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盡劫波兄弟在——民族卷】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唐王朝明確提出“華夷無別”“華夷同重”...

來源:國語幫 9.84K

問題詳情:

【渡盡劫波兄弟在——民族卷】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唐王朝明確提出“華夷無別”“華夷同重”...

【渡盡劫波兄弟在——民族卷】閲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唐王朝明確提出“華夷無別”“華夷同重”原則,對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領袖“示之以禮”。加強了對四方民族的優待、冊封、和親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實施,並使羈縻府州縣制度化,在形式上保留原有當地統治機構或“華官參加”,或實行“監管制”,使民族事務管理走上制度化。

——《*民族區域自治的歷史過程》

材料二儘管澶淵之盟常給人以“城下之盟”的印象,但基本內容還是平等的,北宋並沒有丟太大的面子。……且和平實現以後,北宋還能從雙方貿易中獲得大量盈餘,遼朝亦可藉此獲得其必需品,因而雙方都是划算的。

——齊濤《**通史》

材料三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時,見胡服、聞胡語者猶以為怪……至於元,百年之間,四海之內,起居、飲食、聲音、器用,皆化而同之。”

(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朝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原則和政策是什麼?舉出唐朝民族交融的一個事例。

(2)材料二中的“澶淵之盟”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看待這一盟約?

(3)根據材料三,概括元朝時期我國民族關係的發展有何特點,並分析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4)歸納我國古代**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關係的方式。

【回答】

(1)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以夷制夷的政策;民族事務管理制度化等。(答出符合題意的一點得事例: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會盟;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舉一例即可得

(2)內容:遼撤*,宋朝給遼歲*。評價:澶淵之盟中宋給遼送歲*雖然增加了北宋百姓的負擔;但此後,遼宋保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邊界貿易的往來,有利於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瞭解和友好

交往,促進了民族交融(從利弊兩個方面作答各得,。

(3)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原因:元朝實現了大統一;元代疆域空前遼闊,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4)聯姻和親;冊封;會盟;設機構;戰爭等(符合題意的兩點即可,一點,。

【解析】(1)第一問根據材料一“唐王朝明確提出‘華夷無別’‘華夷同重’原則,對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領袖‘示之以禮’。加強了對四方民族的優待、冊封、和親以及以夷治夷政策的實施,……使民族事務管理走上制度化”可知,唐朝對少數民族的管理原則和政策是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以夷制夷的政策;民族事務管理制度化等。(答出符合題意的一點即可)第二問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唐太宗以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贏得各民族的共同擁戴,北方各民族尊稱他為“天可汗”。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加強了唐蕃友好關係,促進了吐蕃經濟文化發展。9世紀中期,吐蕃與唐會盟,史稱“長慶會盟”。因此,唐朝民族交融的事例有:唐太宗被尊稱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唐蕃會盟(舉一例即可)。

(2)依據所學知識可知,1005年遼與北宋訂立和議,雙方撤*,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給遼銀、絹等錢物,稱為“歲*”。歷史上稱這次和議為“澶淵之盟”。我們要正確評價澶淵之盟,既要看到它的積極影響也要看到它的消極影響,因此正確的評價如下:澶淵之盟中宋給遼送歲*雖然增加了北宋百姓的負擔;但此後,遼宋保持了長久的和平局面,邊界貿易的往來,有利於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瞭解和友好交往,促進了民族交融(從利弊兩個方面作答即可)

(3)根據材料三“……至於元,百年之間,四海之內,起居、飲食、聲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元朝時期我國民族關係發展的特點是:民族融合進一步發展。其原因有:元朝實現了大統一;元代疆域空前遼闊,元*採取措施加強對邊疆地區的管轄。

(4)根據材料及上述分析可知,我國古代**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之間關係的方式有:聯姻和親;冊封;會盟;設機構;戰爭等(符合題意的兩點即可)

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要熟悉唐朝、宋朝、元朝時期的民族關係。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關係、民族政策影響到國家的穩定與發展,歷代王朝都注意處理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主要方式有,聯姻和親;冊封;會盟;設機構;戰爭等。

知識點:盛唐氣象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