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歸,以琴書自娛...

來源:國語幫 2.12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歸,以琴書自娛...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也。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自去家四年乃歸,以琴書自娛。

大將*袁紹聞而闢之。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琰諫曰:“昔孫卿有言:‘士不素教,*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敕郡縣掩骼埋胔,示憎怛之愛,追文王之仁。”紹以為騎都尉。後紹治兵黎陽,次於延津,琰復諫曰:“天子在許,民望助順,不如守境述職,以寧區宇”。紹不聽,遂敗於官渡。

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為別駕從事,謂琰曰:“昨案户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琰對曰:“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太祖改容謝之。於時賓客皆伏失*。

太祖徵幷州,留琰傅文帝於鄴。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琰書諫曰:“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況公親御戎馬,上下勞慘,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經國之高略。而猥襲虞旅之賤服,忽馳騖而陵險,志雉兔之小娛,忘社稷之為重,斯誠有識所以惻心也。唯世子燔翳①捐褶,以塞眾望,不令老臣獲罪於天”。

太祖為丞相,琰復為東西曹掾屬徵事。初授東曹時,教曰:“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斯可以率時者已。故授東曹,往踐厥職。”魏國初建,拜尚書。時未立太子,臨菑侯植有才而愛。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唯琰露板答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②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貴其公亮,喟然歎息,遷中尉。

琰嘗薦鉅鹿楊訓,雖才好不足,而清貞守道,太祖即禮闢之。後太祖為魏王,訓發表稱讚功伐,褒述盛德。時人或笑訓希世浮偽,謂琰為失所舉。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有白琰此書傲世怨謗者,太祖怒曰:“諺言‘生女耳’,‘耳’非佳語。‘會當有變時’,意指不遜。”於是罰琰為徒隸,使人視之,辭*不撓。太祖令曰:“琰雖見刑,而通賓客,門若市人,對賓客虯鬚直視,若有所瞋。”遂賜琰死。

(《三國志·魏書·崔琰傳》)

注:①翳,華蓋。褶:騎服。②五官將,指五官中郎將,曹丕時任此職。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領冀州牧                       領:兼任

B.太祖改容謝之               謝:道歉

C.太祖貴其公亮                   亮:光明

D.時人或笑訓希世浮偽             希:迎合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蒸庶:百姓

B.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明公:您

C.而猥襲虞旅之賤服               襲:沿用

D.壯士尚稱而厲                   稱:名聲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崔琰宅心仁厚,關心百姓,敢於直諫,多次給上級提出合理的建議,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B.崔琰引經據典,勸説曹丕不要沉溺於個人享樂,而應該以社稷為重,認真思考治理國家的方略。

C.曹*對崔琰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他能夠堅守個人*守,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

D.崔琰個*剛直,不屈服於權勢,雖然受到懲處,仍然剛直不阿,最終因此而丟了*命。

12.把文言文閲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3分)                         

(2)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4分)

(3)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眾望,不令老臣獲罪於天。(3分)                            

13.用“/”給下文斷句。(3分)(限劃6處)

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

【回答】

9. C

10. C

11. A

12.(1)翻譯:世子(曹丕)頻繁外出打獵,(經常)變換衣服和車輛,一心撲在追逐獵物上。(重點詞:仍、驅逐,一詞1分,大意1分)

(2)翻譯:現在國家貧困,(聖主的)恩惠沒有遍及(全國百姓),男男女女踮起腳跟(盼望),他們所思念盼望的就是您的大德。(重點詞:殄瘁、洽、企,一詞1分,大意1分)

(3)翻譯: 希望世子您燒燬獵具車輛,丟掉騎服,來堵住大家的埋怨,不要讓我從老天爺那時獲罪。  (重點詞:捐、望,一詞1分,大意1分)                

13.琰從訓取表草視之/與訓書曰/省表/事佳耳/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琰本意譏論者好譴呵而不尋情理也(對2處1分,錯一個扣1分)

【解析】

9.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可採取代入原文法、課內回顧法、成語遷移法。可將詞義代入文中,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判斷對錯。答題時要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理解,“時未立太子,臨菑侯植有才而愛。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唯琰露板答曰:‘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②仁孝聰明,宜承正統。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貴其公亮,喟然歎息,遷中尉”,C項“亮”應該譯為“誠實、誠信”。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

試題分析:C項結合原文“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唯世子燔翳①捐褶,以塞眾望,不令老臣獲罪於天”,希望世子燒掉盛放弓箭的器具,扔掉騎馬穿的衣服,來滿足*的期望,不要讓老臣我得罪上天,所以“而猥襲虞旅之賤服”“襲”應為“穿”之意。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

試題分析: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容。此題的做法如下,先瀏覽選項,確定其在文中的位置,然後具體將選項與文中原句進行比較以發現問題。此類題目的誤區有:事件張冠李戴、時間地點遷移、曲解實虛詞等。可使用假設法與代入法,與選項所在段落進行比較A項“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錯,原文有“紹不聽,遂敗於官渡”。

考點: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2.

試題分析:本題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關鍵字(1)“仍”譯為“頻繁、常常”。“驅逐”譯為“追逐獵物”。(2)“殄瘁”譯為“貧困”。“洽”譯為“遍及、周遍”。“企”譯為“踮着腳看盼望”。(3)“捐”可結合成語“細大不捐”,譯為“丟掉”。“望”譯為“埋怨”。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3.

試題分析:這裏可根據實詞斷句法。即在讀懂全文,瞭解所點斷文章的大致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找名詞與動詞來組句,先斷開能斷的句子。如果是敍述*的文章,就要弄懂故事的基本情節;若有人物對話,就要弄清誰與誰對話,講的什麼話。如是説理*文章,則要弄明白談了哪些問題,表明了怎樣的觀點。同現代漢語語法一樣,古文中的主語、賓語一般是名詞(代詞),謂語多是動詞,主語、謂語與賓語是句子的主幹,而謂語是句子的核心。因此,抓住謂語動詞,分析動詞與它前後詞語之間的關係,就能正確斷句。文中涉及到的是人物對話(獨白)形式的,根據大意即可劃分。“視”、“與”、“省”、“有”動詞作謂語,“曰”、“耳”、“乎”句中停頓或另起。

考點: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年輕時*格質樸而不善言辭,喜歡擊劍,崇尚武功。二十三歲時,鄉里轉他為正卒,開始感奮努力,讀了《論語》、《韓詩》。到二十九歲,就結交公孫方等人到鄭玄門下求學。學習不滿一年,徐州黃巾*攻下北海,鄭玄和門徒們到不其山避難。當時能買來的糧食很少,鄭玄停學辭退了各位學生。崔琰已被遣放回去,可是賊寇強盜到處都是,西去的道路不通。因此他在青州、徐州、兗州、豫州的郊野輾轉奔波,又往東到了壽春,往南到了長*、大湖。從離開家鄉過了四年才回到家,在家中把*琴讀書作為自己的*。

大將*袁紹聽説後徵召他。當時士兵橫行霸道,發掘墳墓,崔琰勸諫袁紹説:“過去孫卿有過這樣的話:‘士兵平時不教育,作戰就不行,即使是成湯、周武王也不能用這樣的士兵打勝仗。’現在路上都是暴露的屍骨,老百姓沒有得到恩惠,您應該命令各郡縣掩埋屍骨,表示您憂傷百姓疾苦的愛心,效仿周文王的仁德。”袁紹任命他為騎都尉。後來袁紹出兵作戰到黎陽,駐紮在延津,崔琰又勸諫説:“天子正在許都,老百姓希望的是支持順從天子的人,您不如鎮守疆界,盡到臣子的職責,使自己境內得到安寧。”袁紹不聽從他的意見,於是在官渡打了敗仗。

太祖征伐幷州,留下崔琰在鄴城輔佐文帝。世子那時常常外出打獵,改換服裝和車馬,一心想着驅趕追逐獵物。崔琰寫信勸諫他説:“我聽説沉溺在出遊打獵之中,是《尚書》所戒止的,魯隱公到棠地觀看捕魚,《春秋》譏諷了他,這是周公、孔子的格言,《尚書》、《春秋》二經中的明白道理。現在國家困苦,恩惠*沒有普施,男女百姓翹足期盼,所希望的是仁德。何況曹公親自統率兵馬,上下*勞憂苦,世子應該遵循正道,謹慎地端正自己的行為,思考治理國家的高明謀略,對內以近來的教訓為鑑戒,對外發揚高遠的節*,深入考慮作為王位繼承人的責任,把自己的身份看得珍貴。可是您卻屈辱自己而隨意穿上狩獵士兵的服裝,快速地驅馬奔馳,登險地,一心想着捕獵野鶸野兔的微小*,忘記了以國家社稷為重,這確實是有識之士所感到痛心的。希望世子燒掉盛放弓箭的器具,扔掉騎馬穿的衣服,來滿足*的期望,不要讓老臣我得罪上天。”

太祖任丞相,崔琰又擔任了東西曹掾屬徵事。開始授給他束曹的職官時,太祖發佈教令説:“您有伯夷的品格,史魚的剛直,貪婪的人仰慕您的名聲而變得清廉,壯士崇尚您的聲譽而更加奮發努力,這真可以作為時代的表率。所以授給您東曹的職官,去履行您的職責吧。”魏國剛建立時,授任崔琰為尚書。當時還沒有確立太子,臨苗侯曹植因有才華而受到太祖的寵愛。太祖猶豫不決,就用書信向朝廷外祕密徵求意見。衹有崔琰用不封口的信回答説:“聽説《春秋》的大義,立太子應立嫡長子,加上五宮中郎將仁慈孝順聰明,應該繼承王位。我崔琰直到死也堅持這個看法。”曹植,是崔琰哥哥的女婿。太祖看重崔琰的公正誠信,感歎不已,提升他為中尉。

崔琰聲音洪亮,身材高大,眉目清秀,鬍鬚長四尺,非常威嚴莊重,朝廷官員都敬仰他,而且太祖也對他感到敬畏。崔琰曾經推薦了鉅鹿人楊訓,楊訓雖然才學不夠好,但清正忠貞,遵循正道,太祖就以禮徵召了他。後來太祖做了魏王,楊訓上表稱讚太祖的功績,讚揚他的盛大功德。當時有人嘲笑楊訓迎合世俗,浮誇虛漏,認為崔琰薦舉不當。崔琰從楊訓那裹取來表章的草稿看了後,給楊訓寫信説:“看了你的表章,這事做得很好罷了!時運啊時運,一定會有變化的時候。”崔琰的本意是譏諷那些議論的人喜歡譴責呵斥別人而不去探求其中的情理。有人稟告太祖説崔琰這封信傲視當世,有怨恨誹謗的意思,太祖發怒説:“諺語説‘生個女兒罷了’,‘罷了’不是好話。‘一定會有變化的時候’,表達的意思是不恭順的。”於是處罰崔琰去做徒隸,派人階視他,崔琰的言辭神態都沒有屈服的表示。太祖

下令説:“崔琰雖然受到懲罰,可是仍然和賓客來往,門庭若市,對着賓客捲曲着鬍子,兩眼直瞪,好像怒氣衝衝的樣子。”於是下令賜崔琰自盡。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