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25分)清 茶李永生①野三坡境內有一高山,懸崖陡壁,狀如斧劈。山頂有一平台...

來源:國語幫 1.91W

問題詳情: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25分)清 茶李永生①野三坡境內有一高山,懸崖陡壁,狀如斧劈。山頂有一平台...

7.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各題。(25分)

清  茶

李永生

①野三坡境內有一高山,懸崖陡壁,狀如斧劈。山頂有一平台,古上曾建有一娘娘廟。據説建此廟時因山高路遠,建築材料難以運送上山,有人便想出用山羊馱運的高招。將附近村莊山羊集中起來,在每隻羊身上拴幾塊磚瓦,成千上百的山羊邊啃食青草邊朝山頂進發,遠遠望去,整個大山猶如下了一層雪,很是壯觀。

②經過幾百年的風吹雨打,娘娘廟越發變得殘破,駐僧也換了一茬又一茬,到清朝光緒年間,只剩一高僧在此修行。高僧法號了凡,已年近八旬,但仍精神矍鑠,腰身板直。了凡高僧出家前乃是一名醫,本就心地善良,出家後更加仁慈,經常義務為百姓治病。他怕鄉親們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背*葫蘆騎毛驢下山巡診。那毛驢是個早產兒,它母親生下它便死去了,主人怕養不活它,想丟棄不管。高僧得知,將小毛驢抱到山上,用米湯把它喂活。毛驢個頭不大,卻長了一個“大門頭”,人説這種驢極聰明極智慧。

③了凡巡診,天矇矇亮就出發。高僧騎驢,無需手握韁繩,穩坐驢背,仍能手持佛珠唸經。毛驢四蹄撒歡,踏得山石“得得”脆響,人和驢都顯出幾分精神。

④到了山下村莊,天正好大亮。病家主人早已在路口迎接。高僧下驢進屋,對病人望聞問切。主人回過身,將一捆鮮嫩青草恭恭敬敬放在驢面前,毛驢便很友好地望望主人,三縷二縷銜起而食,吃得優雅而且氣質。吃飽了,高僧也正好從房中走出,主人千恩萬謝,高僧雙手合十作別,騙腿兒上驢又去了其他病家。

⑤高僧了凡騎驢巡診,救治山民無數,百姓無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懸崖峭壁上為其開鑿一塊巨型“功德碑”,百姓聞訊,無不響應,紛紛傾囊捐款。了凡知道後,嚇了一跳,喊聲“罪過”,騎上毛驢便去阻攔,好説歹説,鄉親們才作罷。

⑥了凡好品茗。高僧脱俗,品茶也極講究,他一年四季飲的都是綠茶。綠茶的香氣最雅緻,一壺開水衝進去,那墨綠*的茶葉打着旋兒舒展成一個個透明的氣泡,一股幽香能感染一片天地。茶具是一盞成窯五*小蓋盅,雕鏤奇絕,一*山水人物,並有草字圖印,那是出家前病家送他的,已摩挲得通體發亮。過去,了凡一直用山上的泉水煮茶,後來換成了山下村莊的“龍眼井”水。了凡第一次接過病家遞給他的“龍眼井”水便眼前一亮。病家把水倒得滿滿的,水高過杯口,光滑如披了一層緞子面。高僧道聲“極品”,喝一口果真比山上泉水更加甘冽。自此之後,了凡便改用“龍眼井”水煮茶燒飯。

⑦為了凡運水的便是那頭大腦門毛驢。

⑧了凡先是領着毛驢下山馱了幾次水,然後便決定讓毛驢單獨去馱。

⑨天未亮,高僧便起牀打火燒飯,接着添草加料,把毛驢餵飽,而後在驢身上拴好水桶,目送毛驢下山。

⑩這是毛驢第一次單獨下山馱水。毛驢因主人對自己的信任而激動,打着響鼻兒一溜小跑,沒多久便來到了井邊。這時“龍眼井”邊已聚集了三三兩兩打水的鄉親。老鄉們見了毛驢獨自下山,先是一陣驚訝,再望水桶,更為驚奇——桶裏邊競放着兩張烙餅。人們一下子明白了——高僧要用烙餅換水吃。人們爭先恐後地為水桶灌滿水,烙餅卻沒有留下,依舊讓毛驢馱回去。高僧為鄉親們辦了那麼多好事,為他打水也要報酬麼?

11第二天,毛驢又來馱水,不過這次桶裏的烙餅卻變成了四張,鄉親們給桶灌滿水後,依舊不肯把烙餅留下,毛驢便原地打轉怎麼轟也不走。一老人説:“他一準是上次馱回了烙餅,捱了大師的責怪。”人們只好留下烙餅,毛驢歡快地打個響鼻兒,立即轉身上了山。

12這以後,毛驢每天都在大清早兒下山,用烙餅換水,誰第一個見剄毛驢,誰便拿走烙餅,然後負責給水桶灌水。

13毛驢馱水,一直持續了二十年。這天早晨,天上下起了白毛雪。毛驢又下了山,然而身上不見了水桶和烙餅。毛驢見到鄉親們,仰天大叫,四蹄刨擊地面,一臉的焦躁與不安。鄉親們心裏咯噔一下子,忙朝山上奔……入寺廟進禪房,見了凡已經坐化了,眼前一盞茶水,也已*涼。

14鄉親們含着淚把毛驢拉下山。大夥一商議,決定輪流養護它,每家一月。到了新家,毛驢拉磨馱柴,任勞任怨。當然,有一件事鄉親們誰都不會忘記,那便是户與户交接時,新主一定會和毛驢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獻一杯“龍眼井”茶。

                                          (選自2015年第2期《東風文藝》)

(1)下列對這篇小説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的分析和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第④段中通過對高僧、病家主人、毛驢的描述,十分形象地表現了三者之間彼此親切友好、*融洽的關係。

B.鄉親們要捐款鑿“功德碑”,了凡知道後,嚇了一跳,喊聲“罪過”就前去阻攔,因為他覺得鄉親們此舉妨害了出家人仁德的修煉。

C.了凡第一次接過病家遞給他的“龍眼井”水便眼前一亮,覺得用它燒飯比用山上的水更好吃,便改用“龍眼井”水煮茶燒飯。

D.小説兩次寫到毛驢打響鼻兒,第一次是由於得到了大師的信任,第二次則是由於完成了大師交給的任務。

E.小説注重鋪墊,第②段中交待毛驢長了一個“大門頭”,為下文毛驢通人*的種種表現埋下了伏筆。

(2)試分析了凡大師的形象特點。(6分)

(3)小説以“清茶”為題,有什麼好處?(6分)

(4)小説着重描寫了毛驢三次單獨下山的情節,每次毛驢的表現不一樣,鄉親們的反應也不一樣,所表現的思想內涵也不一樣。請結合小説內容具體分析,並説説這樣寫的效果。(8分)

【回答】

(1)AE(選A給3分,選E給2分,選D給1分)

(2)①仁慈善良:小毛驢早產,出生時便死了母親,了凡大師將小毛驢抱到山上,用米湯把它喂活。他怕鄉親們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揹着*葫蘆騎毛驢下山巡診。不白給鄉親添麻煩:用烙餅換水吃,並堅持讓鄉親們收下烙餅。②淡泊名利:聽説百姓要捐款為他建“功德碑”,他立即騎着毛驢前去阻攔,好説歹説,鄉親們才作罷。③深受百姓愛戴和尊敬:百姓無不感念他的恩德,有人提出在懸崖峭壁上為其開鑿一塊巨型“功德碑”,百姓聞訊,無不響應。輪流蓄養毛驢的新主一定會和毛驢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獻一杯“龍眼井”茶。(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3)①清茶是小説的線索,串聯起了小説後半部分的情節。②寓意了凡大師普濟眾生的高尚醫德像清茶一樣滋潤着鄉親們的心。③龍眼井水煮茶聯結了了凡大師和鄉親們的緣分,維繫着雙方的深厚情誼,清茶象徵着了凡大師和鄉親們的乳水深情。④最後寫户與户交接時,新主一定會和毛驢一起上山,在高僧墓前敬獻一杯“龍眼井”茶,表達了鄉親們對了凡大師的無限感激、懷念和敬仰之情,深化了主題。(每點2分,答出3點即可。)

(4)①毛驢第一次下山駝水,非常興奮激動。鄉親們見到毛驢後先驚訝,再驚奇,最後爭先恐後地灌水。表現了鄉親們對高僧的愛戴敬仰之情。②毛驢第二次下山馱水,站在原地不肯走,鄉親們把烙餅留下後它歡快地上了山,表現了毛驢的聰慧和高僧的高風亮節。③小説中寫的第三次單獨下山,毛驢見到鄉親們,仰天大叫,四蹄刨擊地面,一臉的焦躁與不安,表現了毛驢的聰慧,人們的擔心焦慮也預示着高僧的仙逝。④這三次毛驢單獨下山的情節中,毛驢、鄉親們的表現各不相同,通過毛驢三次下山情節的描寫,突出表現了毛驢之“聰”、高僧之“高”、鄉親與他們之間的感情之“深”。也從側面烘托了大師的形象,且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每點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傳記的內容和技巧。這類題一般是對文章內容、手法、風格的綜合考核的題目,文章內容有文章細節和人物*格概括,細節可參考論述類問題閲讀進行答題,人物*格分析要注意準確*,此題都是涉及文章細節的題目,需要逐項結合文本內容進行排查。D項“第二次則是由於完成了大師交給的任務”交代不明確,一般理解為馱水的任務,第二次實際上是因為鄉親們留下了烙餅,遂了大師的以烙餅換水的心願,驢兒因此高興而打着響鼻兒。B項“妨害了出家人仁德的修煉”於文無據,大師只是淡泊名利,不贊成這樣做而已。C項“覺得用它燒飯比用山上的水更好吃”錯誤。回答本題,需要在整體把握文本的基礎上進行分析歸納。先審清題幹“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的要求,後把備選項與文本內容逐項比對,防止發生史實表述錯誤、分析感知不當等錯誤,在此基礎上判斷對錯。

考點:分析作品主要表現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解析:題幹問的是“分析了凡大師的形象特點”。這是考查小説中的人物形象。答題的模式為:某某是一位……的……形象,……事例(描寫)體現了……特點。首先到文中找到人物的言行舉止,這些內容是正面描寫,從中分析人物的特點;然後找作者和文中人物對其的評價,這是側面襯托。了凡大師將小毛驢抱到山上,用米湯把它喂活。他怕鄉親們到山上看病不方便,便每月初一、十五揹着*葫蘆騎毛驢下山巡診,這些內容體現大師的仁慈善良;百姓要捐款為他建“功德碑”,他立即騎着毛驢前去阻攔,這説明他淡泊名利;有人提出在懸崖峭壁上為其開鑿一塊巨型“功德碑”,百姓聞訊,無不響應,這説明他深受百姓愛戴。

考點:欣賞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3)試題分析:題幹問的是“小説以‘清茶’為題,有什麼好處”,這是考查小説標題的妙處(作用)。對於標題作用的分析鑑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1)設置懸念;(2)貫穿始終。使結構嚴謹的線索;(3)突出人物的形象或者*格;(4)推動(暗示)情節發展;(5)突出主題,對主題的表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6)以某種藝術手法達到吸引讀者的目的。“清茶”是一實物,這樣的內容一般具有線索方面的串聯作用;同時可以從寓意的角度分析其內涵。

考點: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試題解析:題幹問的是“小説着重描寫了毛驢三次單獨下山的情節,每次毛驢的表現不一樣,鄉親們的反應也不一樣,所表現的思想內涵也不一樣。請結合小説內容具體分析,並説説這樣寫的效果”。題幹中其實已經給出了提示,首先應先到文中找到“毛驢三次單獨下山的情節”,然後抓住“每次毛驢的表現不一樣”“鄉親們的反應也不一樣”,最後結合主旨分析其內涵和效果。

考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現代文學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