離鄉則愈賤,物離鄉則愈貴。”如此説來,世上的美醜好惡,又有什麼不變的標準呢!

我的舅舅任光祿君在荊溪的邊上構築了一個亭園,到處種竹,不種其它的花木。竹林間造了一座小樓,有空就與客人在那裏吟詩嘯歌。他偶然對我説:“我不能與有勢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勝況,單獨在這裏取山地本來所有的東西,可以不化費勞力而使滿園蒼翠葱蘢,也足以自適。因此自稱是竹溪主人。請外甥為我記述一下吧。”我以為任君哪裏是真的不能與有勢力者攀比,而隨意取其當地所有?恐怕還是對竹獨有特殊的愛好,而不願意把它告訴別人吧?過去有人談論竹子,以為它決沒有動人的姿*和香味值得喜愛。所以它奇巧怪異不如石,妖豔柔美不如花,孑孑然,孑孑然,有如高傲*的士人,不能與塵俗混同合一。因此自古以來,知道珍愛竹子的人極少。那麼京城人難道也是能知竹而加以珍愛的嗎?他們不過是想用此與別人爭誇富貴,如同用奇花異石向人炫耀一樣。所以京城人的珍愛竹子,與*南人的不重竹子,他們同屬於不知竹是一樣的。

任君在繁華紛鬧中生長,而能不沉溺其中,衣飾車馬僮僕歌舞,凡是富貴人家所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剛直不隨意與人交往,凜然有高潔*之氣,這正是任君對於竹子必有自己心得的地方。世上可喜可玩的萬物,原有不能割捨的嗎?那麼雖然假使竹子不是這裏的土地所有,任君也將竭盡其力予以收集,然後心裏才高興。任君的財力雖然使他能儘量尋覓奇花異石,然而他的愛好本不在此啊。

可歎啊!竹子本可以不出*南而為人貴重!對此我重新有了感受了。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