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詠懷(其十四)(魏)阮籍開秋肇涼氣,蟋蟀鳴牀帷。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

來源:國語幫 6.64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詠懷(其十四)(魏)阮籍開秋肇涼氣,蟋蟀鳴牀帷。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多言焉所...

閲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小題。

詠懷(其十四)

(魏)阮籍

開秋肇涼氣,蟋蟀鳴牀帷。

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辭將訴誰。

微風吹羅袂,明月耀清暉。

晨雞鳴高樹,命駕起旋歸。

(註釋)肇:初始。

1.下列關於本詩的説法正確的一項是

A.從內容來看,本詩是一首送別詩。

B.從形式來看,本詩是一首格律詩。

C.“蟋蟀鳴牀幃”採用起興手法觸發情感抒發。

D.“晨雞鳴高樹”採用虛實結合手法描寫環境。

2.以下評價適用於本詩的一項是

A.高亢豪放               B.藴藉深沉               C.清新雅麗               D.平實質樸

3.全詩是怎樣表現作者的情感的?請結合具體詩句加以賞析。

【回答】

1.C

2.B

3.一二句借景抒情,一入秋而涼氣生,蟋蟀悲鳴牀幃,抒發內心悲涼之慨;三四句直抒胸臆,抒發有感於外物而產生的由盛轉衰的深沉憂傷;五六句通過反覆敍説內心無所傾訴,突出內心的悲憤之情;七八句以微風清冷、月光淒涼進一步烘托作者內心的無限悲涼;結尾兩句借晨雞曉鳴之時吩咐車伕駕車歸去的敍述,表達了遠離紛擾現實的願望。

【分析】

1.試題分析:本題綜合考查對詩歌的鑑賞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一般要仔細閲讀原詩和所給選項,結合詩歌的文體知識、作者身世及寫作背景做出判斷。A項,“送別詩”錯誤,本詩是抒發情懷、寄託抱負的詠懷詩,並不是送別詩。B項,“格律詩”錯誤,本詩應為五言古詩。D項,“虛實結合手法”錯誤,“晨雞鳴高樹”是寫早晨雞在樹巔鳴叫,是實寫,不是“虛實結合”。故選C。

2.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和思想情感的能力。這類題目要求考生在平時複習中有意識地拓寬詩歌的閲讀面,瞭解*古典詩歌常見風格類型,答題時要結合詩人的生平、寫作背景,從內容、情感等角度進行分析。本詩作者是阮籍,他是三國時期魏國詩人,崇奉老莊之學,*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他的詩歌多隱晦含蓄。本詩開篇先寫開秋的微涼,緊接着就是深秋的肅殺,再寫詩人觀看自然景物變化,內心感到悲傷卻無處傾訴,流露出生命有限的憂慮,結尾表達歸去之意。再結合作者生活的時代來分析,可知此詩還以秋的淒涼蕭瑟象徵了整個時代的悲涼。整首詩藴藉深沉,故選B。

3.試題分析:此題考查鑑賞文學作品思想情感和表達技巧的能力。此類題目解答時可通讀全詩,逐句分析詩歌內容,指出詩歌運用了什麼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感。本詩中,開篇兩句“開秋肇涼氣,蟋蟀鳴牀帷”意思是秋天開始清涼的氣候,蟋蟀在牀帷前鳴叫,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過寫秋天特有的景緻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悲涼感受。三、四句“感物懷殷憂,悄悄令心悲”意思是詩人有感於景物變化內心懷着深深的憂慮,無言默默地傷悲,運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表達的是悲傷之情。五、六兩句“多言焉所告,繁辭將訴誰”,意思是滿腹的言語何處傾訴,無數的話語向誰表達,抒發出詩人的悲憤之情。七、八兩句“微風吹羅袂,明月耀清暉”,意思是微風吹動着詩人的衣袖,明月閃耀着它的清冷的光輝,運用了烘托的手法,微風是涼的,月光是清冷的,更加烘托出詩人內心的悲涼之意。結尾兩句“晨雞鳴高樹,命駕起旋歸”意思是早晨雞在樹巔鳴叫,命令車伕駕起車子歸去,這兩句是在敍事,表達的是詩人遠離現實的願望。考生依據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題*。

【點睛】

第3題考查鑑賞詩歌的抒情手法,這類題目一般的提問方式是:這首詩(詞)是怎樣抒發詩人的情感的,有什麼作用?詩(詞)中某句抒發情感時運用了什麼手法?這類題目的答題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第二步闡運用,結合詩句闡釋這種手法在詩文中是如何運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種手法有何效果,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答題模式:揭示手法+分析表達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抒情手法有兩種,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包括藉助景抒情,如觸景生情、以景結情等;藉助物抒情,如託物言志、託物寓理;藉助事(人)抒情,包括借古事抒情(如借古諷今、用典抒情),借今事抒情(如即事感懷、融情於事等)。

知識點:

題型:詩歌鑑賞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