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殷侑,陳郡人。侑為兒童時,勵志力學。及長,通經。貞元末,以《五經》登第,精於歷...

來源:國語幫 2.3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殷侑,陳郡人。侑為兒童時,勵志力學。及長,通經。貞元末,以《五經》登第,精於歷...

閲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後面小題目。

殷侑,陳郡人。侑為兒童時,勵志力學。及長,通經。貞元末,以《五經》登第,精於歷代沿革禮。元和中,累為太常博士。時回紇請和親,朝廷乃命宗正少卿李孝誠奉使宣諭,以侑為副。既至虜庭,可汗初待漢使,盛陳兵*,欲臣漢使而不答拜。侑堅立不動,宣諭畢,可汗責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行者皆懼,侑謂虜使曰:“可汗是漢家子婿,欲坐受使臣拜,是可汗失禮,非使臣之倨也。”可汗憚其言,卒不敢逼。遷侑諫議大夫。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陳論。以言激切,出為桂管觀察使。入為衞尉卿。文宗初即位,滄州李同捷叛,而王廷湊助逆,欲加兵鎮州,詔五品已上都省集議。時上鋭於破賊,宰臣莫敢異議。獨侑以廷湊再亂河朔,雖附兇徒,未甚彰露,宜且含容,專討同捷。文宗雖不納,深所嘉之。大和四年,加檢校工部尚書、滄齊德觀察使。時大兵之後,遺骸蔽野,寂無人煙。始至,空城而已。侑攻苦食淡,與士卒同勞苦。週歲之後,流民襁負而歸。侑上表請借耕牛三萬,以給流民,乃詔度支官名。掌管全國財富的統計與支調。賜綾絹五萬匹,買牛以給之。數年之後,户口滋饒,倉廩儲藏穀米的倉庫盈積,人皆忘亡。初州兵三萬悉取給於度支侑一歲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歲而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而勸課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請立德政碑以功加檢校吏部尚書。六年,入為刑部尚書,充鄆曹濮觀察等使。自元和末,收復師道十二州為三鎮。朝廷務安反側,徵賦所入,盡留贍*,貫緡尺帛,不入王府。侑以*賦有餘,賦不上供,非法也,乃上表起大和七年,請歲供兩税、榷酒等錢十五萬貫、粟五萬石。開成三年卒,贈司空。

(節選自《舊唐書·殷侑傳》)

[注]度支:官名。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與支調。三鎮:此處指鄆、曹、濮三州。

15.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初/州兵三萬/悉取給於度支/侑一歲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歲而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而勸課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請立德政碑/

B.初/州兵三萬/悉取給於度支/侑一歲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歲而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而勸課/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請立德政碑/

C.初/州兵三萬/悉取給度支/侑一歲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歲而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而勸課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請立德政碑/

D.初/州兵三萬/悉取給於度支/侑一歲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歲而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而勸課/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請立德政碑/

16.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年號是我國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名號,文中的貞元、元和、太和、開成都是皇帝年號。

B.河朔的“朔”與朔漠、朔風中的“朔”都是指北方,另外,“朔”還指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

C.加是加封的意思,即在官員原來説的官銜上增加某種榮譽稱號,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權。

D.榷的意思是專營、專賣,榷酒是我國封建*券實行的酒類專賣以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的制度。

1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殷侑少年立志,學有所成。他兒時即立志努力學習,長大以後通曉經學,精通曆代禮制沿革,貞元末年科舉登第,後多次升職,任太常博士。

B.殷侑堅守氣節,不懼威嚇。在奉命出使回紇時,面對回紇可汗的盛兵以待和無理要求,他毫不畏懼,直言可汗的失禮之處,最終使可汗不敢威脅。

C.殷侑*格耿直,敢於進諫。文宗即位不久就有地方反叛,當時皇上一心想打敗叛賊,丞相也不敢有異議,唯獨殷侑直言進諫,認為應對叛賊寬大為懷。

D.殷侑體恤民情,頗有政聲。在任滄齊德觀察使時,面對當地民生凋敝的情形,他和士卒同甘共苦,竭力恢復民生,數年之後,糧豐倉實,百姓安居樂業。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侑堅立不動,宣諭畢,可汗責其倨,宣言欲留而不遣。

(2)凡朝廷之得失,悉以陳論。以言激切,出為桂管觀察使。

【回答】

15.C

16.B

17.C

18.

(1)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動,(直到)宣佈朝廷的旨意完畢,可汗責備他傲慢,揚言要扣留他而不讓他回朝。

(2)凡是有關朝廷的得失,(殷侑)都加以陳述論奏,(終)因言辭激烈切直,而被調出京城任桂管觀察使。

【解析】

15.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解答此題,可以先整體閲讀文段,本句正確標點:“初州兵三萬,悉取給於度支。侑一歲而賦入自贍其半,二歲而給用悉周,請罷度支給賜。而勸課多方,民吏胥悦,上表請立德政碑。”據此理解斷句,同時還可以根據文段中的動詞判定句讀。也可以抓句中的人名、官職等專有名詞和代詞,虛詞“而”等。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對於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於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瞭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範圍,然後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後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 、依總分 、據修辭 、對稱 、反覆、辨句式。本題就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先抓抓句中的人名、官職等專有名詞和代詞,虛詞“而”等。斷句更多情況要抓虛詞看位置:①“夫、惟、蓋、凡、竊、請、敬”等發語詞和表敬副詞,經常放在句首;句首的語氣詞“其、蓋、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斷句,常用於句首的相對*的歎詞,如嗟夫、嗟乎、嗚呼等,前後都可斷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關聯詞,如“苟”“縱”“是故”“於是”“向使”“然而”“無論”“至若”“是以”“繼而”“縱使”“然則”等前面大多可以斷句;常在句首的時間詞,如“頃之”“向之”“未幾”“已而”“斯須”“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幫助斷句。②“乎、哉、也、矣、歟、焉”等語氣詞經常放在句尾;句末語氣詞“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後面可斷句。③“以、於、為、而、則”等連詞經常放在句中。(2)對話、引文標誌: 文言文的對話、引文常常用“曰”、“雲”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第一次對話出現人名,以後就用“曰”而省略主語。關於利用虛詞斷句,這裏有一個口訣,或許對同學們斷句會有些幫助:“曰”後冒(:),“哉”後歎(!),“夫”“蓋”大都在句前。 “於”“而”一般在句中,“矣”“耳”後面畫圓圈(。)“耶”“乎”經常表疑問(?),“也”“者”作用要停頓。或句(。)或逗(,)表情形,各人位置要記牢。

16.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B項,“朔”還指農曆每月的第一天。

【考點定位】考點: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這類題需要平時的識記與積累。朔日和晦日。舊曆每月初一日和最末一日。《漢書·李尋傳》:“朔晦正終始,弦為繩墨,望成君德,春夏南,秋冬北。” 晉 杜預 《春秋長曆論》:“始失於毫毛,而尚未可覺,積而成多,以失弦望朔晦,則不得不改憲而從之。”

17.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C項,“認為應……寬大為懷”理解有誤,原文是説殷侑主張對“助逆”的王廷湊寬容,而對李同捷則要專力*。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技巧點撥】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只要到文中找到原句,即可發現是犯程度不當的錯誤。

18.

試題分析: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 “宣諭”(“宣佈命令;曉諭”)、“倨”(“傲慢”)、“宣言”(“揚言,宣揚”);(2) “悉”(“都,全”)、“以(“因,因為”)”、“出”(“出任,一般指京官外調”)。文言文翻譯最主要是抓得分點,考生把兩句放到原文中,根據上下文意思,再結合句中得分點來翻譯句子。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文言文閲讀翻譯四字訣:首覽全文,掌握大意。詞不離句,句不離詞。詞句難解,前後聯繫。跳躍句子,補出本意。人名地名,不必翻譯。省略倒裝,都有規律。常見虛詞,因句而異。實詞活用,領會語意。翻譯整句,句子流利。對照原文,務求直譯。字詞句篇,連成一氣。翻譯完畢,檢查仔細。

參考譯文:

殷侑,陳郡人。殷侑年幼時,立志努力學習。等到長大*,通曉經書。貞元末年,憑藉精通《五經》科舉登第,他精通曆代禮制沿革。元和年間,多次升遷後任太常博士。當時回紇請求和親,朝廷於是命令宗正少卿李孝誠奉命出使宣佈朝廷的旨意,讓殷侑任副職。到達回紇的朝堂後,可汗起初接待殷侑一行唐朝使者時,擺出了大量手持兵器的士兵,還要唐朝使者向他稱臣而且他也不予答拜。殷侑一直站立着不動,(直到)宣佈朝廷的旨意完畢,可汗責備他傲慢,揚言要扣留他而不讓他回朝。同行的人都很恐懼,殷侑對回紇的使者説:“可汗是我們唐朝的女婿,要坐着接受唐朝使臣的禮拜,是可汗失禮,而不是我們使臣傲慢。”可汗畏懼他的直言,最終不敢脅迫。後來殷侑升任諫議大夫。凡是有關朝廷的得失,他全都加以陳述論奏,(終)因言辭激烈切直,而被調出京城任桂管觀察使。(後又)召入任衞尉卿。文宗即位不久,滄州李同捷叛亂,而王廷湊也幫助叛逆者,打算派兵攻打鎮州,(文宗)下詔叫五品以上官員到都省共同商議對策。當時皇上堅決要打敗叛賊,宰相不敢有異議,唯獨殷侑認為王廷湊在河朔再次叛亂,雖然他依附兇惡之徒,但仍沒有明顯的表露,朝廷應暫且容忍,專一*李同捷。文宗雖未採納殷侑的建議,但是還很讚賞他。太和四年,加授他檢校工部尚書、滄齊德觀察使。當時大的戰亂之後,遺棄的屍骸遍野,荒寂沒有人煙。殷侑剛到任,只有一座空城而已。殷侑過艱苦的生活,吃清淡的食物,和士卒同勞共苦。一年以後,流民們用襁褓揹負嬰孩返回。殷侑上表請求借貸耕牛三萬頭,來提供給流民,於是皇帝下詔度支賜給他綾絹五萬匹,用來購買耕牛供給流民。數年之後,這一帶人口增長,糧食還有了盈餘,人們也都不再逃亡了。當初,這裏有州兵三萬,全部靠度支供應給養。殷侑治理一年而賦税的收入就能自己供應給養的一半,兩年後給養費用全部自給自足,(殷侑)請求度支停止供給。殷侑還多方面鼓勵百姓耕地種田,當地的百姓和官吏都很高興,上表請求為他立德政碑。因功加授檢校吏部尚書。六年,殷侑被召入授任刑部尚書,充任鄆曹濮觀察使。自從元和末年以來,朝廷收復了李師道十二州,又將其分為三個潘鎮。因朝廷致力於安撫不馴服的官兵,所以將賦税的收入,全部留在地方用於供養其*隊,連一貫錢一尺帛,也不上交朝廷。殷侑認為除*需之外財物有多餘,卻仍不上交賦税,那就是非法行為,於是上表請求自太和七年起,每年向上交納兩税、榷酒等錢十五萬貫、粟米五萬石。開成三年(殷侑)去世,(朝廷)追贈他司空的官銜。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