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

來源:國語幫 3.1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定風波蘇軾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

閲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定風波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16.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 詞的上片寫雨中情形,詩人不理會那穿林打葉之聲,吟嘯徐行,無一絲慌亂之意,與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狽”形成鮮明對照。

B. 詞末句“歸去”取自陶淵明的“歸去來兮”,照應上片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一句,表達了詩人想要擺脱*上的風風雨雨,歸隱田園的決心。

C. 全詞從敍事到抒情,從表達感受、見解到體現詩人的襟懷、個*,都緊密關係着旅途中遇雨一事。

D. 這首詞記敍的只是出遊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從中表達了作者對任何事情都毫不在乎的態度。

E. 詩人以曲筆書寫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機地融合統一起來,讀來令人深受啟迪。

17.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作者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態度。

【回答】

16.BD

17.作者寫了一次出遊途中遇雨的經過。風雨突如其來,作者在沒有雨具,卻依舊手拄枴杖,腳穿芒鞋,吟詠長嘯着從從容容地緩步行走.他把風雨看得很平常,覺得風雨交加的天氣和晴朗天氣並沒有什麼差別.作者實際上是以自然風雨來隱喻人生風雨,表明自己對於各種*打擊和*已遇變不驚,見怪不怪了!作者正是通過這一件生活小事表達了自己那種曠達、灑脱的人生態度。

【解析】

16.試題分析:B項,“歸隱田園的決心”無中生有;D項,“都毫不在乎的態度”錯誤,應是“樂觀豁達”。

17.試題分析:注意結合重點句子“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分析作者的“曠達”“灑脱”的人生態度。

點睛:詩歌的情感分析的題目一直是考試的重點,但是考核的難度並不是太大,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答題的突破口,答題時要注意結合詩中標題、註釋和詩中表情達意的重點句子作答,重點是在自己的*要包含詩歌中的重點詞語,這樣就能和給的*無限接近,還要主語詩歌的抒情方式,根據抒情方式分析情感。還要注意一般詩歌的情感都要求結合詩句分析,答題時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棄詩句。此題注意結合重點句子“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分析作者的“曠達”“灑脱”的人生態度。

知識點:

題型:語言表達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