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詠懷阮籍(魏晉)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

來源:國語幫 3.09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詠懷阮籍(魏晉)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

閲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各題。

詠懷

阮籍 (魏晉)

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

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

豈若雄傑士,功名從此大。

註釋:湍瀨:水流沙石之上叫作湍瀨。扶桑:傳説中的神樹名,據説太陽每早就從這棵樹上升起。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詩人與莊周對人生的態度沒有什麼區別。榮枯不足賴,即視生死是同一的,沒有什麼區別。

B.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是説人不能長生不死;死後拋於曠野,也不能逃避烏鳶的啄食。這表現了莊子的達觀態度。

C.豈若雄傑士,功名從此大。生命並不僅僅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雄傑之士便是憑藉着其功名,延續了自己的存在。

D.本詩主題思想與曹*《短歌行》的主題思想有某些相同之處,兩首詩都藉助對英雄的景仰,來表現自己的思想情感。

2.本詩前六句運用怎樣的手法,描繪了詩人心目中怎樣的雄傑士形象?

【回答】

1.A

2.前六句整體運用了象徵的手法,描繪了一個作者心中高大威武的雄傑士形象。前二句渲染出了一個極為雄闊的環境,奠定了全詩氣勢。為下四句直接描繪雄傑士提供一個雄闊的空間。後四句在具體形象描繪上運用了誇張的手法。“彎弓”“劍”句樹立了高大形象, “泰山”“黃河”兩句表現了雄傑士的開闊胸襟與視野。

【解析】

1.本題考查賞析詩歌的能力。設題角度主要有詩句內容或大意的考查,以及主旨思想的探究、於相關詩詞的比較閲讀等等。做題時對每一個選項力求仔細分析理解並與原文全面對照,耐心細緻地找出問題,不能直接確定*時可以藉助排除法。

A項,“詩人與莊周對人生的態度沒有什麼區別”錯誤。阮籍認為莊子拒絕做楚國令尹、拒絕弟子為其厚葬、不怕死後屍體被烏鴉和老鷹所食的做法並不足取,他當時真正仰慕的是那些能夠建功立業的豪俠,他説“豈若豪傑士,功名從此大”,這正反映了與初唐詩人楊炯的“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同樣的心態。可見“詩人與莊周對人生的態度沒什麼區別”曲解文意。

故選A。

2.本題考查對相關詩句手法及形象的理解分析以及能力。題幹為“本詩前六句運用怎樣的手法,描繪了詩人心目中怎樣的雄傑士形象?”“前六句”明確了答題區域,“運用了怎樣的手法”是設置的問題一,“描繪了詩人心目中怎樣的雄傑士形象”是設置的問題二。要做好本題考生應該熟悉古詩詞常見的藝術方法,比如象徵比喻、擬人、誇張、對比襯托、典故、渲染等等。解答手法題,首先明確手法,儘量全面準確;然後結合詩句分析手法;最後點出手法的效果,對於內容、情感的作用。

解答這道題首先提取前六句:“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並瞭解大體。“炎光延萬里”,描寫的是浩渺無邊的日光之景。“洪川蕩湍瀨”,狀寫水流之洶湧。太陽當空照,自上而下垂直狀態,水之橫流,任其東西,一縱向一水平,光線耀眼,洪流肆意激盪,極寫空間之宏闊壯大。這兩句屬於背景,雖然無人可想見詩人開闊的胸襟高遠的格局。至於扶桑、天外,就漸趨有人了。此人必然是大胸襟有局氣的,他掛弓於扶桑、倚劍於天外,所以表弓、劍之宏大,則弓、劍之用亦宏大,而用此弓、劍之人亦宏大也。這兩句是俯視之景象也。泰山雖高,用以砥礪倚天之劍,猶嫌其小;黃河雖長,用以束大人之腰,猶嫌其短。“炎光延萬里,洪川蕩湍瀨”是絕對的客觀空間;“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是主觀相對的空間;“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也是用來突出人物的高大形象。

可見前六句表面寫景,實為寫人,運用了象徵比喻的手法,引發讀者聯想想象,大寫了一位高大威武的雄傑士形象。前二句奠定了全詩氣勢,鋪墊出了一個極為雄偉遼闊的背景畫面。為下文張本鋪墊。“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此四句運用了超現實的誇張手法,具有浪漫主義**,突出了人物高大的形象,表現了英雄豪傑的寬廣、開闊的胸襟與視野。

【點睛】

象徵的概念:

(1)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

(2)用來象徵某種特殊的意義的具體事物。

(3)文藝創作的一種具有假託、替代或暗示*質的表現手法,一般都是在準確把握象徵體和本體內在聯繫的因素的基礎上,通過某種一定的具體形象,曲折地表現某種概念或思想感情。

象徵的作用:

象徵這種表現手法,借用這種藝術手法來構思文章,能深入淺出地表明精深的意藴,激發悠遠的情思,收到饒有意味的藝術效果。

借象徵構思,一般是對比較複雜而有深刻意交的事件而言,因為它可以使抽象的事物、情感具體化、形象化;有時藉助象徵,可以通過某一具體形象,含蓄地表明作者的思想感情,增添藝術魅力。

知識點:

題型:詩歌鑑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