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材料解析題(41題16分,42題16分,43題28分,共60分)41.(16分)近代以來*社會生活方式的...

來源:國語幫 1.13W

問題詳情:

二、材料解析題(41題16分,42題16分,43題28分,共60分)41.(16分)近代以來*社會生活方式的...

二、材料解析題(41題16分,42題16分,43題28分,共60分)

41.(16分)近代以來*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動,啟動了社會觀念的變遷。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道光季年,中外通商而後,凡西人之以貨物運至*者,陸離光怪,幾於莫可名言。華人爭先購歸,以供日用。初祗行於通商各口岸,久之而各省內地亦皆爭相愛慕,無不以改用洋貨為奢豪。

——《申報》

材料二 在上海商業化、市場化程度更高的條件下,購用洋貨標誌身份和財力的附加社會值更高,人們這種觀念更為膨脹,因而爭相購用,相習成風。而一些既物美且價廉的日用洋貨如洋布、火柴、洋油、洋釘等廣受人們歡迎。

                                 ——李長莉《以上海為例看晚清時期社會生活方式及觀念的變遷》

材料三 (時論一)“洋貨之價較土貨倍之,且數倍之。外觀雖五*迷離,用之實易於窳敗……謂我堂堂*,自有樸而耐久之物,足供人之取求,何必忘其本原,轉以銀錢易此瑰奇之貨。”

 (時論二)“以其所有易我*之所無,*之人喜新厭故,無不趨之如鶩,是不啻以*之利源,悉聽西人之取攜,而我亦莫之抗也。”

(時論三)“欲禁民人不用洋貨,勢所不能,則莫如*自行籌貲,逐一仿造,庶幾將*之貨易*之錢,富者可便於購求,貧者更開無數謀生之路。按之和約亦所準行。而來華之洋貨日稀,即銀錢流出日少矣。”

——《申報》

⑴ 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社會現象,並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8分)

⑵ 根據材料三,指出三則時論對於洋貨所持的態度並概括其各自的出發點。(6分)

⑶ 根據上述材料,概述材料一現象對近代*社會觀念所產生的影響。(2分)

【回答】

 

41.(16分)⑴ 社會現象:洋貨流行日漸成風。(2分)原因:通商口岸的開放,洋貨大量輸入;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人們生活市場化;購用洋貨是個人身份和財力的象徵;洋貨物美價廉。(任答3點,得6分)

⑵ 態度:時論一、二反對,時論三不反對。(3分)

出發點:時論一從貨物自身的品質出發(或國貨優於洋貨等);時論二從國家經濟利益出發;時論三從歷史發展潮流出發。(3分)

衝擊了節儉、實用的生活觀和以*為中心等傳統觀念;推動了追求喜新好異、追求享樂、喜歡物美價廉等觀念的形成;推動了*重視工商業(與洋人爭利)等近代社會新觀念的形成。(2分)

知識點:*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題型:綜合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