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張公謹,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為王世充洧州長史。武德元年,與王世充所署洧州刺...

來源:國語幫 1.0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張公謹,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為王世充洧州長史。武德元年,與王世充所署洧州刺...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各題。

張公謹,字弘慎,魏州繁水人也。初為王世充洧州長史。武德元年,與王世充所署洧州刺史崔樞以州城歸國,授鄒州別駕,累除右武候長史。初未知名,李勣尉遲敬德亦言之,乃引入幕府。時太宗為隱太子建成、巢王元吉所忌,因召公謹,問以自安之策,對甚合旨,漸見親遇。及太宗將討建成、元吉,遣卜者灼龜佔之,公謹自外來見,遽投於地而進曰:“凡卜筮者,將以決嫌疑,定猶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縱卜之不吉,勢不可已。願大王思之。”太宗深然其言。

六月四日,公謹與長孫無忌等九人伏於玄武門以俟變。及斬建成、元吉,其黨來攻玄武門,兵鋒甚盛。公謹有勇力,獨閉門以拒之。以功累授左武候將*,封定遠郡公,賜實封一千户。

貞觀元年,拜代州都督,上表請置屯田以省轉運,又前後言時政得失十餘事,並見納用。後遣李靖經略突厥,以公謹為副,公謹因言突厥可取之狀曰:“頡利縱慾肆情,窮兇極暴,誅害良善,暱近小人,此主昏於上,其可取一也。又其別部同羅、僕骨、回紇、延陀之類,並自立君長,將圖反噬,此則眾叛於下,其可取二也。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頡利疏其突厥,親委諸胡,胡人翻覆,是其常*,大*一臨,內必生變,其可取五也。華人入北,其類實多,比聞自相嘯聚,保據山險,師出塞垣,自然有應,其可取六也。”太宗深納之。破定襄,敗頡利,璽書慰勞,進封鄒國公。

轉襄州都督,甚有惠政。卒官,年三十九。太宗聞而嗟悼,出次發哀,有司奏言:“準《*陽書》,日子在辰,不可哭泣,又為流俗所忌。”太宗曰:“君臣之義,同於父子,情發於衷,安避辰日?”遂哭之。贈左驍衞大將*,諡曰襄。十三年,追思舊功,改封郯國公。十七年,圖形於凌煙*。

(節選自《舊唐書·卷六*》)

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

B.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

C.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

D.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

10.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幕府指出徵時將*的府署,“幕”指帳幕,“府”指王室等存放財寶和文件的地方。

B.表是封建時代臣子呈給君主的奏章,一般是用表格的形式列舉所述內容,故稱“表”。

C.出次指為悼念死者而避開正寢,出郊外暫住。封建時代,帝王為大臣出次是極大榮譽。

D.諡號是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後,根據生平與品德而給予的一個帶有評判*質的稱號。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項是(       )

A.張公瑾謀事嚴密,做事果斷。他在玄武門之變前勸止唐太宗占卜,堅定了唐太宗的信心,玄武門之變時又憑藉勇力建立赫赫戰功。

B.張公瑾眼光長遠,思維縝密。他預見到突厥內部上下不和,外部有諸多不利因素,因此進攻突厥一定會取得勝利,事實也正是如此。

C.張公瑾屢次進言,都被採納。他談論時政得失的十多件事情,都被採納,特別上書勸諫太宗反擊突厥的六個原因,深得太宗認可。

D.張公瑾多次受封,深受器重。因玄武門之變中有功,進封定遠郡公;平定頡利有功,進封鄒國公;去世多年後,又被追封為郯國公。

12.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凡卜筮者,將以決嫌疑,定猶豫,今既事在不疑,何卜之有?

(2) “君臣之義,同於父子,情發於衷,安避辰日?”遂哭之。

【回答】

9.C

10.B

11.D

12.(1)凡是占卜,都是為了解決疑惑難辨的問題,決定猶疑不決的事情。現在事情已經沒有疑惑了,有什麼可占卜的呢?

(2)“君臣之間的情誼如同父子間的情感,情感發自內心,哪裏需要回避辰日呢?”於是(唐太宗)為之痛哭。

【解析】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首先結合語境理解劃線句的意思,“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這句話是説“突厥被猜疑,率輕騎逃脱,拓設出兵*,幾乎全*覆沒,欲谷喪失*隊,沒有立足之地,這是*隊受挫將領失敗,是可取的第三條理由。北方早霜天寒,糧食缺乏,是可取的第四條理由”;根據前面“其可取一也”“其可取二也”,可以斷出“其可取三也”“其可取四也”,排除B項;“被疑”的對象是“突厥”,排除AD兩項;且這段話以四字句居多。正確標點為:突厥被疑,輕騎自免;拓設出討,匹馬不歸;欲谷喪師,立足無地,此則兵挫將敗,其可取三也。塞北霜早,糧餱乏絕,其可取四也。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名師點睛】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

10.

試題分析:回答此類題目,必須熟記文學名著的主要內容,區分文學常識的概念,仔細察看題幹中的修飾限制成分。B項,“表”並非用表格形式列舉內容,如《出師表》《陳情表》。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技巧點撥】備考時要積累名著、名篇作者、時代、國別、文學形象、作品主題等文學常識。解答此道題目,需要逐項審讀,按照自己積累的有關知識,判斷相關內容,是否正確;要注意各項表述中有關作品同作者、年代是否一致。

1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D項,“因玄武門之變中有功,進封定遠郡公”不恰當,原文“以功累授左武候將*,封定遠郡公”,是多次升遷後封定遠郡公,並非一次加封。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幹,讀全讀準。在閲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幹,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幹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幹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幹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選項D中,“因玄武門之變中有功,進封定遠郡公”對應的內容在第二段,文中的表述是“以功累授左武候將*,封定遠郡公,賜實封一千户”,意思是“因功多次升任被授任為左武候將*,封定遠郡公,享有實封一千户”,選項忽略了“累”。

1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第一句中,“以”,藉助,憑藉,後面省略介詞賓語“之”;“猶豫”,形容詞做名詞,猶疑不決的事情;“既”,已經;“何卜之有”,“之”提賓,應為“有何卜”。第二句中,“義”,情誼;“衷”,內心;“安”,哪裏。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本題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後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後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於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

參考譯文:

張公謹,字弘慎,魏州繁水人。開始時任王世充的洧州長史。與刺史崔樞率全城歸順天子(唐朝),被授任為檢校鄒州別駕,多次遷任後擔任右武候長史,開始尚未出名.李績、尉遲敬德多次啟奏秦王,於是(把他)引入幕府。當時唐太宗被隱太子李建成和巢王李元吉忌恨,於是召來張公瑾,向他詢問保全自己的辦法,(張)的回答十分符合太宗的心意,(於是張)逐漸被(太宗)信任厚待。等到秦王準備*隱太子、巢王,讓卜算的人占卜,張公謹從外面進來看見後,馬上將龜片摔在地上,進言:“凡是占卜,都是為了解決疑惑難辨的問題,決定猶疑不決的事情。現在事情已經沒有疑問,為什麼要占卜?即使占卜後不吉利,那種形勢也不可以停止?希望大王您考慮這件事。”秦王認為他的話十分正確。

六年四月,張公瑾和長孫無忌等九個人在玄武門埋伏來等待兵變。等到殺死隱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後,他的部下進攻玄武門,*兵的鋭氣很兇猛。張公謹有勇猛力量,獨自閉門抵抗他們。因功多次升任被授任為左武候將*,封定遠郡公,享有實封一千户。

貞觀初年,任代州都督,上表請求設置屯田來節省糧食運輸的費用,又先後多次論奏時政得失,一起被太宗採納。後來朝廷派遣李靖謀劃攻取突厥的事情,任命張公瑾為助手,公瑾於是在皇帝面前列舉可取突厥的理由説:“頡利放縱私慾肆意兇暴,殘害善良,親近小人,這是君主昏庸於上,是可取的第一條理由。別的部落同羅、僕骨、回紇、延陀之類,都自立君長,圖謀反叛,這是眾叛於下,是可取的第二條理由。突厥被猜疑,率輕騎逃脱,拓設出兵*,幾乎全*覆沒,欲谷喪失*隊,沒有立足之地,這是*隊受挫將領失敗,是可取的第三條理由。北方早霜天寒,糧食缺乏,是可取的第四條理由。頡利疏遠突厥,親近各種胡人,胡人秉*反覆無常,大*逼近他們,內部必然會發生變亂,是可取的第五條理由。在北方的華夏人很多,近來聽説聚集屯結,佔據山川險要,官*從關塞出動,應該有所響應,是可取的第六條理由。”皇帝十分贊同他的計謀。等到攻下定襄,打敗頡利,頒下璽詔慰勞他,晉封為鄒國公。

改任襄州都督,有很好的政策措施。在官任上去世,終年三十九歲。太宗聽説消息後慨歎哀悼,準備出宮郊外哭悼他,有關部門上奏説:“按照《*陽書》,日子在辰時,不可哭泣,又是世俗所忌諱的。”太宗説:“君臣之間的情誼如同父子間的情感,情感發自內心,哪裏需要回避辰日呢?”於是(唐太宗)為之痛哭。(帝)下詔追贈左驍衞大將*,謐號叫襄。十三年,又追念張公瑾的老的功勞,改追封他為郯國公。十七年的時候,他的畫像被畫在凌煙*內。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