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第小題(16分)吳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

來源:國語幫 7.5K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第小題(16分)吳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完成第小題(16分)

吳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因讒曰:“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其怨望恐為深禍也。前日王欲伐齊,子胥以為不可,王卒伐之而有大功。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而今王又復伐齊,子胥專愎強諫,沮毀用事,徒幸吳之敗以自勝其計謀耳。今王自行,悉國中武力以伐齊,而子胥諫不用,因輟謝,詳病不行。王不可不備,此起禍不難。且嚭使人微伺之,其使於齊也,乃屬其子於齊之鮑氏。夫為人臣,內不得意,外倚諸侯,自以為先王謀臣,今不見用,常鞅鞅怨望。願王早圖之。”吳王曰:“微子之言,吾亦疑之。”乃使使賜伍子胥屬鏤之劍,曰:“子以此死。”伍子胥仰天歎曰:“嗟乎!讒臣嚭為亂矣,王乃反誅我。我令若父霸。自若未立時,諸公子爭立,我以死爭之於先王,幾不得立。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乃告其舍人曰:“必樹吾墓上以梓,令可以為器;而抉吾眼縣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乃自剄死。

——《史記·伍子胥列傳》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吳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                 隙:隔閡

B.子胥為人剛暴、少恩、猜賊     猜賊:猜忌敵人

C.子胥恥其計謀不用,乃反怨望           怨望:怨恨情緒

D.必樹吾墓上以梓   梓:梓樹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王卒伐之而有大功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

B.今不見用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C.我以死爭之於先王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

D.令可以為器            將以有為也

16.下列説法有誤的一項是(      )

A.伍子胥是春秋末期吳國的大夫和*事家。選文敍述了夫差聽信太宰伯嚭讒言,稱伍子胥*謀倚托齊國反吳,親自把寶劍給伍子胥,令其自殺的事實。

B.在《史記·伍子胥列傳》中,司馬遷着重記述了伍子胥為報殺父之仇,棄小義而滅大恨的事蹟。司馬遷飽蘸筆墨。略貌取神,立體化地突出了伍子胥的精神風貌。

C.伍子胥是智勇雙全的人物。他為吳國率兵打仗,為吳王稱霸一時,立下了汗馬功勞。

D.他被賜死前對門客説的一番話,是預言,是現實,是*遠見,是身遭誣害的憤慨,也是對吳王昏庸的憎恨!這使伍子胥的形象達到了新的高度。

17.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7分)

(1)若既得立,欲分吳國予我,我顧不敢望也。然今若聽諛臣言以殺長者。(3分)

                                                                           

(2)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説,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4分)

 

                                                                              

【回答】

【*】

14.B

15.B

16.A

17.

(1)你立為太子後,想把吳國分一部分給我,我本來就不敢有你這種想法。可現在你竟聽信諂媚小人的壞話來殺害長輩。

(2)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離間之言(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只是滅亡了的秦朝的繼續罷了。我以為大王不應該採取這種做法。

【解析】

14.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一定要在答題時把實詞放回到原文中進行結合具體語境和上下文來理解。猜賊:猜忌*毒(殘忍)。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能力層級為理解B。

15.

試題分析:A連詞,表順承。連詞,卻,錶轉折  B表示被動   C介詞,在   介詞,對  D動詞,做。名詞  作用、作為。

考點: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6.

試題分析:A應是“派人送一把寶劍給伍子胥”。

考點: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7.

試題分析:此類題目在翻譯時首先要找出關鍵字或句式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除一些帶有比喻*的詞語然後再整體翻譯,並按現代漢語的規範,達到詞達句順。

考點:理解並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譯文參考:

吳太宰嚭早就與伍子胥有嫌隙,因而毀謗子胥説:“伍子胥為人生硬兇暴,沒有感情,好猜疑,愛嫉恨,他對大王的怨恨不滿恐怕早晚要成為大禍害的。前次大王準備伐齊的時候,伍子胥就認為不能伐,但大王終於出兵向齊國發動了進攻,結果大獲成功。伍子胥對自己的計謀未被採納感到羞辱,反而因此怨恨大王。現在大王準備再次伐齊,伍子胥剛愎自用,強詞奪理地進行攔阻,不惜詆譭和誹謗大王,一意孤行,他只不過是在幸災樂禍地希望以吳國的失敗來*實自己的計謀的高明。如今大王親自率領大*,出動國內全部*隊去伐齊,而伍子胥由於諫議未被採用,便不再來上朝,他假裝生病而不跟大王一道北上,大王不可不防備呀!這個時候他要惹禍鬧事可太容易了。況且我派人暗中注意着伍子胥,他出使齊國的時候,已經把他的兒子託付給了齊國的鮑氏了。伍子胥身為臣子,在國內不得意,便到國外去投靠諸侯,他自以為是先王的謀臣,如今不被重用,就常常心懷不滿地怨恨大王。希望大王及早採取措施。”吳王説:“你不説這些話,我也早就在懷疑他了。”於是,吳王派人給伍子胥送去一把“屬鏤”寶劍,説:“你拿它去死!”伍子胥仰天長歎道:“啊!奸臣伯嚭在作亂了,大王卻反而要殺掉我。是我曾經使你的父親成為稱雄諸侯的霸主;當你還沒有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各公子爭搶着要當太子,又是我用生命在先王面前為你爭取,差一點就不能把你立為太子。你做了國王之後,要把吳國分一部分給我,我倒也並不指望着那樣。然而,你今天竟然聽信奸臣的惡語中傷要殺害你的長輩。”伍子胥便告訴他的舍人説:“我死了以後,一定要在我的墓上種上梓樹,讓它長成之後可以派用場,把我的眼睛摘下來懸掛在都城東門之上,我要親眼看到越寇的入侵、吳國的滅亡。”説罷便自剄而死。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