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王詔,字景獻,用蔭補官,通判廣信*事,知博州。魏俗尚椎剽,奸盜相囊橐,詔請開反告殺...

來源:國語幫 3.16W

問題詳情: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王詔,字景獻,用蔭補官,通判廣信*事,知博州。魏俗尚椎剽,奸盜相囊橐,詔請開反告殺...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王詔,字景獻,用蔭補官,通判廣信*事,知博州。魏俗尚椎剽,奸盜相囊橐,詔請開反告殺並贖罪法,以攜其黨。

元佑初,朝廷起回河之議,未決,而開河之役遽興。詔言河朔秋潦,水淫為災,民人流徙,賴發廩振贍恩,稍蘇其生,謂宜安之,未可以力役傷也。從之。擢開封府推官。富民貸後絕僧牒為緡錢十三萬,逾期復責倍輸,身死貲籍,又錮其妻子,詔請免之。出為滑州。州屬縣有退灘百餘頃,歲調民刈草給河堤,民病其役,詔募人佃之,而收其餘。為度支郎中,使契丹。時方討西夏,迓者耶律誠欲嘗我,言曰:“河西無禮,大國能容之乎?”詔曰:“夏人侮邊,既正其罪矣,何預兩朝和好事?”入賀故事跪而飲蓋有誤拜者乃強詔詔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禮其可紛更耶卒跪飲之。

崇寧中,由大理少卿為卿,徙司農。御史論詔在滁日請蘇軾書《醉翁亭碑》,罷主崇福宮。旋知汝州,鑄錢卒罵大校,詔斬以徇,而上章待罪。除直祕*,言者復抉滁州事,罷去。起知深、兗二州,徙同州,過闕,留為左司郎中,遷衞尉、太府卿、刑部侍郎,詳定敕令。舊借緋紫者不佩魚,詔言:“章服所以辨上下,今與胥吏不異。”遂皆佩魚。歷工、兵、户三部侍郎,轉開封尹。時子瑽使京西,攝尹洛。父子兩京相望,人以為榮。

進刑部尚書,拜延康殿學士,提舉上清寶籙宮,復為工部尚書。徽宗閔其老,命毋拜,詔皇恐,於是但朝朔望。俄以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卒,年七十九。

(節選自《宋史·列傳第二十五》)

13.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入賀/故事/跪而飲/蓋有誤拜者/乃強詔/詔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禮/其可紛更耶/卒跪飲之

B. 入賀故/事跪而飲/蓋有誤拜者乃強詔/詔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禮其可紛更耶/卒跪飲之

C. 入賀/故事/跪而飲/蓋有誤拜者/乃強詔/詔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禮/其可紛更耶/卒跪飲之

D. 入賀故/事跪/而飲蓋/有誤拜者乃強詔/詔曰/南北百年/所守者禮/其可紛更耶/卒跪飲之

1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蔭,庇廕。封建時代子孫因先世有功勞而得到封賞或免罪,文中指王詔因父蔭補官。

B. 西夏,是*古代由党項人在*西部建立的一個*,以夏為國號,又因其在西方故而稱為西夏。

C. 崇寧,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二個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一種名號。

D. 侍郎,官名,自唐以後,中書、門下二省及尚書省所屬各部均以侍郎為各部長官的正職。

15.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王詔富有謀略。魏地習俗好殺人劫財,當地的奸人盜賊相互勾結,王詔請求開反告殺和贖罪法,來分離他們的團伙。

B. 王詔體恤百姓。元祐初年,開挖黃河時,王詔認為河朔秋季多雨水成災,百姓流離失所,應當安撫他們,不能用繁重的勞役來傷害他們。

C. 王詔處政靈活。王詔任滑州知州期間,招募人員租種退灘的一百餘頃土地,徵收他們的餘草供給黃河堤壩,切實減輕了百姓負擔。

D. 王詔執法嚴厲。王詔擔任汝州知州時,鑄錢的士兵辱罵大校,王詔下令斬首示眾,並上表陳述鑄錢士兵之罪。

1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夏人侮邊,既正其罪矣,何預兩朝和好事?

(2)徽宗閔其老,命毋拜,詔皇恐,於是但朝朔望。

【回答】

13.C

14.D

15.D

16.(1)夏人侵犯邊境,已經懲治了他們的罪行,與兩朝和好的事有什麼關係?

(2)徽宗憐憫他年老,命他不要下拜,王詔很惶恐,於是僅在初一、十五朝見。

【解析】

13.試題分析:給文言文斷句時要注意發語詞,句末語氣詞和謂語的確定。一般情況下,發語詞前、句末語氣詞後要停頓,並列成分之間也須要停頓。分析謂語,謂語如果是形容詞,謂語後可停頓。如果是動詞,賓語後可以停頓。同時還要注意結構上的對稱,省略、對偶、反覆等修辭。特別注意“曰”“乎”“於”“而”“之”“也”“矣”“焉”“耳”“則”這些關鍵詞。

點睛:斷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讀幾遍,以便對全文內容有整體的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後逐步縮小範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藉和語境(上下文)的關係,作出相應調整,然後再注意常見的句末語氣詞“者、也、矣、乎、歟”和句首語氣詞“故、夫、蓋、惟”,同時還需注意陳述主語的變化和事件的切分。

14.試題分析:D“侍郎”是各部副職官員,正職叫“尚書”。

15.D“並上表陳述鑄錢士兵之罪”不正確,原文中的相關內容為“而上章待罪”,意為“然後上表章請罪”,是“為自己請罪”。

試題分析:

16.試題分析:關鍵詞(1)“侮”“既”“正”“預”(2)閔”“毋”“但”“ 朝朔望”狀語後置,要準確翻譯。

參考譯文:

王詔字景獻,因先世有功勞而補官,任廣信*通判,博州知州。魏地習俗好殺人劫財,奸人盜賊相互勾結,王詔請求開設反告殺和贖罪法,來分離他們的團伙。

元祐初年,朝廷提出改回黃河水道的議案,尚未決定,而開挖黃河的工程就開始了。王詔上言河朔秋季多雨,雨水過多成為災害,百姓流離失所,依靠發放官倉存糧賑濟的恩澤,稍稍恢復他們的生計,認為應當安撫他們,不能用繁重的勞役來傷害他們。皇帝聽從了他的建議。他被提升為開封府推官,富豪百姓出借後絕僧人度牒錢十三萬貫,超過期限又要求借錢人加倍償還,人死了沒收財產,又關押他們的妻子兒女,王詔請求免去這些債務。出朝任滑州知州。本州屬縣有退灘一百餘頃,每年調集民夫割草供給黃河堤壩,百姓被這項勞役所營,王詔招募人員租種這些土地,而徵收他們的餘草。擔任度支郎中,出使契丹。當時正值*西夏,前來迎接的耶律誠想要試探我方,説道:“河西無禮,大國能容許他們嗎?”王詔説:“夏人侵犯邊境,已經 懲治了他們的罪行,與兩朝和好的事有什麼關係?”入都朝賀,按照舊例,是行跪禮飲酒,因為有誤行拜禮飲酒的,就強迫王詔(寬容認可) 王詔説:“南北兩國交往百年,所遵循的是禮,怎麼能頻繁改變呢?”最終跪着飲酒。

崇寧年間,由大理少卿升為大理卿,調任司農卿,御史奏論王詔在滁州的時日請蘇軾書寫《醉翁亭碑》,罷官主管崇福宮。不久擔任汝州知州,鑄錢的士兵辱罵大校,王詔斬鑄錢卒之首以示眾,然後上表章請罪,授直祕*,諫官又提起滁州的事,罷官而去。起用為深、兗二州知州,移任同州,經過京城,留任為左司郎中,升為衞尉、太府卿、刑部侍郎,審定敕書詔令。過去借用高一級緋紫官服的人不能佩飾魚袋,王詔上言:“章服用來辨別官級高低,現在與小吏沒有不同,”於是全都佩飾魚袋。歷任工、兵、户三部侍郎,轉為開封府尹,當時兒子王璹出使京西,代理洛 陽府尹。父子兩京相望,人們認為榮耀。

升任 刑部尚書。授予官職延康殿學士,提舉上清寶籙宮,再次做工部尚書。徽宗憐憫他年老,命他不要下拜,王詔很惶恐,於是僅在初一、十五朝見。不久以銀青光祿大夫退休,去世,享年七十九歲。

知識點:人物傳記類

題型:文言文閲讀

相關文章
熱門標籤