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年年依舊的菜園遲子建外祖母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菜園。春天一到,最先種上的是菠...

來源:國語幫 1.2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年年依舊的菜園遲子建外祖母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菜園。春天一到,最先種上的是菠...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題。


年年依舊的菜園


遲子建


外祖母家有一片很大很大的菜園。春天一到,最先種上的是菠菜、生菜和白菜,之後種香菜、水蘿蔔和土豆,再之後種那些爬蔓的植物:豆角、倭瓜、黃瓜等。當然,如果弄到茄子秧、柿子秧、辣椒秧,它們也一定會被恰到好處地栽種在園子裏,那時候菜園中的蔬菜品種可就豐富多了。


菜園中不總種菜,也種花。花種在邊邊角角的地方。有步步高、胭粉豆、大煙花、地瓜花、爬山虎,當然種得最多的要數掃帚梅了。只要花一開,蜜蜂和蝴蝶就來了。綠油油的菜地襯托着紫白紅黃的花朵,看上去美極了。


太陽剛下山了,菜園中還散發着陽光留下的餘温,待到月亮升起的時候,菜園完全是另外的景緻了。分不清哪裏是花,哪裏是菜,只是見月光像泉水一樣傾瀉下來,把那些開花的不開花的植物全都鍍上一層銀光。這時候蜜蜂和蝴蝶都不見了,只是聽得見水邊青蛙的叫聲,像是在歌頌月夜下菜園的美景。而當天*微明、菜園種的植物沾染了濃重的露水、太陽忽然躍出山頂將露珠照散的時候,農人們也就下田幹活了。


外祖母對外祖父説:“你去給園子鋤鋤草。”我便跟着外祖父到園子中鋤草。


外祖父對外祖母説:“你去園子裏給我弄點葱來蘸醬。”我便跟着外祖母到園子中拔葱。


我常常在幫助外祖父鋤草的時候將苗也鋤了下來,我也往往在幫外祖母拔葱的時候將葱根斷在土裏。我總是幫倒忙,但外祖父和外祖母從不責備我,我是太愛菜園了。


外祖父和外祖母都是農民。農民是土地真正的主人。我扯着外祖父的手時感覺那手是粗糙而荒涼的,我扯着外祖母的手時感覺那手也是粗糙而荒涼的。外祖父擺弄那些農具的時候我便也跟着擺弄,外祖母給地施肥時我便也跟着施肥。


我不喜歡穀子。外祖母就説:“穀子是糧食啊,人是靠它才活命的啊。”我就漸漸喜歡上了穀子。


外祖父説:“別小看我這片菜園和自留地,它可以養活城裏的幾十條人命哪。” 我便知道城裏其實是個很貧乏的地方。


外祖母告訴我,我生活的地方就是農村,我便知道農村是廣大的,我也知道那些菜地和麥田都是農民的命根子。我跟着他們學會了打壟、鋤草、間苗、施肥和收割,所以直到如今我的手仍然缺乏女*的細膩和柔美,它們同樣是粗糙而荒涼的。


當我的雙手遠離那些農具的時候,我就很自然地用手拿起筆回憶那些讓人感到樸實和親切的消逝了的日子。回憶那菜園,菜園裏的螞蚱和蜻蜓;回憶麥田,豐收後有稻草人屹立在麥田裏的情景。我便覺得那田野的風又微微吹來,我的心頭不再是一潭死水,我生命的血液又會暢快地在體內湧流起來。


當我坐在城市的咖啡廳裏聽着那些飽食終日的人發着空虛的牢騷,我便會想到外祖父勞累一天後吃罷晚飯沿着菜園散步的情景。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氣,所以無論在他生前或死後,他的睡眠都是安詳的。如今他在他種過黃豆和玉米的土地上安息了。


外祖母依然健在,她仍然用她粗糙而荒涼的手忙碌在菜園裏。外祖母種的菜外祖父如今是吃不到了,就由她的兒孫來吃,而到了她的兒孫也吃不到了的時候,外祖母肯定早就不在人間了。而菜園總要有人種下去。人一代代地老去,菜園卻永遠不老。


冬天來了。冬天來了的時候菜園就被雪覆蓋了。那些好看的螞蚱和蜻蜓不見了,那些花和碧綠的菜蔬也都死滅了。白雪覆蓋着生長過茂盛植物的土地,白雪同樣覆蓋着為耕種這些植物而死去了的人的靈魂,那些寂寞而寬厚的依附着土地的靈魂。


我的手是粗糙而荒涼的。


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涼的。                                     (本文略有刪改)


18.文章前三段寫出了菜園哪些特點?(3分)


     答:                                                                         


19.作者在寫外祖父、外祖母與自己的手時,為什麼反覆用“粗糙而荒涼”來形容?又為何説“我的文字是粗糙而荒涼的”?(6分)


     答:                                                                         


                                                                                   


20.簡要闡釋劃線句的含義。(4分)


     答:                                                                         


21.有評論者説:這篇文章“在樸素、平淡的文字中藴藏着深邃而濃烈的情感”。試就這個方面寫一段100字左右的賞析*文字。(5分)

【回答】

18.(3分)特點:豐富,絢麗,月下菜園的靜謐、朦朧(每答對一點給1分,“靜謐”“朦朧”中答對1個即給1分)。


19.(6分)(1)“粗糙而荒涼”是外祖父、外祖母飽經滄桑、*苦勞作的寫照,也是我農村生活的見*(2分)。(2)寫的是農村、農民和土地,帶有濃厚的農村氣息(內容方面);文字樸實、沒有雕琢(語言方面);表現了追憶往日生活時的感傷(情感方面);文字是淺陋、蒼白的,難以充分表達那種深厚、豐富的感受。(共4分,以上4個方面中答對其中2個方面即可得滿分,意思相近即可)


20.(4分)外祖父生前過着一種充實、純樸、本真的生活;死後迴歸自己耕種過的土地,所以他是安詳的。(“生前”、“死後”兩層意思各2分)


21.(6分)可從以下任何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入手:


(1)文章寫景部分寫菜園的蔬菜、花木,寫冬天白雪覆蓋的園子,沒有雕琢修飾,但對菜園的喜愛,對童年生活的追懷溢於言表。


(2)中間敍述部分,作者寫與祖母的交流,沒有華麗、精緻的詞藻,樸實、淡遠,但深刻地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對土地、故土的熱愛。


(3)後面部分回溯鄉村生活,語淡情真,表現對現代城市生活的思考和對故鄉親人的摯愛。

知識點:單元測試

題型:未分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