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凡國而未經過民族主義之階段者,不得謂之為國。”“合羣雲者,合多數之獨而...

來源:國語幫 2.27W

問題詳情:

(14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凡國而未經過民族主義之階段者,不得謂之為國。”“合羣雲者,合多數之獨而...

(14分)閲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凡國而未經過民族主義之階段者,不得謂之為國。”“合羣雲者,合多數之獨而成羣也。以物競天擇之公理衡之,則其合羣之力愈堅而大者,愈能佔優勝權於世界上,此稍學哲理者所能知也。吾*謂之為無羣乎?彼固龐然四百兆人,經數千年聚族而居者也。”

                                                                 ——《梁啟超選集》

梁啟超反對提倡“排滿復仇論”,主張合滿漢各民族為一大中華民族,以相對於世界其他現代民族國家。他提出“吾*言民族者,當於小民族主義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義。小民族主義者何?漢族對於國內他族是也。大民族主義者何?合國內本部屬部之諸族以對於國外諸族是也。”

                                        ——《覺醒與迷誤——*近代民族主義研究》

材料二  在吸納世界近代民族國家的思想後,孫中山於1919年提出了融合國內各族而成一中華民族的思想:“夫漢族光復,滿清傾覆,不過只達到民族主義之一消極目的而已,從此當努力猛進,以達民族主義之積極目的也。即漢族當犧牲其血統、歷史與夫自尊自大之名稱,而與滿、蒙、回、藏之*相見於誠,合為一爐而冶之,以成一中華民族之新主義”。……如果以1919年為分界線,那麼孫中山的民族*的目標發生了一大轉化。孫中山一生奮鬥的目標是“使*成為一個統一、完整的國家。”但統一國家內民族融合與相互認同又是其存在的前提,其思想基礎就是一種新的中華民族的共和精神。他説:“*的人只有家族和宗族的團體,沒有民族精神,所以雖有四萬萬人結合成一個*,實在是一片散沙。人為*俎,我為魚肉,我們的地位在此時最為危險。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義,結合四萬萬人成一個堅固的民族,*便有亡國滅種之憂。我們要挽救這種危亡,便要提倡民族主義,用民族精神來救國。”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二,比較梁啟超和孫中山在民族主義問題上的異同點。(10分)

(2)依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民族主義思想在1919年發生“轉化”的原因。(4分)

【回答】

(1)相同點:都主張以民族主義來組建國家;都反對大漢族主義觀,主張民族平等;都提倡以民族主義和民族精神地址侵略,挽救國家。(6分)

    不同點:樑以物競天擇的進化論觀點解釋民族主義;孫強調民族之間的融合與認同,強調中華民族的共和精神。(4分)

(2)吸納近代民族國家的思想;巴黎和會外交的失敗;五四運動的影響;(4分)

知識點:20世紀以來*重大思想理論成果

題型:綜合題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