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60分。其中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第23題15分,第24、25題各...

來源:國語幫 1.2W

問題詳情: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60分。其中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第23題15分,第24、25題各...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滿分60分。其中第21題12分,第22題13分,第23題15分,第24、25題各10分。請在相應的答題區域內作答。

21.(12分)黃宗羲繼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意為“眾多”)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

——《孟子·盡心下》

     材料二  古者天下之人愛戴其君,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誠不為過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黃宗羲《明夷代訪錄·原君》

     材料三  (黃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説更代表一種合乎*的思考,近代**所努力的,就是要把這個理念變成事實,使*成為國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為*走向*的歷史,創造了新的條件,只是在十七世紀還不能開花結果。

——韋政通《*思想史》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黃宗羲的基本主張,並指出二者相同點。(3分)

(2)據材料二,指出黃宗羲評價古今君主優劣的標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黃宗羲思想產生的經濟根源。(4分)

(3)據材料三,指出黃宗羲思想的進步*。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在十七世紀還不能開花結果”的原因。(5分)

【回答】

21.(12分)(1)主張:民貴君輕;天下為主君為客。(2分)相同點:以民為本。(1分)

   (2)標準:是否以天下為主。(2分)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2分)

   (3)進步*:帶有***,為*走向*的歷史創造了條件。(2分)

        原因:封建君主*加強;小農經濟占主導地位;程朱理學的束縛。(3分)

知識點:*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題型:綜合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