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學界典範馮鵬生啟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現於人間的一道*虹,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增添了無限...

來源:國語幫 2.27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學界典範馮鵬生啟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現於人間的一道*虹,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增添了無限...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目。

學界典範

馮鵬生

啟功先生的一生就像展現於人間的一道*虹,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增添了無限的光輝。現在他已離我們遠去,但人們仍在深切地懷念他。啟功先生逝世於2005年6月30日,壽年96歲。他是名聞遐爾的書畫家、鑑定家、訓詁學家、文學家、史學家,給我們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尤其他那種卓犖大氣、藹然待人的風尚深深地銘刻在了我的心中。

記得在1963年的秋天,聆聽過先生關於“董其昌書畫作品鑑析”的講座,那時我12歲。後來,在“*”中又有幸聆聽先生教誨,即使在那種緘口齊喑的情況下,先生仍顯示出了實事求是、堅持真理、雅然風趣的品尚。雖認識先生很早,但一般情況下,不敢前往問學打擾。大概是在1978年左右,先生為出版二十四史事,在中華書局校點“清史”。忘記了是一種什麼機緣,先生通知我將一篇關於《裝潢歷史沿變》的稿子送去。當我騎車來到中華書局的傳達室時,先生已在那兒等候。我那個時候寫的稿子值得請先生斧正嗎?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儘管如此,過了幾日,先生竟通知我到他的小乘巷寓所見面。幾位兄長陪我到了小乘巷先生的一間狹小的卧室兼工作室,室內到處堆放着書籍和紙張,我們只好坐在先生的卧牀上。未等寒暄,先生便伏案翻開了我那篇所謂文章,逐字逐句地念,隨之以鉛筆改謬。

當看到書畫形式沿變的段落時,先生説:“立軸條幅畫,唐時已定型,不是有杜甫為王宰山水圖的題詩嗎?‘壯哉崑崙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當時的書畫形式,並不完全是橫卷。”在座的幾位都為先生順手拈來的詩句所折服。因稿子宂長,先生邊看邊改,已近午飯時刻,我們幾個起身告辭,記得當時都沒説聲感謝的話。倒是先生,有些歉意似的説:“到吃飯的時候,走啦。”接着他又像哄孩子要給些糖果似的説:“等等!”先生挑選了一幅法書,揮筆題上了我的上款,隨之捲起十多幅他的字説:“這是最近寫的,送給孩子們的老師,他們會喜歡。”我慚然接了過來。因為賜我的那幅墨寶有上下款,先生過於自謙,故而一直置之書櫥,30年來,從未敢張掛。

後些年先生身兼多職,諸事繁多,我再未有過名為“看望”、實為“打擾”的舉動。但凡經我向先生索取“賜墨”或題寫書名堂號的,我多是請人代辦,且一一應願。記得1986 年的一天,先生還着人轉來一幅寫給我的法書,詩意含蓄,並有題記數行,經反覆咀嚼,方領悟到,其詩是在鞭策我於事業上應圖精進。其邊題褒責皆有:我曾有出語不當處,應自省,反映了先生對人的真淳之意;所指我的“擅長”,褒獎有過,故而此幅也未曾示人,摺疊置書架20多年矣。

如今回想起來,我煩勞先生的事情太多了,不知耽誤了他多少寶貴的時間。即是在“稿酬”通行的情況下,凡我託辦的事情,並沒給過一次報酬,我也未有一杯熱茶敬給先生,反倒讓先生為我付出了那麼多的精力。先生病中,多次擬隨他人去醫院看望,總是唯恐“添亂”而作罷,只是請人帶去祝願。在先生仙逝4年後的今天,尤感深深的愧疚和懺悔。

先生逝世,四方哀弔。我去的是*師範大學所設置的靈堂。早早起牀,沐浴更衣,懷抱96 朵白*康乃馨,奔向了北師大。把花束置放在祭台上,後退幾步,便不自覺地雙腿跪下,含着淚水,虔誠地三叩首。因為時間尚早,靈堂裏只有我和守靈者,便無所顧忌地像孩子似的向先生説:“總想去看望,唯恐添亂,如今後悔,啟功先生安息吧,晚生永遠懷念您!”

先生旅途漫長,艱難坎坷,但心胸坦蕩,意氣駿爽,宏著等身,吐納自深,酌處萬機,適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稱學界之楷範。揣其成因,我認為恰如宋王安石雲:“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摘自《新華文摘》,有刪改)

10.下列對文章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   )(   )

A.啟功先生是聞名遐邇的書畫家、鑑定家、訓詁學家、文學家、史學家,他的一生像展現於人間的一道*虹,為中華文化增添了無限光輝。

B.“我”將《裝潢歷史沿變》的稿子給先生看時,心中認為不值得讓啟功先生為“我”斧正,但先生卻很細緻地修改校對。

C.啟功先生治學嚴謹、博學強識,在為“我”修改文章過程中,看到書畫形式沿變的段落,立刻想到前人有關詩句,並與“我”的觀點發生很大分歧。

D.文中表達了“我”對啟功先生的敬仰與懷念之情,啟功先生靄然待人,曾着人轉來一幅寫給我的法書,讚揚“我”的優點同時也指出我的缺點。

E.這篇文章大量運用記敍、議論、抒情等方式,表達“我”對啟功先生的深切懷念,特別是在得知先生逝世後,“我”哀慟萬分、悲痛欲絕。

11.請結合文章分析作者寫作此文的原因。

12.結合文章談談你對結尾處的引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的理解。

【回答】

10.CE

11.①仰慕先生學問,敬佩先生的人格,啟功先生一生艱難坎坷,但心胸坦蕩,著作等身,在與我的交往中對我有深遠影響,學術研究中與我討論切磋,讓我受益良多;②心中充滿愧疚和懺悔的情感,多次煩擾先生,耽誤先生寶貴時間,先生生病時沒有前去探望,如今先生仙逝,唯有以*吊表愧疚懺悔之情;③緬懷學界典範,勉勵後進,先生一生酌處萬機,適度得宜,令人仰慕,堪稱學界之楷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勉勵後進學人向他學習。

12.人之所以不會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是因為掌握了正確的觀點和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高度。作者在最後用這一句詩來總結啟功先生成為學界典範的原因,一是鑽研精神,二是胸襟寬廣。正因為先生精通多個領域的學問,有了深厚的積澱並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再加上啟功先生胸襟寬廣,光風霽月,並未受到世俗干擾,依舊保持自我,才能成為了一個跨學科的專家學者,才能在中華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的一筆。

【解析】

10.

試題分析:C項,“並與我的觀點發生很大分歧”説法錯誤,文中沒有提及;E項,兩處錯誤,文中沒有大量議論,主要是記敍和抒情,此外,“哀慟萬分、悲痛欲絕”表述錯誤,作者內心的悲痛是含蓄表達的,只是“不自覺地雙腿跪下,含着淚水,虔誠地三叩首”。

考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

試題分析:分析寫作的原因,可以逐段分析段意,並對內容進行來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第1段中主要提到了啟功先生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貢獻和卓犖大氣、藹然待人人格魅力,第2---5段主要寫作者對啟功先生的愧疚和懺悔之情,第6---7段寫作者的緬懷之情。分析出這些,對內容加以概括即可。

考點:探討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能力層級為探究F。

12.試題分析:首先要分析這句話的含義,我不怕浮雲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這句話體現了啟功先生的治學嚴謹和高潔的情*。學生要結合文中具體事例,從治學、為人兩方面來進行。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