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胡鬆年,字茂老,海州懷仁人。幼孤貧,母鬻機織,資給使學,讀書過目不忘,尤邃於《...

來源:國語幫 2.28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胡鬆年,字茂老,海州懷仁人。幼孤貧,母鬻機織,資給使學,讀書過目不忘,尤邃於《...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後面題目。

胡鬆年,字茂老,海州懷仁人。幼孤貧,母鬻機織,資給使學,讀書過目不忘,尤邃於《易》。政和二年,上舍①釋褐,補濰州教授。八年,賜對便殿,徽宗偉其狀貌,改校書郎兼資善堂贊讀。為殿試參詳官,以沈晦第一,徽宗大悦曰:“朕久聞晦名,今乃得之。”遷中書舍人。

時方有事燕雲②,鬆年累章謂邊釁一開,有不勝言者。忤時相意,提舉天平觀。建炎間,密奏中原利害,召赴行在③,出知平*府。未入境,貪吏解印斂跡,以興利除害十七事揭於都市,百姓便之。

除給事中。會選將帥,鬆年奏:“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在上之人識擢何如爾。願陛下親出勞*,即行伍搜簡之,必有可為時用者。”又奏:“恢復中原,必自山東始,山東歸附,必自登、萊、密始,不特三郡民俗忠義,且有通、泰飛艘往來之便。”除兼侍講。

王倫使金還,言金人慾再遣重臣來計議,以鬆年試工部尚書為韓肖胄副,充大金奉表通問使。時使命久不通,人皆疑懼,鬆年毅然而往。至汴京,劉豫④令以臣禮見,肖胄未答,鬆年曰:“聖主萬壽。”豫曰:“聖意何在?”鬆年曰:“主上意,必復故疆而後已。”使還,拜吏部尚書。

俄以疾提舉洞霄宮卜居陽羨雖居閒不忘朝廷事屢言和糴科斂防秋利害帝皆嘉納。紹興十六年,病革,呼其子曰:“大化推移,有所不免。”乃就枕,鼻息如雷,有頃卒,人謂不死也。年六十。

鬆年平生不喜蓄財,每除官例賜金帛,以*興費廣,一無所陳請,或勸其白於朝,曰:“弗請則已,白之是沽名也。”喜賓客,奉入不足以供費,或請節用為子孫計。鬆年曰:“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況俸廩,主上所以養老臣也。”                                                  (節選自《宋史•胡鬆年傳》)

【註釋】①上舍:王安石變法把太學生分為外舍生、內捨生、和上舍生三等。“捨生”即上舍生,太學生中高班的學生。 ②燕雲,是指五代時後晉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燕指幽州,雲指雲州。

③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這裏指朝廷。  ④劉豫:宋高宗建炎二年濟南府知府,投降金朝;建炎二年四年,受金冊封為“大齊皇帝”,後遷都汴京。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俄以疾/提舉洞霄宮卜居/陽羨雖居/閒不忘朝廷事/屢言和糴/科斂防秋利害/帝皆嘉納

B.俄以疾提舉/洞霄宮卜居陽羨/雖居閒/不忘朝廷事/屢言和糴科斂/防秋 利害/帝皆嘉納

C.俄以疾提舉洞霄宮/卜居陽羨/雖居閒不忘朝廷事/屢言和糴科斂/防秋利害/帝皆嘉納

D.俄以疾提舉/洞霄宮卜居/陽羨雖居/閒不忘朝廷事/屢言和糴科斂防秋/利害帝皆嘉納

11.下列對文中加橫線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殿試:是科舉制度中最高一級的考試,在宮廷舉行,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考策問一場。

B.行伍:我國古代兵制,五人為伍,十人為行,後用“行伍”泛指*隊。

C.除、擢、拜:提拔任用。李密《陳情表》中有:“拜臣郞中”“除臣洗馬”“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D.吏部尚書:吏部的最高級別長官,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勛等事務,為*六部尚書之首。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胡鬆年為人正直,遭到地方官嫉恨,他出任平*府知府時,平**解下官印把它隱藏起來。胡鬆年僅僅依靠當地百姓,不露聲*順利開展工作。

B.胡鬆年在朝廷需要他挺身而出的情況下,毅然出使偽齊*。面對對方的無理要求,他進行了柔中有剛的有力回擊。出使歸來被任命為吏部尚書。

C.胡鬆年始終心憂國事,對待生死豁達樂觀。屢次獻言,皇帝多有采納。病情危急時對兒子説,“生老病死,在所難免。”就在鼾聲如雷中坦然離世。

D.胡鬆年不貪錢財,不為子孫儲蓄。按照慣例,官吏升遷朝廷都要賞賜財物,但因*隊建設需要大量費用,他並沒有向朝廷提出賞賜財物的請求。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況俸廩,主上所以養老臣也。

(2)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回答】

10.C

11.B

12.A

13.(1)賢能但多財,就會有損志節,況且俸祿是皇上用來贍養老臣的。(“賢”“損”“俸廩”“所以”各1分,語句通順1分 )

(2)特意派遣將領守護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它的盜賊進入和意外變故(發生)。(“故”“將”“備”“非常”“……者……也”表判斷,各1分)

【解析】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先通讀語段,把握大概內容,辨別表達方式,這個語段主要是敍事,故應抓住人名;然後找斷句的標誌,先易後難。先抓名詞、動詞,再抓特殊句式。名詞(代詞):“帝”;謂語動詞:“居”“居閒”“言”“防”“嘉納”。藉助這些內容即可斷開。

【考點定位】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給文言文斷句,首先要閲讀全文,瞭解文意,這是斷句的先決條件,如果想當然地斷下去,就容易發生錯斷。比如本語段中是説胡鬆年因病閒居不忘向皇帝進言。文言文斷句技巧:一是利用對話標誌斷句。常以“曰”、“雲”、“言”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時,應根據上下文判斷出問者、答者,明辨句讀。二是藉助文言虛詞斷句。古人的文章沒有標點符號,為了明辨句讀,虛詞就成了重要的標誌。尤其是一些語氣詞和連詞的前後往往是該斷句的地方。句首發語詞: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竊、請、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句尾詞: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耶、與(歟)、邪(耶)等經常用於疑問句末尾;哉、夫等經常用於感歎句尾。其後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三是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文言中常有對偶句、排比句,抓住這個特點斷句,常能收到斷開一處、接着斷開幾處的效果。四是抓住名詞、動詞以及特殊句式斷句。比如本題就是藉助名詞和謂語動詞來斷句的。

11.

試題分析:B古代*隊編制,二十五人為行,五人為伍。後用“行伍”泛指*隊,選項中“十人為行”錯。

【考點定位】識記文學常識。能力層級為識記A

【名師點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曆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於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一要立足課本,適度擴展,平時在課本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識,要以“重要”為標準,注意知識的遷移和延伸;二要點面結合,增強感知:複習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以重點和薄弱為中心,將相關知識內容予以遷移、擴展,比如識記重要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為中心,將其生平、主要創作風格等一併識記。

12.

試題分析:A項,“*解下官印把它隱藏起來”錯誤,應為“*辭去官職,收斂行跡”。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名師點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題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答題時注意分析選項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實這些情節,如此題選項A原文是“貪吏解印斂跡”是對“解印斂跡”理解有誤,屬於曲解文意。

13.

試題分析:主要重點詞語的翻譯:(1)賢——賢能,損——損害,俸廩——俸祿,所以——用來……的。(2)故——特意,將——將領,備——防備,非常——意外事故,……者……也表判斷。

【考點定位】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技巧點撥】文言翻譯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內容,文言文的翻譯註意直譯,把句子中的每一個字都要落到實處,不能翻譯的助詞等刪掉,省略的內容根據上下文補充,這樣才能做到不丟分。比如本題“故”在此處是一個副詞,根據後面“遣將”,可以推斷“故”是副詞,應譯為“特意”的意思。特殊句式,……者……也表判斷,翻譯時要譯出。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賦分點的落實,如此題中的“損”“備”“非常”等詞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後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

【參考譯文】

胡鬆年字茂老,海州懷仁人。幼年時孤苦貧寒,母親織布賣錢,供養他上學。讀書過目不忘,尤其精通《易經》。政和二年(1112),以上舍生任官,擔任濰州教授。政和八年,賜對便殿,徽宗因他像貌雄偉,改任他為校書郎兼資善堂贊讀。任殿試參詳官,以沈晦為第一名,徽宗大喜説:“我很早就聽説了沈晦的名字,今天才得到他。”升遷胡鬆年為中書舍人。

當時正從事收復燕雲地區,胡鬆年多次上奏説邊恤一開,即有許多不能言説的事情發生,不符合當政者意思,被罷提舉太平觀。建炎年間,祕密上奏論述中原利害,召到朝廷,出知平*府。尚未入境,貪吏解下官印隱藏起來,胡鬆年將興利除弊的十七件事項張榜在都市上,百姓感到便利。

朝廷任命他為給事中。恰逢朝廷選拔將帥,胡鬆年上奏説:“富貴的人容易行善,貧賤的人難以成功,關鍵在於上面的人怎樣認識提拔。希望陛下親出慰問部隊,就在*隊 中搜羅挑選,必然會有可以使用的人才。”又上奏:“恢復中原,必須從山東開始,山東歸附,必須從登、萊、密州開始,不只是因為三郡民俗忠義,還因為有通、泰飛船往來的便利。”被任兼侍講。

王倫出使金朝回來,説金朝想再派重臣前來計議講和事宜,以胡鬆年任工部尚書作為韓肖胄的副手,充任大金奉表通問使。當時使命久不通,人們都人心疑慮,胡鬆年毅然前往。到達汴京,劉豫命令他們以臣子之禮相見,韓肖胄沒有回答,胡鬆年説:“聖主萬壽無疆。”劉豫問:“聖主意圖何在?”胡鬆年回答:“聖主的意圖,必恢復故疆而後已。”出使回來,被任命為吏部尚書。

不久因病提舉洞霄宮,居住在陽羨,雖然居閒但不忘國事,多次上書論説和糴科斂、防秋利害,皇上都嘉獎採納。紹興十六年(1146),病重,招呼兒子説:“生老病死,在所難免。”於是就枕,鼾聲如雷,一會兒後去世,人們都説他沒有死。時年六十歲。

胡鬆年平生不喜歡積斂財產,每次任官按例要賜予金帛,胡鬆年因*事耗費巨大,一無所求,有人勸他告訴朝廷,他説:“不請則已,告訴朝廷就成了沽名釣譽。”喜歡賓客,俸祿不足以供費,有人請他為子孫着想節省用度。胡鬆年説:“賢能但多財,就會有損志節,況且俸祿,是皇上用來贍養老臣的。”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