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戰國策目錄序 曾鞏劉向所定《戰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

來源:國語幫 2.75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戰國策目錄序 曾鞏劉向所定《戰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後題目。

戰國策目錄序  曾鞏

劉向所定《戰國策》三十三篇,《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臣訪之士大夫家,始盡得其書,正其誤謬,而疑其不可考者,然後《戰國策》三十三篇復完。

敍曰:向敍此書,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後,謀詐用,而仁義之路塞,所以大亂”;其説既美矣。卒以謂“此書戰國之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則可謂惑於流俗,而不篤於自信者也。

夫孔、孟之時,去周之初已數百歲,其舊法已亡,舊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獨明先王之道,以謂不可改者,豈將強天下之主後世之所不可為哉?亦將因其所遇之時,所遭之變,而為當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

二帝、三王之治,其變固殊,其法固異,而其為國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後,未嘗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蓋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謂不惑於流俗而篤於自信者也。

戰國之遊士則不然。不知道之可信,而樂於説之易合。其設心,注意,偷為一切之計而已。故論詐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有得焉,而不勝其失也。卒至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故古之聖賢,未有以此而易彼也。

或曰:“邪説之害正也,宜放而絕之。此書之不泯,其可乎?”對曰:“君子之禁邪説也,固將明其説於天下,使當世之人皆知其説之不可從,然後以禁,則齊;使後世之人皆知其説之不可為,然後以戒,則明;豈必滅其籍哉?放而絕之,莫善於是。是以孟子之書,有為神農之言者,有為墨子之言者,皆着而非之。至此書之作,則上繼春秋,下至楚 之起,二百四十五年之間,載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廢也。”

此書有高誘注者二十一篇,或曰三十二篇,《崇文總目》存者八篇,今存者十篇雲。

13.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崇文總目》稱第十一篇者闕               闕:損傷

B.豈將強天下之主以後世之所不可為哉           強:強迫

C.偷為一切之計而已                           偷:苟且

D.然後以禁,則齊                        齊:一致

14.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二子乃獨明先王之道                    家人逼之 乃投水而死

B.固將明其説於天下                      固前聖之所厚

C.蓋法者所以適變也,不必盡同            此心之所以合於王者,何也

D.則此書之不泯,其可乎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

15.下列各組句子中能分別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謀詐之術”觀點的一組是(    )

A.①故二子者守此,豈好為異論哉?

②及其後,謀詐用,而仁義之路塞,所以大亂

B.①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

②故論作之便而諱其敗,言戰之善而蔽其患

C.①是以孟子之書,有為神農之言者,有為墨子之言者,皆著而非之

②其相率而為之者,莫不有利焉,而不勝其害也

D.①惟先王之道,因時適變,為法不同,而考之無疵,用之無弊

②而諸侯及秦用之者亦滅其國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從第二段可以看出,劉向認識到了“謀詐”之害,但是他又為戰國時的謀士們開脱,認為在當時形勢下,他們不能不那麼做。而作者不同意劉向的後一觀點。

B.第三段以孔孟為例,有力地否定了劉向“不得不然”的觀點。孔孟與策士們生活於相同的年代,卻能闡明先王的治國之道,看來並不是非用“謀詐”之術不可。

C.作者認為《戰國策》宣揚“謀詐”之術,而邪説會危害正道,所以應該把它廢棄禁絕;但考慮到它的史料非常豐富,又認為不能毀掉。

D.作者儘管與劉向意見相左,但依然能客觀地肯定劉向的長處,遺詞十分委婉,充分表現了對前代學者的尊重。

17.翻譯句子(12分)

(1)能勿苟而已矣。可謂不惑乎流俗而篤於自信者也。(見上文)

(2)其為世之大禍明矣;而俗猶莫之寤也。(見上文)

(3)放而絕之,莫善於是。(見上文)2分

(4)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齊桓晉文之事》

(5)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逍遙遊》

【回答】

13.A

14.B

15.D

16.C

17.(1)(孔子、孟子)能夠不苟且隨便罷了。這就可以説是不受流行習俗迷惑,而對自己的見解有堅定的信念。(“苟”、“篤”句式各1分)

(2)他們給後代造成的大禍已經很清楚了,可是一般俗人還對執迷不悟。(“明”、“俗”各1分,句意1分)

(3)廢棄並禁絕邪説(的辦法),沒有比這更好的。(“善”“於是”各1分)

(4)如果沒有守道不變的善心,不守法度,越出常規的事,沒有不做的了。(“苟”、1分,句意1分)

(5)翅膀像天邊的雲。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速旋轉向上的氣流直衝九萬里高空。(“垂”、1分,句意1分)

【解析】

13.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意。要準確理解文言實詞的詞義,一是識記和累積,掌握文言實詞的基礎知識;二是學會推斷。只有把知識的積累和方法的巧妙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較高的閲讀能力。推斷方法如下:1.根據學過的課內實詞來推斷詞義。2.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3.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4.藉助成語來推斷詞義。5.根據字形推斷詞義。6.語境分析推斷。A項“闕”應為“缺少、缺失”意。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讀音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4.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虛詞。BA卻/於是,就,;B兩個“固”都是“本來的意思;C.前一個“所以”表憑藉,譯為“用來”/後一個“所以”表原因,可譯為“……的原因” D難道,副詞/他的,代詞。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讀音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速讀題幹明確要求:“分別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抑謀詐之術”,然後讀選項辨析:A中①以反問句的形式肯定了二子的做法,能表明作者“崇先王之道”;②是劉向的觀點。B中①不正確,②正確。C中①不正確,②正確。

考點: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C。

16.

試題分析:此類題實際上是對文言文文意的概括和分析。這類題目往往會出現這些問題:張冠李戴、時間地點錯移、曲解詞義等等。可以到文中找到選項所在的句子,並將選項的意思與原文進行比較。它的一般解法就是比對排除法:將選項所涉及的內容在原文中找到,歸納出原文的文意,然後和選項進行比對,從而辨別出正誤。只是各選項對錯誤處的設置比較細膩,所以做題時要細緻C項作者認為應該“明其説於天下”,從思想上明辨是非,而且它又是史籍著述,所以不贊同廢棄禁絕《戰國策》。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本題翻譯的五個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實詞的理解,考生必須把語句放在上下文語境中進行理解,以提高正確率,還要注意語句通順,考慮句式的特點,有的還要調整語序,使之符合現代漢語的習慣,有的語氣要體現出來,翻譯出來的句子要簡明通順。注意得分點:(1)“苟”苟且;“篤”堅定的(信念)。(2)“明”清楚;“俗”一般俗人。(3)“善”好的;“於是”古今異義詞,比這……。(4)“苟”如果。(5)“垂”通假字,通“陲”。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劉向編定的《戰國策》共三十三篇,《崇文總目》説有十一篇缺失了。我到士大夫家訪求,才全部得到了這部書,校正了其中錯誤的地方,對不可考據的地方暫時存疑,此後《戰國策》三十三篇就完整了。

我説:劉向給此書作序,説周朝初期,實行了教育感化,修整了法令制度,所以天下得到大治;到了後來,計謀欺詐盛行,仁義的道路被阻塞了,所以天下大亂。他的説法是很正確的。但在文章最後他卻認為這部書中,戰國的謀士是揣測當時的國君所能實行的,才不得不這樣去做,這樣可以説,他是被世俗的見解所迷惑, 卻不能堅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孔子、孟子的時代,距離周朝初期已經好幾百年,那些舊的法令已經消失,舊的習俗已經消亡很久了。孔子、孟子卻偏偏闡明先王治國的原則,認為是不能改變的,難道是要強迫當時天下的國君去做後世所不能辦到的事嗎?他們只不過是要根據他們所碰上的時代,所遭遇的變化,而提出當時應當實行的主張,使那些主張不背離先王們的用意罷了。二帝三王治理天下,他們之間的變革本來各不相同,他們的辦法本來就有差別,但他們治理國家天下的用意,以什麼為根本,以什麼為末事,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未嘗不相同。孔孟之道,也不過如此罷了。法,只是用來適應變化的,不一定完全相同;道,是用來確立根本的原則,不能夠不統一。這是不可改變的道理。所以孔子、孟子堅持這個原則,難道是喜歡提出不同的言論主張嗎?只是能夠做到不苟且罷了。他們可以説是不被世俗的見解所迷惑,而且能夠堅定地相信自己的人了。

戰國時代的遊説之士卻不這樣。他們不懂得道是可信的,卻喜歡他們的言論容易與國君的想法相符合;他們的居心用意,只是苟且地提出一時權宜的策略罷了。所以他們談論欺詐的好處,而諱言欺詐的失敗;誇説戰爭的好處,而隱瞞戰爭帶來的禍患。他們爭相奔走去做的事,不是沒有好處,但是不會超過它的害處;不是沒有所得,但是不能超過所失。最後到蘇秦、商鞅、孫臏、吳起、李斯這些人,因此而失去了他們的身軀;而任用他們的諸侯和秦國,也使自己的國家遭到滅亡。遊説之士的那套辦法,是社會的大災禍,這一點再明白不過了。但世俗之人對它還沒有覺悟過來。只有先王之道,根據時代,適應變法,做法不同,對它加以考察若沒有缺點,用它治理國家就不會發生弊病。所以古代的聖賢沒有用先王的原則去與遊士之説做交換的。

有人説:“邪偽之説對正確的原則是有害的,應當廢棄並進絕它。那麼《戰國策》這部書不銷燬,行嗎?”我回答説:“君子要禁止邪説的話,本來要向天下的人説明那些邪説,使當時的人都知道邪説不能信從,然後加以禁止才能統一認識;使後代的人都懂得邪説不能照着辦,然後加以告誡才能使人明白。難道一定要毀滅這本書嗎?要廢棄禁絕邪説,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了。因此《孟子》這部書裏,有農家的學説,墨家的言論,都被記載下來並加以駁斥。至於《戰國策》的寫作,往上緊接着《春秋》,往下到楚、漢的興起,共二百四十五年,記載了期間的歷史事蹟,本來就不可能廢棄。”

知識點:散文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