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6分,每小題3分)遊東山記[明]楊士奇洪武乙亥,餘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

來源:國語幫 2.13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6分,每小題3分)遊東山記[明]楊士奇洪武乙亥,餘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6分,每小題3分)

遊東山記

[明]楊士奇

洪武乙亥,餘客武昌。武昌蔣隱溪先生,年已八十餘,好道家書。其子立恭,能詩。皆意度闊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遊,獨與餘相得也。  

是歲三月朔,餘三人者,攜童子四五人,載酒餚出遊。天未明東行,過洪山寺二里許,折北,穿小徑可十里,度松林,涉澗。澗水澄澈,深處可浮小舟。旁有盤石,客坐十數人。松柏竹樹之*,森布蒙密。時風日和暢,草本之葩爛然,香氣拂拂襲衣,禽鳥之聲不一類。遂掃石而坐。  

坐久,聞雞犬聲。餘招立恭起,東行數十步,過小岡,田疇平衍彌望,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餘歲,素髮如雪,被兩肩,容*腴澤,類飲酒者。延餘兩人坐。牖下有書數帙,立恭探得《列子》,餘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難於言。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  

還坐石上,指顧童子摘芋葉為盤,載肉。立恭舉匏壺注酒,傳觴數行。立恭賦七言近體詩一章,餘和之。酒半,有騎而過者,餘故人武昌左護衞李千户也,駭而笑,不下馬,徑馳去。須臾,具盛饌,及一道士偕來,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圖》求詩。餘賦五言古體一章,書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飲道士不已。道士不能勝,降跽謝過,眾皆大笑。李出琵琶*數曲。立恭折竹,竅而吹之,作洞簫聲。隱溪歌費無隱《蘇武慢》。道士起舞蹁躚,兩童子拍手跳躍隨其後。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立恭援筆書數絕句,語益奇,遂復酌,餘與立恭飲,少皆醉。  

已而夕陽距西峯僅丈許,隱溪呼餘還,曰:“樂其無已乎?”遂與李及道士別。中道隱溪指道旁岡麓顧餘曰:“是吾所營樂丘①處也。”又指道旁桃花語餘曰:“明年看花時索我於此。”   

既歸,立恭曰:“是遊宜有記。”屬未暇也。   

既遊之明年,八月戊子記。        

(選自《東里集》,有刪節) [注]①丘:墳墓。

13.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延餘兩人坐          延:邀請      B.降跽謝過            謝:感謝

C.過立恭宿別          過:拜訪      D.而樂無加乎此        加:超過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遂掃石而坐                        棄*曳兵而走

B.有茅屋十數家,遂造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C.樂其無已乎                        其孰能譏之乎

D.遂與李及道士別                    今君與廉頗同列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9分)

⑴叟識其意,曰:“老夫無用也。”各懷之而出。(2分)

⑵已而道士復揖立恭曰:“奈何不與道士詩?”(3分)

(3)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之無窮。(4分)

16.用斜線(/)給下面的短文斷句。(限6處)(3分)

君子之於*也,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後可以言中故古者*以觀德德也者得之於其心也。

【回答】

13.B

14.C

15.(1)老人知道了我們的心思,説:“我不需要(它們)了。”(於是我們)各自揣着書出來了。

(2)一會兒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禮説:“為什麼不給我詩呢?”

(3)像蜉蝣一樣寄生在天地之間,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顆穀粒,哀歎我生命的短暫,而羨慕長*的流水無窮無盡。希望同仙人一起遨遊,與明月一起長存。

16.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後可以言中/故古者*以觀德/德也者/得之於其心也

【解析】

13.

試題分析:“謝”應該是“認錯、道歉”的意思。此類題目一定要在答題時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結合具體語境和上下文來理解。再,兩次。推斷文言實詞的方法:(1)記憶解詞法。識記是理解的基礎,課本出現的常用文言文實詞的基本詞義一定要牢記,在考試過程中才能將知識遷移,轉化為能力。(2)語境解詞法。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詞的多個義項只有在語境中才能得到過濾,沒有語境,有時便無法分析詞的含義。推斷詞語含義,要結合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有時甚至要通觀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言環境。另外,文言實詞重點還在於平時的分類積累、記憶,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學們在記憶不牢、拿捏不準的時候,嘗試運用。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C組的兩個“其”都是副詞,加強反問語氣,相當於“難道”、“怎麼”。A項中的“而”是連詞,第一個表示承接關係,第二個表示修飾關係。B項中“焉”,第一個是代詞,作賓語,相當於“之”,那裏;第二個是兼詞,相當於“於之”,在那裏。D項中的“與”,第一個是介詞,和;第二個是連詞,和。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翻譯文言文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學會語法分析推斷。梳理主幹,劃分成分,落實語法功能。將句子主幹梳理好,可以幫助我們理清句子成分,從而判斷詞*、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等現象,以達到準確翻譯的目的。(2)組詞造句推斷詞義。文言文中很多單音節實詞的含義在現代漢語中由一個雙音詞來表示。在由單音節向雙音節轉換的過程中,又多以同義合併或反義合併或反義並列為構詞特徵。據此,我們可使用組詞方式猜讀難懂詞義。 (3)相似語言結構推斷。古漢語講究語言的工整對仗。文言文中整句較多,駢偶常見。在相似的語言結構中,出於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相對的特點,據其一可推知其他。(4)語境分析推斷。翻譯既要聯繫句子本身的語言環境,又要聯繫整段文字、整篇文章的大語境。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

試題分析:斷句、標點也講求一定的技巧,做題時應把握準語意,根據語法結構、邏輯規律作出判斷。解答本題應首先明白語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對語句進行斷句。參考句意:君子之於*也,內志正,外體直,持弓矢審固,而後可以言中,故古者*以觀德。德也者,得之於其心也。翻譯:君子*箭的時候,內心態度端正,外表身體站直,拿着弓箭瞄準,這樣以後才可以*中靶子。所以古人通過*箭來觀察一個人的品德。品德,是從內心中體現出來的。

考點: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洪武二*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蔣隱溪先生,祖上也是我們廬陵人,已經八十多歲,愛讀道家書。兒子立恭會寫詩。父子二人都是氣度曠達的人,平日深居簡出,隱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氣,不隨便與人來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這年三月初一,我們三人帶着四五個童僕,攜帶酒食,出門遠遊。天還沒有亮,朝東走,走過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約十里,穿松林,趟水過山澗。澗水清澈,深處可以泛小舟。溪邊一塊大圓石,能坐十幾個人。青松翠竹,綠*掩映,十分茂密。這時風和日麗,野草與樹木的花朵盛開,香氣飄拂沾染衣裳襲人,百鳥爭鳴。於是動手清掃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許久,聽見雞叫聲和*吠聲。我招呼立恭起身,向東走了幾十步,翻過一道山岡,只見田野平坦廣闊,近處有十幾間茅舍。於是前去拜訪。一位約有七十多歲的老者,長長的頭髮像雪一樣白,披落在雙肩,面容紅潤光澤,好像是會飲酒的人。老者邀請我們兩人坐下。窗下有幾套書。立恭抽出一冊《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書帶走卻不便開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們的心思,説:“這兩部書我沒有用處。”於是,我們兩人各自將書揣在懷裏,告辭離開。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來芋葉當盤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舉起酒葫蘆斟酒,傳遞酒杯依次喝了幾輪,立恭乘興寫了一首七言近體詩,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個騎馬經過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護衞李千户。他先是感到驚訝,相視一笑,卻並不停留,徑直驅馬離開。不久,便備辦了豐盛的酒菜,帶着一位道士一起來。於是我們和他們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幀《太乙真人圖》請我們題詩。我題寫了一首五言古詩。立恭不寫,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饒,引得眾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連*數曲。立恭也折斷一根竹子,鑽了幾個孔,吹奏起來,發出洞簫般悦耳的聲音。隱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闋費無隱的《蘇武慢》。道士翩翩起舞,兩個童僕也跟在他後面拍着手跳了起來。之後,道士再次拱手行禮問立恭:“先生為何不肯為貧道賦詩!”立恭提筆寫了幾首絕句,詩句更加新奇。於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

不久,太陽西下,距離西邊山峯只剩一丈多了,隱溪先生喚回我倆,説:“玩樂難道沒有止境嗎!”於是,我們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別。途中,隱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岡腳下,回頭對我説:“這裏就是我修建墳墓的地方。”又指着路邊的桃樹囑咐我:“明年賞桃花時就到這裏來找我吧。”

回來之後,立恭對我説:“這次遊覽可得寫篇遊記。”可是當時我沒有閒暇寫作此文。

這年冬天,隱溪先生竟溘然長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節,與立恭相約去給老人家掃墓。沒想到那時我又鬧了一場病,未能如約前往。過了不久,我將要返回廬陵,臨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話別,這才動手追記東山之行。沒有寫完,立恭拿去讀,邊讀邊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淚下,於是再次擱筆。但是想到自己往日與蔣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給送立恭。   

東山春遊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記。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