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曾魯,字得之,新淦人。年七歲,能闇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

來源:國語幫 2.9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曾魯,字得之,新淦人。年七歲,能闇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曾魯,字得之,新淦人。年七歲,能闇誦《五經》,一字不遺。稍長,博通古今。凡數千年國體、人才、制度沿革,無不能言者。以文學聞於時。元至正中,魯帥裏中豪,集少壯保鄉曲。數具牛酒,為開陳順逆。眾皆遵約束,無敢為非議者。人號其裏曰君子鄉。

洪武初,修《元史》,召魯為總裁官。史成,賜金帛,以魯居首。乞還山,會編類禮書,復留之。時議禮者蜂起。魯眾中揚言曰:“某禮宜據某説則是,從某説則非。”有辨詰者,必歷舉傳記以告。尋授禮部主事。開平王常遇春薨,高麗遣使來祭。魯索其文視之,外襲金龍黃帕,文不署洪武年號。魯讓曰:“襲帕誤耳,納貢稱籓而不奉正朔,於義何居?”使者謝過,即令易去。安南陳叔明篡立,懼討,遣使入貢以覘朝廷意。主客曹已受其表,魯取副封視之,白尚書詰使者曰:“前王日熞,今何驟更名?”使者不敢諱,具言其實。帝曰:“島夷乃狡獪如此耶!”卻其貢。由是器重魯。

五年二月,帝問丞相:“魯何官?”對曰:“主事耳。”即日超六階,拜中順大夫、禮部侍郎。魯以“順”字犯其父諱辭,就朝請下階。吏部持典制,不之許。戍將捕獲倭人,帝命歸之。儒臣草詔,上閲魯稿大悦曰:“頃陶凱文已起人意,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未幾,命主京畿鄉試。甘露降鐘山,羣臣以詩賦獻,帝獨褒魯。是年十二月,引疾歸,道卒。淳安徐尊生嘗曰:“南京有博學士二人,以筆為舌者宋景濂,以舌為筆者曾得之也。”魯屬文不留稿,其徒間有所輯錄,亦未成書雲。

(選自《明史·列傳第二十四》)

9.下列對文中加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眾皆遵約束                                    約束:規約,規章

B.會編類禮書                                    會:恰逢

C.魯讓曰:“襲帕誤耳……”                  讓:謙讓

D.魯復如此,文運其昌乎!                 其:大概

10.下列對文中加線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經》:儒家典籍《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的合稱。漢武帝設五經博士教授弟子,儒教國家化由此開始。

B.洪武:明朝第一個年號,當時在位皇帝為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在擊破各路起義*後,於應天府稱帝定都*,國號大明,年號洪武。

C.禮:含義豐富,主要有三,一指禮制,即全社會的等級制度和倫理秩序;二指禮儀,指具體的禮節儀式;三指禮貌,指個人在待人接物時所表現出來的道德修養。

D.京畿:本意即“位於國之*的都城”,後來指京城及其周邊地區。從周*始,把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稱為“王畿”。*唐時有京畿道,宋時有京畿路。

11.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魯記憶超羣,博古通今。他少時就能一字不漏地背誦《五經》,並通曉漫長曆史*家體制、人才、制度沿革等知識,其文章才學頗為聞名。

B.曾魯編撰有功,賜賞豐厚。他擔任總裁官負責《元史》的編撰,書成之後,以他為首功,給予金帛賞賜;他打算辭官歸隱,卻未得允許,朝廷又留下他負責編類禮書。

C.曾魯諳熟禮法,深得器重。當時議禮者與之有辯詰,他一一列舉傳記告知對方;高麗的文書、安南陳叔明的上表,均被曾魯看出禮法細節上的錯誤,因此,他受到皇帝的器重。

D.曾魯文采出眾,常得褒獎。他草擬的詔書以及賦寫的詩歌,也深得皇上讚賞,皇上認為他的文章可以反映出文運的昌盛,為此破格提升了他的官職。

12.將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魯以“順”字犯其父諱辭,就朝請下階。吏部持典制,不之許。

(2)魯屬文不留稿,其徒間有所輯錄,亦未成書雲。

【回答】

9.C

10.B

11.D

12.(1)曾魯因“順”字冒犯自己父親的名諱而推辭,上朝奏請降一個品級。吏部堅持典章制度,不同意他的請求。

(2)曾魯寫文章不留稿子,他的門徒偶有輯錄,也沒有成書。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