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從稗史到大雅:*小説的現代轉型小説是西方近代以來的主要文學文體,但是在*卻一...

來源:國語幫 1.71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從稗史到大雅:*小説的現代轉型小説是西方近代以來的主要文學文體,但是在*卻一...

閲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從稗史到大雅:*小説的現代轉型

小説是西方近代以來的主要文學文體,但是在*卻一直是下九流的“閒書”而不登大雅之堂。《漢書·藝文志》説“小説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説者之所造也”。小説家被稱為稗官,小説被稱為不能與正史相提並論的稗史。那些飽讀聖賢書的君子自然不肯光顧小説,即使是那些才子,也是在正宗的詩文之外偶涉小説,大都拿小説不當正經事,將小説稱為“閒書”。明清兩代,即使是對《三國演義》與《水滸傳》肯定*的評論,也認為它們不可以與《左傳》《史記》相提並論,仍然是“稗史”的地位,而沒有人敢像亞里士多德那樣説文學高於歷史。只有那些落第的文人,不厭其煩地寫作數量繁多的實現自己白日夢理想的才子佳人小説,而且幾乎是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團圓結局。

*午戰爭驚醒了*人的酣夢,*文學的現代轉型首先就從重視小説的地位開始。梁啟超反傳統之道而行之,以矯枉過正的方式將小説的地位抬到了一種罕見的高度:“今日欲改良羣治,必自小説界*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説始。”而譴責小説的出現,尤其是以林紓為代表的西方小説的大量翻譯,也促成了小説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當然,*小説的現代轉型進程是緩慢的,我們屢屢看到翻譯者以*話本小説的敍述模式去變異翻譯文本,刪削原有的大段的景物描寫,甚至以説話人的身份現身説法。但是,他們的努力並非沒有意義,正是因為梁啟超顛覆了視小説為小道的傳統而將之視為文壇的正宗,譴責小説造成的廣泛影響以及在這之前已經有近兩千餘種的外國小説的翻譯文本,所以在五四文學*中魯迅發表其“格式特別”的小説時,無須一個**的論*過程,現代小説就順利登上了文壇正宗的舞台

那麼,魯迅使小説這種文體從傳統向現代成功轉型的貢獻表現在哪裏呢?胡適是以白話文的準繩衡量傳統與現代以及藝術的優劣,就此而言,魯迅的小説其實比起宋元話本來並不顯得通俗易懂。且不説他的早期小説《斯巴達之魂》《懷舊》等是用文言文寫的,《狂人日記》開篇就是一個文言的序。關鍵就在於,胡適的衡量標準是有問題的,普實克在其著名的《〈懷舊〉——*現代文學的先聲》一文中,就探討了這篇文言小説所具有的現代*特徵,由此可見,文學的現代*有諸多的特徵,白話僅僅是其中一個要素,把是否使用白話看成是衡量現代*的唯一標準是謬誤的。普實克指出的魯迅小説不以故事取勝而淡化情節,涉及現代小説重要的審美特徵。魯迅小説超越了傳統的現實主義而與現代派小説接近,其悲劇*是對傳統大團圓的顛覆。魯迅認為大團圓是不敢正視人生的“瞞和騙”,表現的是“怯弱,懶惰,而又巧滑”的國民*。而現代的新文學則應該與這種大團圓對立,真誠地正視人生的血痕和淚痕,寫出人生的“血和肉”。

閲讀魯迅的作品,且不説完全籠罩在悲觀絕望的藝術氛圍中的《彷徨》,就是魯迅在《自序》中標榜“聽將令”而露出若干亮*的《吶喊》,其悲涼的基調也讓人壓抑得透不過氣來。《狂人日記》中的覺醒者面對無人理解且將他視為瘋子的環境絕望地呼喊着“救救孩子”,《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像一條*一樣地默默地死去而無人同情,《祝福》中的祥林嫂在舊曆年底懷着到*間被分屍的恐懼鬱鬱而終……即使是魯迅的喜劇*小説,也是含淚的笑,而且長歌當哭的淚水要壓倒短暫的笑,尤其是《阿Q正傳》,當阿Q覺得自己做*黨受難卻實際上是被當作盜賊殺頭的時候,看客們跟着這個死囚僅僅是想聽他唱一段,讓人在笑後陷入深深的悲哀與反省之中。

(有刪改)

1.下列關於魯迅小説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魯迅小説的現代*並不表現在通俗易懂,而在於其具有現代小説的重要的審美特徵,超越了傳統的現實主義而與現代派小説接近。

B.魯迅的很多小説是悲涼的基調,是悲劇的結局。這種悲劇*顛覆了*傳統小説幾乎千篇一律的才子及第、奉旨成婚的大團圓結局。

C.《彷徨》《吶喊》中的作品全都籠罩着悲觀絕望的藝術氛圍,即使是喜劇*小説《阿Q正傳》也讓人完全沉浸在悲哀與反省之中。

D.《狂人日記》不能因為正文是白話文,就認定它是現代小説;《懷舊》也不能因為它是用文言寫成的,就否定它的現代*。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亞里士多德説文學高於歷史。而在*古代,飽讀聖賢書的君子瞧不起小説,才子只是偶涉小説,落第的文人也只是通過寫小説做白日夢。

B.梁啟超冷靜客觀地評價了小説的地位,提出了“小説界*”的號召,提倡寫作“新小説”,促成了小説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

C.*小説的現代轉型進程是緩慢的,這就導致一些翻譯者在翻譯西方小説時還以*話本小説的敍述模式去變異翻譯文本。

D.胡適以白話文的準繩衡量傳統與現代以及藝術的優劣是錯誤的。白話並不是評判文學現代*的要素之一。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國演義》與《水滸傳》雖然在明清兩代得到了肯定*的評論,但仍沒有擺脱“稗史”的地位。直到《紅樓夢》出現,傳統小説才沒有被看作是“閒書”。

B.如果沒有梁啟超顛覆了視小説為小道的傳統,沒有譴責小説造成的廣泛影響,沒有五四文學*之前的外國小説的翻譯,魯迅發表現代小説就不會那麼順利。

C.魯迅認為*人喜歡大團圓的結局是不健康的國民*的表現,認為現代的新文學應該與這種大團圓對立。他也在自己的創作中努力實踐自己的這一觀點。

D.魯迅在夏瑜的墳頭上憑空添上一個花環,表明*還有後來人,想以此透出幾分亮*;然而,這種企圖連夏大媽也只能理解成兒子的冤魂顯靈。這種隔膜增加了《*》的悲劇*。

【回答】

1.解析:選C。絕對化。文中並未説“《吶喊》中的作品全都籠罩着悲觀絕望的藝術氛圍”,“完全沉浸”也不恰當。

2.解析:選A。B.“冷靜客觀地評價”錯誤;梁啟超“矯枉過正”地“抬高”了小説的地位;C.強加因果;D.文中認為白話是文學的現代*的諸多特徵中的一個要素。

3.解析:選A。無中生有。《紅樓夢》仍屬於傳統中的“閒書”。

知識點:論述類文本閲讀

題型:現代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