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李清照傳(節選)國難當頭之時,南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卻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亂,眾官...

來源:國語幫 1.94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李清照傳(節選)國難當頭之時,南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卻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亂,眾官...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後面題。

李清照傳(節選)

國難當頭之時,南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卻愈加激烈,朝廷章法大亂,眾官無所依從。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趙明誠罷守*寧被命移知湖州,但未到任即被免。三月,清照與明誠乘船上蕪湖,入姑孰(準備移居贛水上),沿*而上時經過和縣烏*(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處)。

秦亡後,項羽與劉邦爭奪天下,最後失敗。項羽垓下兵敗後,逃至烏*畔,烏*亭長欲助項羽渡*,項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東子弟渡*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言罷,拔劍自刎。面對歷史遺蹟,撫昔思今,清照思緒難平,於是作詩一首,題為《烏*》: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東。詩中通過歌頌項羽這位失敗了的英雄,向人們展示了這樣一種人生哲學:活,要活得昂揚,出類拔萃,有聲有*;死,要死得壯烈,慷慨英武,可歌可泣。氣節,是人的精神風貌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同時,詩人還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了無氣節和昏庸無能。

五月,明誠把家屬送到池陽(安徽貴池),又接到旨意復知湖州。六月十三日,盛夏酷暑,明誠離池陽,“塗(途)中奔馳,冒大暑,感疾”。(《金石錄後序》)行至建康時,病勢已重。七月末,清照於池陽聞訊,心急如焚,急解舟赴建康,然而已無力迴天。八月*日,明誠病逝。

從此,清照將永遠是孤雁一隻了。再沒有“相對展玩咀嚼”金石書畫藏品的欣慰,再沒有“相向惋悵者數日”的餘韻,再沒有坐歸來堂鬥茶大笑的樂趣,更不會再有苦苦相思之後團聚的甜蜜了。相見直要待來生。前路漫漫,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顛沛流離,是世情險惡中傷欺侮。遭此一擊,剛毅的清照,也難以承受了。“葬畢,餘無所之餘又大病,僅存喘息。”(《金石錄後序》)李白是“拔劍四顧心茫然”,而清照此時是“葬畢夫君心茫然”。山河破碎,家破人亡,清照無限悲痛,大病一場。蘸着血淚,她寫下了《祭趙湖州文》,其中有句雲:“白日正中,歎龐翁之機捷。堅城自墮,憐杞婦之悲深。”“白日”句典出宋代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八:襄州居士龐藴將入滅(佛教稱僧人死亡為入滅),令其女靈照觀日之早晚來報。其女回報説:“日已中矣,而有蝕也。”待父出門觀看時,其女“即登父坐,合掌而亡。”父見其狀,誇其女“鋒捷”,龐延至七日之後乃亡。此句即謂明誠先己而亡,死得其所,較之後亡者之處境為好,以聊示*,寓己悲痛之深。“堅城”句典出杞梁妻哭夫的故事。《孟子·告子下》中有“華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變國俗”的話。劉向《説苑·善説篇》載:“昔華舟杞梁戰而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為之崩,城為之阤。”“阤”即潰塌之意。此句意謂己之悲傷同於杞婦,而“堅城”一詞,語涉雙關,且以暗示趙明誠為國之長城之意。這組駢文對句是此篇祭夫文中僅存下來的殘句。對於夫君於亂離中暴病身亡,清照含着無限的悲痛,這一“歎”一“憐”中,哀之痛,傷之切已溢於言表。

9.理解文中劃線的句子“從此,清照將永遠是孤雁一隻了”在文中的含義。

10.從選文看,李清照創作《烏*》一詩的背景和目的分別是什麼?請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

11.作者在讀到李清照《烏*》一詩的時候感慨地説:“氣節,是人的精神風貌中至關重要的因素。”請結合本文談談你對“氣節”的理解。

【回答】

9.①結構上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過渡到寫李清照後半生的艱難生活,寄寓了作者深切的同情。②説明缺乏真情的生活了無生趣,表明李清照從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開始了一個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的痛苦歷程,感情、境遇也從此改變。

10.背景:李清照隨夫來到項羽自刎的烏*,撫昔思今,感慨萬千。目的:展示自己的人生追求,諷刺了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了無氣節的昏庸無能。

11.⑴面臨人生的重大選擇時:生,要堂堂正正,出類拔萃;死,要轟轟烈烈,慷慨悲壯。(就寫《烏*》詩而言)⑵在民族危亡時刻,不應計較個人的得失。(就“國難當頭之時,南宋統治集團內部的爭奪卻愈加激烈”而言)⑶在山河破碎時,不能苟且偷安。(就“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了無氣節和昏庸無能”而言。)(提到“李清照本人不南渡,不投降,充分顯示個人的氣節;其丈夫趙明誠抱病赴任,死於途中,為國之長城,顯示其為國而死的氣節”就可以給4分)

【解析】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理解句子在文中含義的能力。理解句子的幾種方法:(1)抓住關鍵詞語理解(2)聯繫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據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寫作目的理解句子。要學會聯繫背景,分析語句中的修辭手法,剝開修辭的外衣,找尋藴藏在當中的抽象道理和深層的含義。從文章結構角度説,這一句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從文章內容上講,這句話表明李清照從此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開始了一個孤苦伶仃顛沛流離的痛苦歷程,感情、境遇也從此改變,這是她一生再大的一個轉折點。

考點: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0.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篩選文本信息並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從文本中找到與李清照創作《烏*》一詩的背景和目的相關的第二段,然後根據第二段內容的提示,在篩選整合的基礎上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不能照抄原文。“面對歷史遺蹟,撫昔思今,清照思緒難平”“氣節,是人的精神風貌中至關重要的因素。同時,詩人還諷刺了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了無氣節和昏庸無能。”可根據這些語句的提示概括作答。

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1.

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開放*的探究題,解答本題,應結合着文章中李清照的人物精神,聯繫現實生活進行探究。李清照的形象及精神,可聯繫文本中在面臨人生抉擇、國家危亡、山河破碎等階段的精神及氣節闡述自己的理由與看法,只要符合文本大意,言之有理即可。

考點: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對作品進行個*化閲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知識點:實用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